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学具使用实效性的策略措施

2019-09-10 07:22李吕孩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策略措施学具低年级

李吕孩

内容摘要:学具直观形象,可操作性强,是数学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新版的教材中更是将学具辅助教学的功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教材的配套材料中准备了很多学具,然学具的使用效率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却是很低的,通过对学生、教师的分析,从两方面研究提高学具使用效率的策略措施。学生层面规范学生学具操作的秩序,教师方面改变学具选择的策略方法,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创造学具,从而提高低年级学生使用数学学具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低年级 学具 实效性 策略措施

新的数学课改理念明确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摒弃过去那种只重视结果的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成为了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内容。然而在课堂中,学具的操作经常是为了操作而操作,缺乏教师的控制和对学具操作方法的指导,小学生都比较好奇好动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手会不自觉的去玩学具,注意力很容易被学具吸引,在操作学具时更是不按要求乱玩一通,结果常常导致耗时多而收获少的负面结果。尤其是伴随着多媒体的广泛运用,学具的使用率就更低了,那么我们该怎样合理的使用这些学具提高学具使用的实效性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低年级数学学具使用实效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实际调查,了解情况,分析原因

我们的老师虽然知道学具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尤其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问题,老师会把握不住课堂教学,使得课堂纪律乱,教学效果差,所以老师对于学具是又爱又恨。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分析学具使用失效的原因:学生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年龄较小,比较好动,对于新鲜的事物好奇心非常大,自控能力较弱,会在课堂上不自觉的摆弄学具,甚至把学具当成是玩具。而教师方面存在的原因,一方面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不够扎实,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学不够深入,使得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有序地展开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则是在学具的使用不够到位,如没有选择合适的学具,很多老教师会选择花哨华丽的学具,虽然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却往往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不再集中于学习上,只在学具美丽的外表上。

二、具体策略措施

(1)规范学生的学具操作秩序。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性入手,通过课堂讲解、个别谈话等方法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学具,学具有什么作用,该如何使用学具学习,使得学生从根本上对学具有了较全面、深刻的理解。同时开展一系列的学具使用守则的制定和实施活动,利用课前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学具有序摆放操作的规范化训练。比如;学具的摆放,统一要求摆放在桌子的左上角;学具使用时要做到轻拿轻放;使用学具时要听从老师的指挥;学具用完后要及时收起放好。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学生正确有效使用学具,比如表扬上课遵守纪律的学生,给按要求操作学具的学生奖励粘纸,每个月评比班级中学具使用的优胜者等等,使学生在学具操作方面已能做到有序摆放,听指挥操作,及时收起。促使学生使用学具由 "乱、哄、慢”转变为"静、齐、快”,从而保证课堂学具操作的有序性,提高学具使用的实效性。

(2)改变教师选择学具的策略方法。合理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学具材料。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发现学具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模型类。如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主要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建构对物体的直观认识,引导学生在看、摸、摆、拼等实际活动的基础上,获得对几何形体的一些感性认识。②认识数与辅助计算教学类。如小圆片、小棒、数字图片、计数器、数位表等。低年级孩子最初学习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时,必须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从动作感知到建立表象,再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如在学习进位加法计算时,运用小棒的捆与根的关系帮助学生理清一与十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满十进一的概念。③生活运用类。如尺、钟面等。数学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长度单位的认识中,学生如果沒有通过自己实际的操作而是靠课堂上的死记硬背,根本就不能感知单位的大小。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亲手操作,了解合理运用的方法,学生的理解才会透彻。

(3)把握学具使用的有效切入时机。学具的操作,在不同的教学时间进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把握好学具操作的切入点。

(4)从生活中发现并创造学具。①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学具。生活是一个大课堂,很多学习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数学学具也完全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出发,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学具,发现学具,探究学具。②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创造简单的学具。动手操作一直以来都是学习知识的好方法,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通过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知识。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规范学生的学具操作秩序和改变教师学具选择的策略措施上提高数学学具的使用效率。真正发挥学具在教学中的极大作用。让学具成为每一位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工具,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各项操作,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在活动中感受新知,真正体验到"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让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真正合理地使用学具,使学具操作实现它的时效性,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数学学具的新价值取向》于虹 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第4期

[2]《小学数学学具的操作组织策略》吴联华,素质教育论坛上半月2010年第10期

[3]《浅析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宋文静,现代教育教研2010年第5期

[4]《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钟爱凤,现代教育教研 2010年第6期

[5]《让数学学具用在"正当时”》吴静,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8年第12期

[6]《学具的选择与使用有效性的思考》唐彩彩,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08年第12期

[7]《合理使用学具 提高课堂效率》周春国,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0年第9期

猜你喜欢
策略措施学具低年级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怎样提升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探究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的有效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