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讨论

2019-09-10 23:55戴丹
南北桥 2019年18期
关键词:探讨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戴丹

【摘    要】很多学生在上了初中之后,数学成了主要偏科对象,这是因为数学的难度和深度加大,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初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为了适应学生能力水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数学,提高数学成绩,需要教师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学生一起度过难关。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185

初中数学是一个很能拉分的学科,学生成绩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好坏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强弱,所以如何让学生有一个满意的数学成绩,关键是要看教师如何讲好数学、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不同学生学习情况、不同类型题目做出正确的指导方案,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简单的问题趣味化,使学生更容易吸收、掌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将就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设计、选择和应用有效教学方法进行讨论:

一、多媒体教学,展示精美课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代科技逐渐走入课堂,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广泛的在课堂上被使用。数学作为一个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学科,更需要多媒体的辅助,不光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视频、动画,引用当下热点时事,用以活跃课堂氛围,抓住学生注意力。如在学习立方体时,学生可能很难通过教师的直叙和自己的想象分清长、宽、高,做出正视、俯视、仰视图。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立方体变化的动画,用不同角度的变换带学生直观的了解立方体,将抽象变为形象,化复杂枯燥的课堂为生动活泼,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所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将会让学生更为深刻、直观的理解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二、规划学习小组,让学生参与课堂

教师可以对学生划分不同学习小组,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先由小组集体讨论,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方案、自己认识到错误并寻找纠正办法,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小组内成绩好的同学多帮助成绩差的同学,以弱带强,在教别人知识的同时重新认识自我,共同进步,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对各个小组进行指点,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对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的疑惑进行重点讲解,这样能够提高效率,通过随时的交流,还能节约学习时间。如学习勾股定理,教师先让学生互相讨论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然后观察学生思维方式,对学生存在的错误进行指点,将学生讨论答案汇总时,教师再根据学生之前的问题做出重点讲解,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展示自我,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在课下,教师也可以布置任务,比如收集资料,讨论难题等,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继续交流,对课上仍不理解的问题互相讲解、共同完成合作作业,将课外点滴时间利用起来,积少成多,为数学成绩进步一起努力。

三、善用各种教具,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数学有很多不好理解的地方,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合理使用教具进行辅助,或者用身边的事物来理解问题。关于数学的辅助工具有很多,像三角板、圆规、直尺等等,甚至是身边的一张纸,折好了也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在教学平行线和相交线时,就可以让学生找几根笔自己动手摆一下,再根据自己的操作总结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性质和判定,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动手的快乐,还能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和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寻找各种办法,设计新奇巧妙的教具,丰富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

四、师生互动,互相了解

现在很多教师只顾着自己讲课,并不理解学生的需求,有时候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讲解可能会错过很多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做“良师”的同时,还要做学生们的“益友”。在课下多与学生交流互动,了解学生所想。设身处地地设计学生想要的课堂,让学生觉得自己与教师缩小了距离感,愿意更加积极主动的向教师表达自身的需求,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需要设计课堂。不了解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只有懂学生所好的教师才能講好让学生喜爱的课,带给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所以教师要认识到和学生交流的重要性,做一个懂学生的教师。

五、精心备课,设计不同互动环节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课上十分钟,课下一小时,当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高效率的听讲时,他就会收获牢固的知识,比自己在课下学习的效率高出无数倍。所以教师想要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离不开高水准、高效率的授课,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完善教案,规划好学生在课上有限的学习时间,用独特的链接、导入、举例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要避免将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体,要将发言权交给学生,选择符合课题的互动环节,给所有学生参与的机会,丰富课堂内容,紧紧带动课堂节奏,让学生有意识地跟着教师步伐,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这样的课堂不光气氛活跃,增进师生感情,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喜爱之情,在获得好成绩的同时提高自信心。

六、关注偏科学生,让学生共同进步

一个学科学生的成绩总会有好有坏,尤其像数学这种重积累、重思考的科目,如果学生学习方法不当或者基础不牢固,就会很容易与其他同学拉开差距,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或者放弃的心理,因此关注成绩差的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教师应该格外注意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变化,及时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额外的帮助,比如布置在该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练习题、帮学生分析考试卷子的问题、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关心等等。根据学生之间不同的能力水平做出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要求,因材施教,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处在弱势的学生以进步的时间,不断鼓励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坚定学好数学的决心。

数学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学科,但也是很多学生“望而却步”的学科,想要学好数学就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点。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在充分把握学生心理的前提下,认真钻研设计教学方法,只要心中有学生,就会有不断进步的动力,才能使学生真正热爱数学,学好数学。所谓教学方法,没有好不好,只有合适不合适,只要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就会逐渐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郑明媚.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5(6):122-122.

[2]郑波.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新校园(阅读),2016(3).

猜你喜欢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