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有效文本资源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019-09-10 13:32梁劲松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环保意识渗透

梁劲松

【编者按】安徽省东至县张溪镇中心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追求“启蒙养正、明理成人”“立德立行、至善至美”的育人目标,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形成“崇德、尚学、开放、求实”之校风,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摘要:对学生进行绿色、环保教育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环保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是一场绿色变革,是一种自然回归,更是一种生活时尚。语文教学要挖掘有效的文本资源,把绿色环保教育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要求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使其知行合一,自觉充当绿色环保先锋,使祖国青山常在,绿水常青。

关键词:文本资源;渗透;环保意识

随着生态平衡被打破、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的生存条件也日益恶劣,生存空间日益狭小,维持生命所需的基本资源(水、动植物、矿产等)也面临枯竭,人类的生存前景变得令人担忧。于是,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当下人类文化的重大主题,这个主题在语文课本中也多有体现。语文是孩子们观察世界的眼睛,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讴歌生命品质、道德行为,更要站在时代高度,紧扣时代脉搏,弘扬时代主旋律,倾情渗透环保教育、环保理念,大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深度感悟,唤起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命意识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灰椋鸟》,作者描绘了晚归的灰椋鸟在人工林中“喧闹而又热烈”的生活场景,她被深深地“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在回来的路上”,她感慨:“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的大规模植树造林,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作者的感慨真切、情绪热烈,所描绘的景象确实给人带来阅读的享受。然而细读之下,却不免看出作者的“人类中心”意识。作者是清醒的——“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但她的担忧却误入歧途——没有人工林,鸟儿们就会失去乐园,她将无处“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于是,在她感激“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和“这几年的大规模植树造林”时,孩子们丝毫不会想起:人工林未造时,灰椋鸟们的“自然家园”又是如何失去的?

作为语文教师,在孩子们阅读到这个段落时,要帮助他们超越“人类中心”的习惯和意识。教师必须指导孩子们带着这些问题去思索:灰椋鸟原来有自己的家园吗?它们为什么要“舍弃”家园,来到这人工林栖息?它们原来的家园就比不上这人工林吗?作为人类的我们又该如何评价自己的行为?在灰椋鸟面前,人类的活动是否值得赞扬?

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敬畏意识

在一次课外阅读中,我和学生分享了《藏羚羊的跪拜》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天早晨,一个青藏高原的猎人从帐篷中走出来便看见一只肥壮的藏羚羊。他欣喜不已,忙拿出猎枪,瞄准藏羚羊。突然,那只肥壮的藏羚羊朝猎人跪了下来,眼睛里流出两痕泪水。猎人惊呆了,在他三十年的打猎生涯中第一次见到如此情景,心不禁软了下来。可是猎人必竟是猎人,为了生计他不得不把这只肥壮的藏羚杀死——只见他眼睛一闭,扣动扳机,藏羚羊随声倒下。打死之后,猎人并没有马上处理,而是一连过了好几天才动手。当他剖开藏羚羊的腹部时,惊呆了:大藏羚羊的肚子里有一只已經成型的小藏羚羊!原来,之前藏羚羊的跪拜是请求猎人放自己孩子一条生路啊!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这深深的一跪,让老人清醒:人类呀,这样的跪拜,你承受得起吗?

语文教师要从这些新视角出发,让孩子们知道,当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困境越来越普遍时,人类在自然界和其他生命面前,实在没有任何理由拥有所谓的自豪了。如果没有这种生命意识,当我们继续陶醉于自身的食物链顶端地位,那么,人类自身的灭绝亦不可避免。

三、合理想象,激发学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

例如,《特殊的葬礼》是一篇有关环保的记叙文,曾被选入苏教版语文教材。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凸显这场葬礼的“特殊”意义,使学生能借助文本语言材料和必要的声像资料,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地球的情感。《特殊的葬礼》讲述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命运。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水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澎湃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如虎哮狮吼,使得空气抖怂,大地震颤,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塞特凯达斯瀑布每年都能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伫足观望,领略大自然的奇景。但好景不长,由于瀑布周围的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加之人们还盲目地砍伐沿河两岸的森林,造成水土流失,瀑布水量日益减少。没过几年,瀑布几乎枯竭了,最后只剩下依稀可见的几条水链,断断续续,缓缓流淌。科学家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便会完全消亡。消息顿时传遍了全世界。1986年9月,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亲自为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了葬礼,含着热泪与它做最后的道别。

这是一个令我们深思的葬礼!人们怎么会这么愚昧无知?竟然亲手把值得巴西骄傲、值得世界骄傲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给残酷地扼杀了!

四、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珍惜能源的节能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使他们认识到,在世界上,在我们身边,有多少个塞特凯达斯瀑布这样的悲剧在发生,难道我们还可以这样无动于衷吗?以黄河为例,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它孕育了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可谓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但是目前,黄河的水量少,自净能力弱,水环境处于危机之中。在西部大开发中,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将进入较快的增长时期。黄河的水污染必然使沿岸的水资源短缺“雪上加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类长年累月破坏水资源造成的!保护我们的水环境,珍惜每一滴水,是我们地球人应有的素质。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不能只是沉湎于轻薄的歌颂、糊涂的感动,还要培养孩子们的环境意识,让孩子们深刻地认识到:在地球上,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家园,人类要遵守自然的法则,如此方能享有生存、繁衍的权利。贪得无厌、肆无忌惮的破坏者必将自取灭亡。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新教材的编排也始终围绕社会与生活而展开,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去“发现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生活”。我们要建立起“社会即课堂”的大课堂教学观,要积极地创造和提供条件,根据学生活动的兴趣及教学内容的要求,及时地安排学生从事相关实践活动,将社会、生活、学习相联接。教师可以精心设置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的环保理想,相信学生们会很有兴趣,能积极配合。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访问自己的亲友,访问他们身边的人和事,让他们在访谈中接触到鲜活的事例,获得真切的感悟。如此,在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有力的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进行调查研究、体会感受、实际操作、归纳总结。总之,教师要力争以实践活动形态为辅助,围绕一些实际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而展开环保调研,在活动中教,真正促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课堂生活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环保意识渗透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南京市民绿色出行情况分析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