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农村小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2019-10-21 07:12罗梦仪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教师教学群文阅读

罗梦仪

摘 要:语文和其他科目教学不同,语文知识可以陪伴一个人的一生。语文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的言谈举止、语言表达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不仅是文学素养的培养,还是个人素质的提升。农村群文阅读想要教好却并不容易。很多农村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比较艰苦,很多家长对群文阅读没有正确的认识,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学生的群文阅读。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师教学;一篇带多篇

群文阅读教学指的是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帮助学生阅读相关的多篇文章,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群文阅读的目的就是通过相关联文章的阅读,为学生创造有利的阅读环境,打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为群文阅读教学制定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正确地认识群文阅读

首先要明确群文阅读的主体是学生,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语文新课标当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主要方式就是阅读和写作。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一般都是一节课讲解一篇文章,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教师在课堂当中讲解,学生被动地收听,主体参与意识不够强烈。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一节课读相关的多篇文章,这就使得学生不得不认真思考,多動脑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例如统编教材当中《自然之道》《黄河是怎么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四篇文章从多个角度揭示了自然规律,四篇同时进行阅读自然会比只学习一篇效果要好得多。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设计“求同存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其中寻找四篇文章蕴含大自然的相同规律,同时因为观察角度和当事人的主观态度不同,让学生找出文章写作方式的不同。当然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阅读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认识字词方面的效果不佳,对于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有着很好的效果。

二、改革教师考核制度,为群文教学松绑

当前应试教育仍然是主流,考核教师的方式仍然是学生期末考试的分数,只关注结果,不注重过程。这种简单粗暴的考核方式给教师带来的影响就是,只教考试会考到的内容,对于选修的内容则采用自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了解,从来没有考虑过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考虑语文素养。这样长期以往就会造成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降低,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对以后的学习十分不利。因此应当改革教师的考核方式,为群文阅读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为群文阅读制定制度保障。例如,学校可以每年举行一次“读书活动”,在活动当中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成果,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阅读交流,对于阅读数量较多、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予以表彰。让学生在阅读当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和成就感,同时也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为学生寻找有价值的阅读材料,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也可以邀请学生家长来参与读书活动,让家长看到学生的成长,改变部分家长对读书的不正确态度。

三、“一篇带多篇”教学策略

“一篇带多篇”是群文阅读重要的教学手段,突破了教材,强调以课内文本为主,增加课外阅读。但是“多篇”的选择是一道困扰很多教师的难题。一方面要求教师自身扩大阅读量,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同时还要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包括课外阅读书籍等。例如在讲解统编本四年级下《乡下人家》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富有乡村气息的小山村,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重点向学生展示“瓜架”,以此为核心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展开联想,并画出文章当中所描写的景物。当学生沉浸在富有乡村气息的小山村当中时,立即展示与之相匹配的《小镇的早晨》和《重庆夜景》这两篇文章。此时教师无需引导,学生在阅读当中就会自发的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开联想,同时也会继续描绘出本篇文章当中所展现的景物。然后学生会根据思维导图的图画自发的将着三篇文章进行对比,从而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文章写作思路的不同和情感表达的不同。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在阅读当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四、改变家长观念,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部分偏远地区教育方式十分的落后,教育资源相当的匮乏,造成了部分家长不重视学生的教育,唱起了“读书无用论”的反调,这就造成了偏远地区小学语文的群文阅读教学压力较大。语文新课标当中指出,小学生课外阅读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小学生阅读的数量,提高小学生阅读的质量,锻炼小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的题材可以是童话、寓言、古诗、散文、名著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题材,讲语文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因此,想要完成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学校和教师就不得不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对部分家长进行教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阅读辩论会”邀请家长进行参与观看,例如根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去扮演故事当中的人物角色,然后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草船借箭的内容。通过对话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几个重要角色的性格,诸葛亮多才多智,足智多谋;周瑜嫉贤妒能,心胸狭隘;鲁肃忠厚老实,少言少语;曹操生性多疑。同时对其中各个人物的性格展开讨论,让家长感受到“读书多”的孩子的“伶牙俐齿”,从而重视自己孩子的阅读教学,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当中首先要正确地认识群文教学,重视阅读氛围和阅读环境的创造;其次要改革教师考核机制,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为学生寻找更多优质的阅读素材,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次,要合理地利用“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当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领悟,从而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角。最后还要改变家长不正确的观念,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雪晴.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2]邓辉.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52-53.

[3]王璨. 小学高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教师教学群文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优化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学比教更为重要
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如何提高高一学生的化学成绩
反思教学对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作用
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