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策略提升中、大班幼儿户外游戏合作水平

2019-09-10 07:22孟冰芝
教育界·A 2019年3期
关键词:户外游戏

孟冰芝

【摘要】通过提升中、大班幼儿户外游戏的合作水平既能提高幼儿的合作水平,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能找到改善幼儿园目前“高控式”和“放羊式”两个极端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近一年的实践研究,笔者总结出了八大有效策略,这对幼儿合作水平的发展和教师组织户外游戏的效果有着很好的帮助。本文具体展开了对这八大策略的详述,旨在给诸多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多种策略;户外游戏;合作水平

研究表明,尽管我国的二胎政策已放开,但受几十年来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幼儿的合作能力普遍较低。另外,目前幼儿园的户外游戏中普遍存在“高控式”和“放羊式”两个极端,户外游戏又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笔者力图通过研究户外游戏中幼儿的合作水平及其提升方式改善户外游戏的教学现状。

笔者分析了影响幼儿户外游戏合作水平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是受游戏材料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材料对幼儿合作水平的高低影响不大,但有的材料可以促使幼儿合作行为的发生。对于有的材料,幼儿发生合作行为的概率很少。同时,由于材料的不同,幼儿在游戏中合作行为持续的时间长短差异很大,运动器械类游戏的合作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建构类游戏的合作时间。

二是受游戏活动时间长短的影响。在观察中笔者发现,游戏刚开始时,幼儿独自游戏的人数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游戏的深入进行,幼儿间发生合作行为的概率会逐渐增加。

三是受幼儿已有经验的影响。在幼儿户外游戏合作水平基本现状的检测过程中,恰逢幼儿园举行“亲子运动会”。其中有一个跳圈的项目,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了练习。后来在呼啦圈的检测中笔者发现,幼儿较没练习前,合作的行为明显增加。

四是受同伴的影响。在观察中笔者发现,有的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地对他人发起合作请求,发生合作行为,在活动中非常活跃,能带动周围的伙伴共同完成一件事。有的幼儿合作伙伴相对比较固定,喜欢和好朋友一起完成游戏。

五是受教师的影响。与平时教师组织的户外游戏相比,教师只提供材料不进行指导的自由活动过程松散,合作发起时间、合作持续时间等都明显较弱。

根据幼儿户外游戏合作水平的影响因素和对中、大班幼儿基本现状的检测情况,笔者在户外运动游戏和户外建构游戏中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笔者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对此进行了反复的实践和调整,在研究的过程中和后期的检测中,明显发现幼儿的合作水平提高了,教师的教研能力和组织幼儿户外游戏的能力明显增强了,户外游戏的现状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笔者总结、提炼出了提升中、大班幼儿户外游戏合作水平的八大有效策略。

一、深挖游戏材料,促使幼儿发生合作行为

(1)提供能促使幼儿直接发生合作行为的材料。有的户外游戏材料只需要提供给幼儿材料,不需要教师的任何引导,幼儿很容易就会发生合作行为。(2)通过创设情境,让一般的材料也能激发合作行为。常用的户外游戏材料如呼啦圈、皮球、滑板等。通常情况下,提供这些材料时,幼儿发生合作的概率比较低。于是,笔者创设了“海上逃生”“送蛋宝宝回家”等游戏情境,让幼儿把这些器械想象成救生圈,海上遇险,大家集体逃生等驚险生动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快乐游戏的同时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二、激发合作愿望,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

面对幼儿合作意识淡漠、独自游戏人数较多的现实,笔者采取了以下策略:(1)层层推进,感受合作的乐趣。(2)前后比较,亲身体验,感受合作的重要性。(3)谈话引导,自主选择,提高合作的意识。针对户外搭建游戏中幼儿合作意识不强的问题,教师采取了在游戏前与幼儿开展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在游戏前自主选择游戏伙伴,以此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这一策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不断探索,及时跟进,强化幼儿的共同目标意识

(1)在小组比赛强化共同目标意识。在很多游戏中,幼儿为了赢得比赛会自觉地提醒同组的伙伴,与同组的伙伴互相配合,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愿望。(2)制订规则,强化共同目标意识。(3)场地引导,划分领地,明确合作对象与合作目标。在户外搭建游戏中,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开始前先与同伴选择好场地,将其用材料围起来,明确了领地后再进行搭建,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幼儿之间的干扰,让目标更明确。

四、引发矛盾冲突,感悟分工协作的重要性

分工协作是合作的最高境界。为了促使大班幼儿在游戏中主动进行分工协作,在设计游戏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发矛盾,促使幼儿在矛盾中悟出分工协作的好处,感受分工协作的重要。在“母鸡搬蛋”的游戏中,两组幼儿开始时都去对方的窝里搬蛋,但在游戏过程中发现,要想获胜,必须有人保护自己窝里的蛋。于是自发地分成了搬蛋和护蛋两支队伍。这样既可以去搬别人的蛋,也可以防止自己的蛋被别人搬走。而在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在引导幼儿检查自己的搭建是否与图纸一致时,其中一名幼儿就主动承担起了“检察官”的职责,于是分工协作就发生了。

五、合理组合搭配,榜样带领提升合作能力

同伴间的沟通、模仿的作用有时超过了成人的引导,在游戏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能力较强的幼儿和能力稍弱的幼儿开展互相合作,发挥榜样的作用,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研究之初笔者发现,大班的一名男孩从不和别人一起玩,教师引导了多次效果都不好。于是教师有意识地让班级中一位户外搭建游戏能力非常强的幼儿和他一起玩,结果在游戏进行了一个月后,这名幼儿能主动地与他人一起合作游戏了。

六、明确共同目标,提升合作过程的紧密性

针对幼儿合作过程松散的现象,在大班户外搭建游戏地开展中,第一步是引导幼儿自由结合,自主讨论,明确合作对象。第二步是绘制图纸,进一步明确合作目标。幼儿按图搭建,少了盲目的搬运材料。第三部是根据现有的材料设计图纸,提升幼儿的计划能力,大大提升了幼儿合作过程的紧密性。

七、保障游戏时间,引发更多的合作行为

通过观察,多数时候,户外建构游戏在30分钟以后,户外运动游戏在15分钟以后,幼儿才开始体现出较高的水平和较大规模的合作行为。所以,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游戏时,要注意对幼儿游戏时间的保证。

八、观察引导,重视分享,全面提升游戏合作水平

游戏中,教师的观察指导能有效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提升。在户外搭建游戏中,教师有意地减少了投放材料后进行了观察:幼儿在搭建游戏材料不够的情况下会向教师提出请求,教师有意放手将问题又推给了幼儿。最后,幼儿自己想办法将许多人的积木集合起来,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合作。在户外运动游戏中,教师应采取低控的方法,尽量退到幼儿身后,仔细观察,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方钧君,季东燕.把握核心要素在运动游戏中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J].学前教育(幼教版),2017(Z1):67.

猜你喜欢
户外游戏
基于发展视野,引导幼儿自主建构户外游戏
浅谈开展小班户外体育活动的几点策略
借力户外游戏,培养和合康康小能人
浅谈幼儿园户外游戏之野战区活动的开展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现状与组织策略
开展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被“束缚”的幼儿园户外游戏
我国儿童户外游戏发展现状及国外经验的启示
关于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实践与探究
论如何有效开展幼儿户外自主性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