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人文关系的建立

2019-09-10 00:25贺波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5期
关键词:进步和谐语文教学

贺波

摘  要:本文从人文和人文关系的定义入手,分析本地区中学阶段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现状及产生的原因,进一步阐释师生人文关系建立的重要性,论述如何建立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人文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与进步,推动整个语文教学的正常化进程。

关键词:语文教学;师生人文关系;和谐;进步

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更多地表现为唯学科化、唯考试化倾向。师生之间不再是现代化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充满期待、充满爱、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关系。因此,合理建立师生之间的人文关系势在必行。

一、概念引入

1.人文的定义

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简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2.人文关系的定义

关于人文关系,目前学术界并无明确定义而言,人文关系是建立在人文基础之上的一种高级合理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基于先进价值体系的重视、尊重、关心、爱护人的,能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

3.师生人文关系的定义

师生人文关系应该是为整体提高师生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相互重视、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积极的社会关系。

二、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师生关系现状及原因阐述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形成的教育关系、心理关系和道德关系的总和。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活动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师生关系不但影响教师,学生的课堂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师生关系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据调查,大多农村中学师生关系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1.年纪和年级差异让师生关系发生极大变化,年龄越大,年级越高,学生自主意识越强,对教师依赖性和对抗性减少,教师与学生的心理间距愈大。

2.课堂教学的强制性和应试性极为突出,师生关系非常紧张。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部分教师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出现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方式教育学生,强制学生做或不准做某种权利范围内的事,教学行为的强制性异常突出,必然导致师生关系恶化。

(二)师生人文关系现状及原因分析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必然积极促进师生人文关系的建立。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人文关系也不容乐观。

1.师生人文关系因年级不同而不同。年级越低,教师对学生的积极价值观的引导越容易,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和爱护的几率也越高,年级越高,师生人文关系冲突、价值冲突发生的几率则越高,且这种现象在网络化时代表现得愈加突出。

2.师生人文关系受知识应考机制影响严重。在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人文关系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师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体现,而语文课堂教学仍然以应考为主、德育为辅。

三、师生人文关系建立的重要性分析

在广大地区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人文关系存在种种无规划、无界定的缺失,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不单要从教师方面着手,更要从受教育者及社会对教师行业的社会化关注层面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一)师生人文关系的建立能极大提高师生等广大一线教育者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特斯基说过;“课堂的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时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这种关系即可体现语文课堂教学师生间的人文关系。师生人文关系的建立利于调动教师主动致学的积极性,也能让师生在教学中找到自主性和主体性。

(二)师生人文关系的建立能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良好的师生人文关系的建立,能积极恰当的推进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让学生在更为平等、和谐的情感关系中寻求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学生明确语文学习并不是单一地为了考试而学习。

(三)师生间人文关系的建立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著名教育家赞柯夫指出:“学生在课堂上应过着一种积极的、有血有肉的,甚至可以说是沸腾的生活。否则,学生就终日处于冷漠、惶恐的环境下,常受到无端的指责和训斥,他们就不能正常的发展。”由此可见,良好师生人文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

四、如何积极有效的建立师生间的人文关系?

面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人文关系并让它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一方面,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课堂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教育者一方的的各种观念的积极转变。教育行为的双方要积极主动地将这种观念内化,并运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

具体而言,有如下几方面:

(一)教师方面

1.教师要注重自我的知识提升,加强自我品德修养,提高自我各项素质标准,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人文地位。

2.善于做一个敏锐的、亲切的倾听者,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主动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及时地从语文专业角度为学生剖析,让学生从心理和学识上能感受到教师的权威性而非盲目崇拜。

(二)学生方面

作为教育关系中的重要一方,学生对师生人文关系建立所起到的作用均受教师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农村学校现阶段的学生,他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单一,大部分的知识均来自教师。

(三)社会方面

近年来,社会对教师行业的“暴力”层出不穷,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极大地危害了学生的利益,更极大地冲击了教师行业的“自尊心”,社会对教师行业抱有极负面的评价,从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着师生人文关系的建立。因此,社会媒体对教师行业工作的积极性、正负性报道也不可缺失。

总之,师生人文关系的建立,主体仍是教师,且要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根本和指导。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人文关系,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还要有渊博的知识,严谨科学的教学态度,要有一颗对学生无私的愛心,也要从同行的教学中汲取“营养”的积极性,并将这些素养逐渐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  李依林;社会转型期师生冲突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徐学俊,李正洪,王文;关于中小学师生关系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猜你喜欢
进步和谐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