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构建师生合作共生的生态课堂

2019-09-10 10:55蔡皓生
高考·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合作核心素养

蔡皓生

摘 要:生态课堂是将生态学的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和“学生活动整体性”,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生态整体,表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与教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

关键词:核心素养;合作;生态课堂

一、引言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和“学生活动整体性”是高中课标所倡导“主题引领的六要素整合式英语学习活动观”依据的主导原则,体现“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理念(夏谷鸣杨良雄,2018)。《普通高中课标》指出“合作学习关注学习者与人沟通、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学生能否有效地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式学习是衡量他们学习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教育部,2017)。所谓师生合作,是指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双边活动基础上,教和学活动有机统一,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做学习主人,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师生在和谐愉快气氛中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小组合作中师生、生生的互动不仅弥补教师在教学中无法面向全体学生的不足,而且能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沟通,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然而传统教学方式下,合作学习形式大于实质。当前的误区:一是学生差异性考虑不足,分组随意;二学生任务不明确,参与度不均衡,英语运用不足;三是教师指令不够简洁明了;四是教师重视形式,忽视学生独立思考(王宝玺颜慧娟,2018)。

二、生态课堂的概念

1932年,美国学者沃勒在《教学社会学》提出“课堂生态学”。狭义上,生态课堂一是指作为教学双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与环境的互动状态;二是指教学双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状态。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品德,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依存,共同进步。与传统课堂不同,生态课堂教师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和高效课堂活动,把思维信息单向传递变为思维信息多边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思维信息转化率,给学生创造同教材、课外阅读、教师、同学之间信息交流平台,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学生对所获得知识进行思维加工,把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模式融为一体。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学生独立阅读、讨论、评价、思维等活动同步发展,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处于主体地位。

三、构建策略

生态学理论下的生态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从霸权控制到多元共生课堂教学生态中;课堂教学内容:从既定割裂到开放整体;课堂教学方法:从机械灌输到有机参与;课堂教学环境:从过渡封闭到适度开放(赵诗乐,赵更乐)。

(一)教师与学生——合作共生

1.认清角色,合理分组

教师认清角色和定位,小组合作中,教师不只是书本传授者,还是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辅助者和监控者。了解学生特点、性格爱好,科学建立小组,选择合适合作学习方式,启用“同组异质,异组同质”,避免随意分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讲”和“思”的时间,学生有充分时间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避免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

2.难度适宜,指令清晰

所设计的问题和任务难度适宜,符合学生现有水平,学生积极参与,避免参与度不平衡,带动学生独立思考,同伴间相互学习;所发的指令以短促简单为主,多次重复,让学生顺利完成合作任务。

3.互换角色,避免疲倦

小组合作一段时间后,学生比较熟悉自己的角色以及与他人配合,学生角色互换,体验不同角色,激发责任心,保持新鲜感,避免疲倦感;教师主动参与小组活动,观察互动,认真聆听,发现问题,及时介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

4.生生互动,团体协作

教师引导学生,不只是一个“听”的容器,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价值;“三人行,必有我师”,取长补短,通过合作,培养团体协作精神。

(二)课堂教学内容------开放与整體

“合理利用、积极开发课程之一,拓展学生的学用渠道”(教育部,2017),立足本学科,利用课内外资源;活化教材,适当删减增加,让学生感受到更灵活开放接地气的英语内容,形成开放性生态课堂。

(三)课堂教学方法-------有机与参与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向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容器。教学是一种单向传输,“一言堂”和“满堂灌”方式,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教师身心疲惫,学生思维受约束,课堂气氛呆板,学生缺乏热情,对所学知识缺乏兴趣。而生态课堂中,教师根据教材、学生实际水平和学习特点,给学生“留白”,引导独立思考,积极创新。通过优化教学方法,诱发学习兴趣,如利用英文歌曲、英文诗文、游戏等带动学生,以轻松心情学习英语(王宝玺王静娟,2017)。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思考钻研,质疑解疑,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

(四)课堂教学环境--------适度与开放

把封闭单向单渠道教学变为开放双向多渠道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过程,课堂是一个由课堂物质环境和课程资源构成的生态单位(刘华贵、杨清,2011)。良好的物质环境是有效学习的基础,置身于和谐自主学习环境,营造课堂气氛尤为重要,多媒体创设语言情境,学生身临其境,达到“学以致用”的氛围,激发课堂表现力,发挥学生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教师只有加强学习,摸索经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教学主导作用,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7.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夏谷鸣杨良雄.2018.走进新课标,迎接新挑战[J]福建教育(11):38-41

[3]王宝玺.颜慧娟.2018.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18-22

[4]赵诗乐.赵更乐.生态课堂:理念、特征与构建课程与教学论硕士论文

[5]刘华贵、杨清.“从标签式趋同到内涵多样-----生态课堂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教育研究》2011.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学院2018年度省“十三五”中学名师培养人选立项课题“实现师生合作共生,导学与实践互补的高中英语高效课堂”课题编号:13MS016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合作核心素养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