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针对性会诊为点 合作学习为面 营造良好班级文化

2019-09-10 07:22萧顺欢
教育界·A 2019年3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合作学习

萧顺欢

【摘要】营造班级文化的方式有很多,“重点解决点,全面落实面”的班级文化教育是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是点燃学生心灵火花的燃料。故本文提倡以有效落实针对性会诊为点,合作学习为面,温暖传承,营造班级文化。

【关键词】针对性会诊;合作学习;班级文化

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管理中,教师要看到班级整体的优缺点,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有的放矢地教育、引导和关怀学生,想方设法从班级整体中挖掘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学生克服消极的心理,不断进步,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班集体文化。

一、以有效落实针对性会诊为点,关爱“特殊”学生

1.关怀学生,从与学生交流开始

关爱,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人的发展目标——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享受快乐的生活。

古语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蹲下来与学生谈话”,与学生平等相处,朋友般地交换彼此的看法和意见,才能促其奋进,促其成才。因此,加强与学生沟通,才能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坦诚地与学生交换意见,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教师是在关心自己的成长,是有效教育的关键。

例如,笔者对小陈实施了一系列的“关爱”做法。小陈在就读二年级的时候,笔者曾接触过他,他是一个不爱思考、调皮的小男孩。刚开始,笔者把他安排在第6小组,离笔者不是最近,但笔者能随时注意到他。上课时,只要他有一点进步,笔者就及时表扬,下课还跟他谈话,总结他表现好与不好的地方。因为他不喜欢动脑筋,故而在他主动思考的时候,还奖励他一颗糖。9月份过去了,他开始主动与笔者打招呼。10月份,笔者为他调了位置,他的座位更接近笔者了。而且,笔者观察到他经常放学等家长,每次见到他一个人孤单地在操场坐着时,笔者都会和他坐下来聊聊天,讲讲他的表现以及笔者对他的希望,还帮忙联系一下他的家长,只要笔者手上有零食,笔者都会与他分享。在这学期的考试中,他考了96分,笔者很高兴,在他的卷子上写上对他鼓励的话语。正是笔者对他的关爱,促进他不断进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

2.教育和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情感,促进学生的个体生命成长

《关怀理论视觉下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一文提道:对学生的关怀应该注重“教育和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情感,促进孩子的个体生命成长”。情感高于认识和推理,在现实生活中,推动我们前进的力量不是理智而是情感,情感是我们对人和事所持有的感情。

例如,笔者班有一位学生小卢。小卢上课不讲话,不听课,也不影响其他学生上课,学习能力不强,语言表达能力差,不会举手回答问题,上课时总是呆呆地坐着,更不会对活动中某一发现与同学讨论。甚至在单元小测时,他只在卷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但他在下课比较活跃,常在走廊玩闹。当教师提醒他时,他会听,当着教师的面不会打闹了,但背着教师还是追逐打闹。

笔者针对以上现象,对小卢实施关怀,具体做法如下。

(1)与小卢谈话,在谈话中,获知充足且正确的信息,并制订出“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方案

在与小卢的谈话交流中,笔者获知小卢认为自己在家庭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他曾三次离家出走。笔者与小卢分享了36件在社会上流传的不公平事件。笔者对小卢说:“在这个世界上,事情处处不公平,如你有健全的四肢,但有很多小朋友却四肢残疾,还有很多小朋友在灾难中失去亲人,世界的不公平事件无处不在,关键是如何看待和处理不公平的事件,当你觉得不公平、不幸福时,你想想,在世界上或同一城市,也有很多小朋友时刻盼望着能吃饱饭和读好书。”

(2)关注小卢下课后的活动状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关怀

笔者除了与他聊天外,还经常关注他在课后的状况,并及时给予关怀和指导。经过不懈的努力,小卢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取得很大的进步,他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与人相处,性格变得积极乐观。

在以上两例针对性会诊关怀教育中,小陈及小卢的思想及行为的极大转变,让笔者深深知道:爱是信任,是尊重,是鞭策,是投入,是力量。点滴的温情将会给孤僻的幼小心灵带来慰藉,带来快乐。

二、以合作学习为面,温暖传承,营造班级文化

1.分组合作学习,分享小组学习成果,促进班级文化的初步形成

笔者要求班级的学习以小组合作为主。在分组时,由笔者确定小组长,再由小组长邀请组员加入他的小组。组长对一些“顽固”的同学,先与其咨询商量、协议好再确定是否与其共同合作学习,在他们达成共识后,在同学们的见证下“归顺”组长。学生在小组内形成团结向上、有正义感、有默契的学习氛围,小组人员不轻易调换。同时笔者坚持落实“小组的有效合作学习、把学习成果及时汇报板演”,笔者要求学生每节课把集中小组智慧的实验报告、观察报告、设计作品等在全班汇报后,展示在班级的展示板上,甚至贴在前后门上,促进班级文化的初步形成及展示。

2.以“大富翁”游戏为各小组学习的评价体系,有效落实班级文化的形成

(1)班级“大富翁”游戏

班级“大富翁”,其实是一个评价体系。每个小组的学生各拥有一块写有组名的磁贴,这是小组的“棋子”。每个小组还各拥有10个空格,那是“棋盘”。游戏规则如下:每个小组每节课前进到六个格以上才有机会得到本节课的表扬。进格的规则是,各小组比拼,赢了就进格。学生比拼的内容有:比合作、比认真、比倾听、比分享、比思考、比运用。每次取胜的小组都能进一格,累积至下课前。笔者会在班级的评价表中表扬前三名。此外,各组的“战绩”将会一节课一节课地累计至月底,比拼出“月冠军小组”,由笔者进行奖励,故小组里的每个人都是小组进格、退格的关键。

(2)通过抽号检查学生的学习,促进小组成员的均衡发展

笔者根据全脑激发的高效班级理念,为小组和小组内的各成员做了一个明确定位。学习中,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拥有被抽中汇报的机会,被抽到的学生,回答质量直接决定了小组的“进格”或“退格”。每位学生事先不知道是否被抽到,所以在小组学习时分外认真投入。就这样,小组间会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竞争意识。从班级层面上,可以形成生氣勃勃,学习气氛浓厚,愿意分享,能集体进步的班级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王小卫.探究 启发合作式教学[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09):155.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合作学习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