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

2019-09-10 12:13姚强能
高考·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培育策略高中数学教学

姚强能

摘 要:数学作为高中三大主科之一,其在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并且一直以来都是作为高中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对待。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核心素养培育成为了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在此种情况下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而言,不仅仅要做好本学科知识的讲解工作,更要注重学生各项基本数学思维能力、素质的锻炼,使学生在透彻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实现自身各项基本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此,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围绕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有效培育展开探究。首先,就高中数学学生核心素养基本内涵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其次,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意义。最后,从引入数学文化、变革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等三个方面,分别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策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数学核心素养简单来讲指的就是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和能力,在这些品质和能力的作用下学生可以有效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以数学课程教学作为载体,以数学各类知识、技能的学习作为途径,数学核心素养的具备将更有助于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做出深入的理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内容进行了明确,包括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直观想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不同于一般数学知识技能的培育,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发展所依賴的一种重要思想,反映了数学基本思想以及关键学习能力,他超越了学科自身的范畴,是“知识+能力+情商”的重要集合体,无论是对于高中学生目前的数学学习,还是今后长远的发展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育是素质教育对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所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而言意义深刻。具体来讲,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正确数学观的形成。在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育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深厚的数学历史文化来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而这些历史文化中大多蕴含丰富的数学哲学内涵。了解数学历史文化、明晰数学哲学内涵,将有助于学生数学哲学思维的形成,能够使其以一种更加客观、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数学学习、看待周边事物。从而在以数学思维为前提的作用下实现对数学概念、命题、方法的深度分析,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倍增。

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数学专业性的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相比较其他注重学习结果形式的培育方式而言,更为强调学习的价值性。尤其是对于在数学基本推理、测量、计算等基础性能力学习的过程中而形成的某项数学核心素养而言,其在教学中的有效培育和形成可以对学生原有数学思维认知形成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在关注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实现了对学生正确数学学习观念的引导和能力的提升。在数学问题、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素养等专业性的全面提升。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一)借助数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学习过程。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印象,提升数学学习的亲近感,避免因为过于呆板的抽象知识学习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兴趣入手,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让学生萌生对于“成为数学家”的启蒙教育。对此,教师要避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对概念知识、学生学习成绩的教学管理,可以把数学文化引入数学教学的课堂中,寻找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知识、数学名人的趣闻等,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比如对于阿拉伯数字的认识上,教师可以在识数认识上穿插关于中国、罗马等数字符号的教学讲解,还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教学环节穿插著名数学逻辑推理游戏,以此来对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进行趣味性训练,以此来拓宽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数学核心能力得到培育。

(二)变革教学理念,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核心素养教学的本质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针对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在小学阶段中的实施来将,作为教师必须要从思想理念上的变革做起,努力树立与之相符的数学教学理念。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目标对待,围绕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能力的培育对学生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其次,教师要树立数学教学生活化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把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融入生活,改变过去单一传授的教学理念,用生活化的教学给予学生学习的人本关怀,通过将看得见,摸得着和用得着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进入数学的求知殿堂。最后,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新事物的认知有着本能的好奇心理,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抓住这个阶段学生强烈求知欲的特点。比如,在进行正方形、长方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从生活的周围事物中寻找到匹配的图形,并通过学生的举例引导学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的特点,以此来实现对学生数学直观想象力的锻炼,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来进行有效的数学建模。

(三)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全面实施核心素养培育

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实施情况。为此,教师要积极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利用好现有数学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数学课件、微视频、数学教具等,结合不同的数学教学内容选取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利用。并结合多样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如利用网络数据分析功能来锻炼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利用数学思维逻辑图来锻炼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利用网络数学资源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分析能力,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歧义的知识点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疑难知识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问题探究式自主学习,为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化数学教学。在丰富教学资源和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的辅助作用下,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一定可以得到有效的培育。

小结:总之,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对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内涵以及培育意义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新课改的导向下,坚定课程改革决心不动摇,以数学核心素养培育为基本工作目标,不断变革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更加贴近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内容,更加有益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此同时,作者也希望借助本课题的研究,在教育界引起人们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广泛重视,促使更多的教育界专家、学者更加深入的参与到本课题的研究中来,在群策群力的作用下,共同实现构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完善教学体系。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今后培育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性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凯姬.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再议[J].数学教学通讯,2019(03):33-34.

[2]戴丽梅.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与教学方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52-53.

[3]朱文岩.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84.

[4]孙小娟.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之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6):127.565BAB24-E58C-4B62-BC45-301E26F8074C

猜你喜欢
培育策略高中数学教学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培育策略分析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