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9-09-10 05:59王爽
速读·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王爽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也十分在迅速,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德育教学,引导学生个人品质和各方面素养的提升。总体来说,德育教育就是为了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我们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不断进步,德育教育已经得到了大家广泛的关注和认识。传统的德育课程,内容普遍较为枯燥,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传统的德育课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德育效果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

1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仅仅被认为是识字、方便阅读的课程,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学习汉语言相关的知识,而且还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循序渐进的将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教授给学生。在此看来,可以发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积极主动性有着不可缺失的作用。在教授小学语文内容的过程中,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小学语文教材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必要的材料,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提供了有效的办法。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要求是最基础的,需要进行热衷于学习、明确目标的教育,同时要进行尊师敬长、爱团结、爱国爱家等方面的教育,这样的内容都可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如此就可以明确的看到、感受到小学语文教材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融入进德育教育的内容,不仅能够使德育教育的目的轻松实现,而且可以看到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同时更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显而易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讲授中学习到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这些德育教育的内容又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起到使人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这样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能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更加感兴趣,还能使人对语文固有的枯燥、刻板印象大有改观,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大幅提升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并意识其重要性。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2.1 注重德育中的品德教育,注重示范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将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因此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达成,我们必须着眼于“品德”这一基本元素,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品德”的塑造,并将这一内容始终贯穿于教学中。例如,小学语文《诚实和信任》这篇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同学们对文章内容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情景再现,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了解诚实和信任的重要性,并在内心树立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诚实是做人起码的原则,而信任则是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桥梁,只有互相信任才能够促进事物往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身示范,通过自身经历的讲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进而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2.2 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不单单在课内进行德育教育,也可以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实践活动的执行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外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举行有娱乐趣味、多种多样、吸引力大的课外兴趣活动,带领学生把获得的语文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促使文化素养得到升华,道德品质得到良好的培养。例如,在完成语文课文《一个苹果》的基本教学任务后,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其他的课外活动,第一,老师带领学生阅读一些类似的课外读本,第二,布置一些以“爱”为主体的小板报或者阅读活动,第三,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第四,带领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各种摄影展览、美术书法展览等等,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意识,实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2.3 备课阶段发现德育素材

小学的学生年龄尚小,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依赖教师,因此小学的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掘课本中的德育素材,看看哪些语文课程中能加入德育的教育内容,尽量让每节课中都能有德育教育的不同侧重的贯彻。教师的备课阶段是教师将自己思想融入课本的阶段,也是教师思考、发现德育素材的阶段,教师只有充分张开发现德育素材的眼睛,才能将德育素材很好地融入课堂之中,让学生受益。

2.4 在言传身教中体现德育教育

教师在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完善教学方式,才能够真正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和拓展,增强学生的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教学魅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德育知识。教师要为人师表,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自己首先要付诸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还要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特点,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德育知识掌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教学的有效渗透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同时,这种长期性的德育教育教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去进行有效的渗透与融合。老师要积极主动的为这些小学生提供一个浓厚的德育教育教学氛围,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德育教学对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意义。而与此同时,老师也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德育教育教学理念和德育教学工作,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中所渗透的那些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赵建成,石云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124+135.

[2]董丽颖.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黑龙江科学,2018,9(04):130-131.

[3]赵建成,石云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124+135.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