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音乐和游戏活动的融合教育

2019-09-10 23:55杨钰丹
南北桥 2019年18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游戏教学幼儿教育

杨钰丹

【摘    要】音乐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音乐活动之一,它是一个能让孩子积极发现、并勇于探索的过程,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进行,它并不受命于教师,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独立而主动学习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问题也困扰着我们。例如教师在引导中,如何处理“教与学”、如何真正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得到艺术享受,感受艺术魅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  音乐教育  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202

奥尔夫认为,音乐应该是人人参与的,在快乐和谐的气氛中共同享受音乐。音乐游戏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音乐游戏成为了幼儿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种美的形式,老师应从音乐游戏入手,合理安排运用,从而充分发挥音乐游戏的价值,确保音乐课堂的质量。因此,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对幼儿的音乐游戏教学也做了一定的探索研究,以便让他们更好的获得发展。

一、音乐游戏对音乐学习的作用

首先,一般来说幼儿还处于年幼阶段,对音乐的理解和接受还处在不成熟的时期,要想让学生积极有效地接受音乐,就要在歌曲和乐曲的引导下进行游戏,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能够加深对音乐旋律的记忆。例如歌曲《两只老虎》中的歌词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教师可根据歌词以及音乐的节奏来编排一套舞蹈动作,使幼儿可以伴随着歌词自己来做动作,以肢体动作去表演音乐,再用音乐来指导肢体动作。这样不但有利于幼儿对音乐旋律的记忆,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其次,开发了幼儿的舞蹈能力。音乐和舞蹈是密不可分的两种艺术形式,人们通常是在音乐节拍的带动下踏歌起舞。幼儿通过感受音乐中的节拍,会自觉跳动起,音乐促进了舞蹈的形成,利用舞蹈去诠释音乐节奏,领悟音乐内涵。例如《摇啊摇》这个曲目,可以将音乐情节分出角色,创设妈妈抱娃娃的情景:“静谧的夜空下,妈妈抱娃娃的身影映在窗面上”。在音乐的带动下幼儿抱着娃娃边唱边演“摇啊摇,摇啊摇,我的娃娃要睡觉”,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既学会了唱歌也领悟了音乐中的舞蹈的开发。

二、对比游戏策略

《纲要》中指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幼儿游戏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各种机会。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针对这一特点,我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形象、生动带有对比性的音乐游戏活动,让幼儿通过对比,帮助他们提高辨别音乐的能力,加深对音乐作品的体验与感受。如:音乐游戏《小兔和大象》,小兔和大象音乐形象鲜明、单一,贴近有的生活经验,符号幼儿的年龄特点,便于幼儿想象与表达。《兔跳》音乐轻快、活泼;《大象》音乐沉重而缓慢,彼此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便于幼儿对比性地理解与感受。针对幼儿爱模仿的特点,活动开始时,我重点引导幼儿能较合拍地和兔妈妈一起听着音乐欢快地做动作(倾听《兔跳》音乐),感受音乐欢快与活泼的特点。在引导幼儿倾听《大象》时,我重点提问:“这个朋友走路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这个朋友走路的音乐和《兔跳》的音乐听起来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让幼儿大胆想像,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然后让幼儿分角色扮演进行游戏,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两种音乐的不同性质。通过这种对比游戏的开展,孩子们学会了打开尽可能多的感知通道,充分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去感受和理解音乐。

三、为幼儿创设情境,加深音乐的感染力

幼儿年龄小,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只有有情境的音乐活动才会具有感染力,才能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更易于被幼儿理解和接受。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带领幼儿走进活动,促进情感的体验,从而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听老师讲故事是小班幼儿最感兴趣的事情。在音乐活动中,我因势利导将其主要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从小故事中理解音乐活动内容,这样,他们就能够在强烈兴趣的支配下,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我在教幼儿唱歌曲《小马》时,就将歌曲的内容编成故事导入活动,帮助幼儿很快的理解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学习起来很投入,幼儿能用不同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让形象直观的图画吸引幼儿注意力。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贫乏,其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作为教师应该开动脑筋制作一些形象直观的图画、头饰等,幼儿便会很快地被形象直观、精美的图画所吸引,从而增强学习歌曲的兴趣。如音乐欣赏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我做了一个精美的立体蛋,再把小鸡放在蛋里,以夸张的表情加上敲门的形式,开出一只小鸡。幼儿一下子都被这个有趣的情景吸引住了,通过看精美的图片,一下子就了解了歌曲的内容,对唱歌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发的跟着唱了起来。又如歌曲《青铜神树》,在已经用CAI课件认识了青铜神树的基础上,我出示我园制作的精美的神树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虽然他们已经了解了一些,但幼儿同样被图片所吸引,积极踊跃地说出了神树的基本特征。当我请幼儿在图片上找龙和鸟时,他们都想上来摸摸,找找,兴趣很高,为学习此歌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尽管这首歌曲学习后没有经常唱,他们大多数幼儿仍然能脱口唱出,印象较深。

四、学会觀察,把握时机

幼儿是游戏开展的主人。教师应当相信幼儿的能力,少参与,多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要针对观察到的情况及时分析,并决定自己的引导和方法。如在《小猫睡觉》的音乐游戏中,总能发现有个别小猫找不到躲的地方,或者是违反的游戏规则,于是我以小猫的身份出现,去游戏中亲自体验了一下,结果发现音乐确实有些快了,于是就及时地调整了游戏的要求。在游戏中,幼儿也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那教师是否需要介入呢?一般情况下,为了使游戏进行下去,幼儿总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是幼儿获得经验的过程,但有时候,当幼儿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时,往往就会因此而放弃原来的游戏行为,此时教师的介入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之,幼儿处在孩童时代,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方面都不成熟,对于音乐的学习如果单纯依靠文本教学,不仅不符合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而且也会打消学习的积极性。只有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这一点,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更多、更先进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音乐。

参考文献

[1]裴迪,潘莎莎.“玩音乐”教室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实践[J].艺术评鉴,2019(05):118-120.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游戏教学幼儿教育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