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材使用与研究

2019-09-10 21:12厉功园
高考·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材核心素养

厉功园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教材的使用与研究,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育的又一目标,明白最新的教育核心素养是什么?怎么将高中数学教材落实核心素养?和怎样使用高中教材?又成为教育界普遍探索研究的方向,本文基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大素养,来探究怎样改进进教材内容、促进教材的使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材;教学

一、基于提高核心素养的教材内容要求

(一)提高学生想象力和抽象能力

数学抽象是数学学科中学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不管在解答数学题或者生活中,都具有很大作用,其反映了数学基本特征,直观想象主要包括借助空间形式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等,建立数学与物形的联系,两者都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想象能力。教材中的图表,语言叙述要做到精确易懂,分析到位,图标说明详细,要激发读者兴趣,对学生的能力有时可以出现挑战以来引起他们的思考,激发学兴趣,能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学习等。对概念和数学定理这种需要记忆的内容,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比如椭圆的定义:在一个动点P,两定点F1,F2,且|PF1|+|PF2|=2a,而公式附近则有椭圆的图呈现,在图上能表现出来这种性质,之后,学生在应用定理时,自然就在脑子里呈现出画面,并且尽可能地能自己在纸上临摹下来,以后再提起这个内容,学生总能很好地理解且运用。体现了教材的科学性。

(二)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是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按照原有的规律进而推理出别的事实。主要表现为:掌握推理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有条理地分析问题。教材准备的内容且要严重体现保证这一特点,书本内容必须是系统的连贯的,有顺序的,后面需要学习的知识,必须要用前面的学术过的知识来解答叙述,不能出现过多的知识断链,一定要保证学生的理解,思想方法也必须一致,不能出现有逻辑上的矛盾,要保证教材的系统性,联系性,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教学教材是否有逻辑的连贯性,已经成为一线教师评判教材质量最直接、基本的要求,能不能“一条直线走到底”?保证不会出现模块结构,每个知识互相衔接,是对现今教材的基本标准之一。

(三)有利于培养数学建模能力

数学建模指的是用数学方式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方式表达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数学模型方法把实际与数学联系起来,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方法,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科目中都得到良好的应用,比如三角函数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几乎是全部高科技的基础之一,利用曲线运动规律,求运动轨迹等,这就要求教材内容的准确性和可实践性,任何数学结论都要与实际相符合,经得起实际的推敲,要充分发挥以数学知识为基础最后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即保证了学生对知识的熟悉应用程度,又保证了教材目标的完成,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

(四)训练学生计算统计能力

数学运算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手段,它是通过计算解决问题的一种严谨的方式。课本每一章内容过后,需要有少量的经典习题留给学生完成,以达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这时,练习册也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学习工具,加强对题目的练习,特别是应用题,借助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中的题目既要锻炼学生理解,思考问题能力,也要锻炼学生基本计算能力,掌握计算方法,并熟练运用,举一反三,多种答案,更能激发学生做题兴趣,锻炼学生处理问题能力。

二、基于核心内容的课堂教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育要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传统课堂多为老师单方面“满堂讲”的模式,即使在多媒体进入课堂的时代,有些老师也只是在单纯地读PPT,没有任何的思想性,枯燥乏味的数学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師应结合课本知识,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将拓展内容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可以借用多媒体播放,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的周期变化,值域与定义域的变化,平移效果,都可以用多媒体准确而又快速地表达,生动地课堂教学,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又或者针对教材某个问题,设置其他有趣地思考题,上课时语言表达幽默又不失严肃,通过经典考试习题再对课堂所学内容加以巩固。

(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正确的心理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数学规范语言,鼓励学生自主回答问题,把握讲课节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深刻记忆课堂内容,可以对应相应的课堂内容设置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课堂上的小组活动要控制活动时间,布置的课堂内容要难度适宜,使同学们在合作中,找到一种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各自负责好自己的工作,维持课堂秩序,比如,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计算,而有的又负责分析问题,要使活动有序进行。且每个团队中都要保持学习水平相当,不能分组差异太大,让优秀的同学可以帮助其他同学,大家一起进步。

教师在围绕数学主题设计学习活动时,要保证学生的参与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贴近时代与生活,老师要关注学生心理、情感变化,有必要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开导与分析,高中时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都在成形阶段,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对待生活与学习的态度,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喻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程目标与学业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1:80-85.

[2]丁晨丽.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142+144.

[3]苗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8,18:52-53.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材核心素养
教材精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