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辅导策略的研究

2019-09-10 00:49余季
速读·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辅导策略数学学困生农村小学

余季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科目,有利于学生智力和能力培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拓展。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实施的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由于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同样有着一定的差异,学困生也在不断增加,其学生跟不上应有的进度,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优化课堂活动方式,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本文结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实际情况,探究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辅导策略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各方面都在发展阶段,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在数学学习中有着一定的困难,导致一种学生群体的出现——学困生。作为教师,需要了解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加强课堂指导和辅导,强化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学習能力。农村学生父母大多在外打工,学生多是由老人照顾,老人的年龄比较大,文化水平较低,没有教育和辅导学生的能力。同时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导致学生跟不上班级进度。为了能够更好的转化学困生,加强学困生学习能力培养,需要采取有效的课堂辅导策略,保证课堂活动有效性。

一、优化课堂活动方式,激发学习热情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学困生对数学教学存在抵触情绪,存在抗拒、厌烦等心理,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久而久之,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不利于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实现学困生的转化,需要对学困生付出耐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让学生逐渐跟上学习进度,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将学生进行相应的层次划分,如学优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结合学生层次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帮助学困生夯实基础知识,借助难度较低的习题练习,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层次划分,设计相应的题目,如笔算题、思考题以及拓展题。在笔算题中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帮助学困生掌握计算方式和技巧。思考题:在湖里一共有36只小鸭子,小天鹅的数量是小鸭子的5倍,小大鹅有多少只?在学生笔算训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思考题计算,帮助学生突破学习困难的问题。拓展题的设计中,可以设计一些比较大小、综合计算等类型的题目。在学生完成习题练习之后,对于学生错误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纠正,之后再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二、创设有效课堂氛围,调动参与积极性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活动更加形象、直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学习,在课堂教学方案设计中,引入情境化内容,开展直观性教学活动,降低知识学习难度,帮助学困生理解数学知识,逐渐跟上课堂教学进度,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除了借助有趣、易懂的语言外,还需要注重趣味情境的设计,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加强学困生辅导。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整合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设计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如:学校组织班级学生去参观博物馆,在上车之前,每个学生需要抽取自己的座号,每个座号对应着相应的数学题目,答对数学题目可以按照座号坐下,每个学生有两次选择机会。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三个不同的纸箱,分别代表困难、中等、容易三个等级的习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题目。如果第一次答题正确则不能继续选择题目,如果第一次答题错误可以再次选择一个问题,答错的座号放人纸箱,配上相似的题目。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题目,让学生了解自我,借助游戏的趣味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困生也可以参与到游戏活动,树立学习自信,帮助学困生实现转化。

三、传授有效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缺乏自制能力,尤其是数学学困生,面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问题能够解决,但是对于深入一些的数学知识,学习难度就会增加,产生比较大的落差,使得学生学习情绪较为低落,如果缺少积极有效的辅导和引导,会使学生产生逃避和畏惧心理,更加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学习的实际情况,加强系统化的基础练习,了解学困生的薄弱点,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逐渐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在具体课堂活动中,针对学困生实际情况,通过预习、提问、解疑、总结等教学过程,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实现学困生的转化。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校园中的花园、桌子、黑板等内容,让学生了解面积的含义,借助实物等形象化内容,帮助学困生理解抽象知识。在面积计算方式的探究中,可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开展数方格、割补法等操作活动,借助学生的操作和实践,体验面积计算方式,加深面积公式形成过程的理解。通过这样具体、形象的课堂活动方式,解决学困生理解困难、学习困难的情况,加深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和理解,加强学困生的辅导教学,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借助有效学习方式的引入,解决学困生的学习问题,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

四、结语

相对于城市小学教学来说,农村教学水平较低,同时由于学生缺少父母的陪伴,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困难的情况,跟不上学习进度。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不仅仅需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要树立学困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借助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模式,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寻找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辅导和转化。

参考文献

[1]李迎霞.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学困生辅导转化策略[J].学周刊,2019(22).

[2]刘晋苏.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现状、原因及转化策略[J].好家长,2017(39):8-9.

猜你喜欢
辅导策略数学学困生农村小学
促进小学生阅读困难转化的个别化辅导策略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教学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高校辅导员辅导职责及对策研究
当前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
大学一年级女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