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美术课堂效率之我见

2019-09-10 07:22黄伙胜
中小学班主任 2019年8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美术课美术

黄伙胜

初中美术课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教育性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千篇一律地说教的话,学生就会很容易分散注意力,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思想,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学生学习美术课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以下是笔者就有效提高美术课教学质量的一些认识。

一、创设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它好比是一本小说的序言,如果序言扣人心弦,我们就会手不释卷。一堂课,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吸引到我们的课堂学习当中,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如用趣事导入、用故事导入、用名言警句或典故导入、用音乐导入、用时事导入、用幽默的比喻导入、用小品表演导入等。如在设计《大家动手做条龙》这一课的导入时,我首先播放了歌手刘德华的歌曲《龙的传人》,让学生细细品味着这首歌的每一句歌词,自然而然地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鳴,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是炎黄子孙,从而调动其积极因素,自觉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再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欣赏课《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教师可采用创设情景的直观导入,从学生最喜欢、最熟悉的“山、石、树木、河流、房子”的形状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让学生欣赏美术、感受美术、体验美术,再去表现美术。此时,学生观察着优秀的美术作品,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着教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他们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来自情感、视觉、动觉、想象等一切可感的审美因素,从各种渠道综合地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极佳审美境地。

成功的新课导入,不但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还可以调动学习热情和诱发积极思维。

二、挖掘身边事例,构建生活化教学平台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让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的同时学会生活,让美术教学生活化。因此,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并列举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从已有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深入浅出,用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学习内容趣味化,从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实际问题的热情,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理论知识。如学习八年级下册《布置理想的家居》这节课时,我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构思。他们在充分的准备中顺利地完成了对自己现在的家的描述和对将来的家的构想,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同学们对那些创意独特而新颖的同学给予赞扬,还当场给那些构思不当或不完善的同学提出修改意见。这样不仅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美的感受,而且让他们的潜能也得到充分发掘。接下来,我以“爱的港湾”为主题,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自己认为理想的家居设计图。结果,同学们的作业不拘一格、各具特色,有些作业还附有恰当、简洁而精练的文字说明。在生活化的教与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结合美术学习亲身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从而加深了对美术知识的感受和理解,也使他们对生活有了一种全新的认知,进一步感悟生活中美的真谛,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这样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的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通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把生活中一些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的鲜活材料引入课堂,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学平台,从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探讨生活、感悟生活,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这无疑是上好美术课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能够提供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内容相对比较枯燥的美术课更是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因此,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并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激活课堂,而且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用色彩表达情感》这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展示画家吴冠中的中国画《吴家作坊》、美国画家克里德·斯蒂尔的油画《绘画》、俄国画家德·斯塔尔的油画《海道的形态》等美术作品,让学生讨论并思考“美术作品给了我们什么感受”“画家是怎么样来表达自己情感的”“要传达给我们哪些信息?”根据美术作品展示的内容,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普遍都有这样的认识:美术作品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生活品位。其实,从这些美术作品中我们明显感受到画家心中强烈的表现欲。他们通过色彩和点、线、面这些基本造型元素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受。也许他们并不在乎所面对的真实世界的具体物象,只借助色彩把自己心目中那些绚丽、新奇的印象倾注于笔端,抒发或宣泄情感,用色彩表达的强烈打动观者的心,使观者感受单纯、抽象的色彩之美,从中聆听画家的心声。

可见,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较大的信息量传递给学生,节省了板书、示范的时间,这样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多举实例,深入浅出,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授课信息量,进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所带来的独特教学优势。

四、还学生民主,允许学生异想天开

美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一味地理论说教,只会压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难以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只有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学生民主,才能暴露问题的症结,同时教师适时地循循善诱,才能使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墙壁小装饰》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可以用生活中的哪些废弃物品来做装饰品,同时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的设计令我大开眼界:有的利用废弃纸张做成一幅很特别的风景画;有的创作环保宣传广告画,将它贴在学校的宣传栏里,等等。接着,我要求学生以“假如我是本市环保局局长,我会……”为题,续写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并大胆地将它表述出来。结果学生踊跃发言,兴致勃勃,提出了一些合理而又富有创意的设想:假如我是环保局局长,我会对工厂排放污水、废气实行彻底而科学的整治,并对乱排放污水、废气的工厂进行严厉惩罚;假如我是环保局局长,我会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植树造林工作,禁止乱砍滥伐;假如我是环保局局长,我会抓好城乡绿化工作……看着学生们一个个富含创意的想象,我在想:老师注重还学生民主,并有意识地抓住时机,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允许学生异想天开,这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都是大有好处的。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课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教师要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才能上好美术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系广东省阳山县教育科研第十二批立项课题“山区农村初中美术创作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2—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美术课美术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美术篇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课
找蜡笔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