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

2019-10-26 15:31韦秋莲
人物画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阅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韦秋莲

摘 要: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当中,教师需要审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矛盾与问题,通过分析阅读教学的现状,探究摸索关于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对应策略,进而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引言:小学阶段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发展综合能力的黄金时期,是奠定未来方向的基础时期。若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那就意味着学生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课文阅读或课外阅读,来提高其理解能力。简而言之,要在小学教学阶段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獲取课堂上的知识信息,得到语言文化的浸润,就要力求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阅读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引导学生熟读文本,激发其阅读兴趣

许多语文阅读课在设计时缺乏先入为主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在惰性思维下只愿意倾听教师概括内容,而不愿意深入文本阅读,对于文章情感和内容主旨也缺乏个人见解。这样不仅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难以在实践中调动学生熟读文本的参与意识。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有效的课程环节,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阅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使学生在反复熟读过程中逐步融入文本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比如,教师教授六年级上册《穷人》这一课时,可以将这一课作为故事类文本的阅读范例。此类文章在叙事过程中有清晰的思路,能有效培养学生准确把握事情发展顺序的能力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在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每个人物形象有大体的情感认知之后,再带领学生利用多媒体,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逐步梳理事情脉络。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将文章分成不同的部分,并在每一段中提取关键词进行概括,从渔夫回家与妻子谈论生活贫苦的忧愁到谈及邻居去世,留下两个孩子,整个故事脉络都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这样学生能站在上帝视角透彻分析人物形象。在最后一段中,渔夫妻子将邻居留下的两个孩子收留,这一现状与他们穷人的身份形成了对比,在贫穷的环境中保持善良的秉性对学生的情感触动极为强烈。

二、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

语文阅读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复杂性,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分类阅读汇总,加强传授不同类型阅读体裁的技巧,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效率,帮助学生以独特的阅读切入点,攻克文本阅读和理解过程中的思维障碍。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基于不同文章类型进行准确的判断,提高对文章主旨和叙事技巧的归纳和吸收能力,并强化知识获取效果。

比如,教师教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 100 个问号之后》这一课时,可以结合议论文的特点,为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阅读目标,增强学生对该文章的语言、逻辑等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找出文章的论点,利用以下几个问题询问学生:“为什么说真理诞生于100 个问号之后?”“这突出表现了怎样的深层含义?”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后表示:“真理是在不断质疑中得到印证的。”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为了论证这一论点,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叙事层次提高说理的有利性?”

学生在概述过程中能自主梳理议论文的整体脉络,之后教师让学生从该阅读语言层面出发,探讨议论性文本在描述过程中存在怎样的特色。学生再次阅读文章,针对作者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显现的严谨性进行划线记录,并在教师的提问中总结出文章语言生动但严谨的特点。

三、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增加学生的语言素材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告诉学生,积累语言知识与素材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这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在阅读课程中,要时刻提醒学生重视阅读积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写与多记来实现语言方面的知识学习,经常积累好词、好句的素材,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这种方式能够有效为学生理解与建构语言提供更多的知识。

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本中第三单元的第六课《一封信》时,语文教师这时可以先指导学生进行多次阅读,促使学生感受到教材中的文字魅力,找出作者运用的是什么写作方式,同时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两句内容,并鼓励他们背下来,帮助学生不断加强语言积累。语文教师也可以找出几句有特点的句子,让学生帮助分析语句的特点,这也是一种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基准,分层设置阅读内容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对各类事物的敏感程度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准,分层设置阅读内容,从而使学生在阅读时,可具有较好的兴趣表现,并具有较好的阅读持续性,这也是为学生提供持续阅读动力的基本方法之一。具体而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留意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析、总结学生的谈资,了解学生的精神诉求,进而以此类信息为参考,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选择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阅读意见和建议。针对在阅读故事类书籍方面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小学语文教师可为其提供阅读《读者》、《青年文摘》等书籍的建议;针对喜欢悬疑探案类书籍的学生,小学语文教师可引导其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大宋提刑官》以及东野圭吾的著作等。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结合教学进度和小学语文教学的一般要求,引导学生复习课本中的经典阅读内容,并借助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的方式,使学生可在复习经典阅读内容的基础上,更广泛地接触课外阅读内容,并在阅读此类内容时,发掘自身兴趣爱好,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结论:亘古至今,阅读一直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关键性行为习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务必承担起教学责任,解决阅读教学中的矛盾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齐金凤.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9(13):103-104.

[2]刘双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78.

[3]李优查.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N]. 贵州民族报,2019-07-11(A03).

猜你喜欢
阅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