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21:12白景艳
高考·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培养高中物理

白景艳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集中体现,是高中阶段学生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注重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方式的创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培养

高中物理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许多方面,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物理的教学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讲授,还包括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型人才。同时在新课改中也要求教师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自身策略、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究水平得到有效提升[1]。

一、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物理学科素养的重要能力,思维能力的增强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点,也是学生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必备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打破固有理念的束缚,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较为严谨的思维。物理是和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观察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存在的现象,理解其深刻内涵。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然后让学生在探究中明确认识到不同内容的细微差别。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科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

构成核心素养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便是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使学生实现对能力的内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自身方式的运用,增加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乐趣,深化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在万有引力的教学内容中,许多内容都需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结局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增强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点,也是学生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必备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打破固有理念的束缚,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较为严谨的思维。物理是和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观察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存在的现象,理解其深刻内涵。

在物理学习中严谨思维能力的形成,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2]。例如在学习必修一《物体的运动速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在实验中观察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和哪些条件有关。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最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并且也使学习内容更具现实意义,学生在观察的同时也能实现自身思维的发散,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在创设情境中增强学生分析能力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要从三方面: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学的发展过程,认识到物理学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逐渐形成科學的态度与科学精神。理解与掌握物理学和人的关系、物理学发展对人的精神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对于知识的学习不是其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学习知识的学以致用,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路基本和教师一致,同时物理又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意识和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积极实现自身方式的转变,而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设置的情境中,教师可以建立与此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探究,然后对发现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提升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例如在学习选修三《光的折射定律》时,教师就可以让学在课堂中自主操作这一部分学习内容,通过这种实际操作的方式,学生会不自觉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分析探究,进而实现自身解题能力的提高。

物理和其他学科一样不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能力性,还具有很强的思维性,需要很强的思维能力。具有知识运用能力要求高,知识跨度大的特点。根据我们的调查,许多学生都害怕学习物理,都说物理学科是又爱又怕。有些学习内容将由定性讨论进入定量计算,如力和运动的关系、动能概念、电磁感应、核能等,都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渗透

构成核心素养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便是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使学生实现对能力的内化[3]。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自身方式的运用,增加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乐趣,深化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师也需要在一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使其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形成相对严谨的学习态度,丰富学生的学科体验,在今后的科学学习中更注重严谨性的发挥,认识到学习过程不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态度的形成也十分重要。

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对学习知识的照本宣科,而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对核心素养内容一点一滴进行渗透,教师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要引导者,只有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有充分认识、了解,并且在教学中以饱满的热情为学生讲授,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产生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实验、实践探究的方式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科学、严谨的理念,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在讲解实验内容时,教师需要做到细致,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也能够做到实事求是,进而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主动进行探索、实践。

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践行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使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更好落到了实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自身理念的转变和方式的创新,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进行核心素养方面内容的渗透,使学生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逐渐提升自身思维水平、实践能力,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物理学科的本质,并且在创新教学方式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更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兆国.基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9(1):159.

[2]樊明成.基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探究[J].中文信息,2018(12):110.

[3]王杰,任俊艳.基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34):54.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培养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