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俏趣壶”的创意过程

2019-11-21 01:11吴小琴
山东陶瓷 2019年4期
关键词:大容量壶嘴温润

吴小琴

图1 俏趣壶

江南田园原始的芳香,唤醒沉睡的冬日。在希望的田野上,红梅点点绽放,暗香浮动。这是最好的时光,静坐和制壶,品茗和观赏,每一笔都在勾勒春日的美好模样。这是独具韵味的“江南陶式生活”——红梅雪中来,江南可采莲,雅菊飘淡香,腊梅尽幽香。

创作缘起——花草树木皆入壶

自然四季之于宜兴,是美丽乡村、田园生活的美好画卷;自然四季之于紫砂艺人,是澎湃不息的创作源泉。

“俏趣壶”(见图1)集400CC大容量薄胎泥料与花货手法装饰,带着端庄和轻盈而来。创作灵感来自于乡村屋前舍后的红梅树——梅兮俏也,暗香浮动,疏影横斜,花落随风亦蹁跹。梅兮傲也,玉骨冰肌,自有仙风,不畏冰霜斗寒风。梅花的傲气和清雅,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笔下高洁的化身,在紫砂艺人手下,同样可以化砂土为情趣。

制作过程——娇俏闲趣蕴圆润

“俏趣壶”壶身为一捺底圆形,周正朴素,富有稳重感;口盖以薄圆线配合,压盖式处理,壶盖稍拱,梅枝形钮,灵巧精细;流畅的线条呼应着娇俏、有趣的寓意;壶底大气磅礴,和大容量的壶身有了匀称的搭配。壶嘴设计成稍长的流嘴,出水流畅。在圆润的壶身上,壶嘴、壶把充分考虑到协调和匀称,搭配相得益彰,壶嘴、壶把设计成梅干老枝,增强舒适性和稳定性,使用时拿捏自如。

泥料选择——温润如玉尽悦目

如同诗之有眼,一把壶从创意到诞生,泥料就像它的外套,给予人“先入为主”的悦目感。在泥料的选用上,结合壶体特点,采用了朱泥。朱泥又称朱砂泥,颗粒细腻,泥性温润。100号左右的朱泥在加工处理细微之处时,不易控制,容易出现拖脂、夹脂、断裂等现象。同时,朱泥又是五色土里有名的“娇贵泥”,收缩率高,成品率少。笔者以多年创作的经验和对泥料的熟练掌握,依然选择了朱泥,这是挑战,也是勇气。

成形过程——巧思妙想绽芳华

“俏趣壶”采用全手工成形法,在制作时格外小心,在打泥片时力量一致,厚薄均匀,先从左往右向上打,然后从右向左向下打,反复捶打把泥块打成1.5mm左右的泥片,然后安上壶底和满,再用竹篦子修复成形。壶型、壶嘴、壶充分运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一气呵成之感呼之欲出,给人流畅利落的舒适感。

装饰手法——清淡高雅现洒脱

贴花装饰是紫砂壶发展至今使用比较广泛,也是最受世人喜爱的装饰手法。它充分运用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以象形的方式在泥坯上或贴或画或塑,让大自然的花花草草更贴近地气,让泥和土地的关系惺惺相惜。

在“俏趣壶”装饰过程中,没有做过多的繁琐装饰,以线带面,在壶嘴、壶把、壶钮之处以红梅的特质稍作点缀。事实证明,大容量的壶体,适当留白和简单装饰,比起繁琐点缀,更加悦目清新。成形后的作品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田园意境和不凡张力。

烧成方法——千度成陶应泥性

众所周知,朱泥收缩率在20%-30%之间,不易掌控,在烧制过程中极易变形或开裂。在烧成时采用了电窑烧成,电窑比煤气窑、倒焰窑的温度更加容易控制,且保温时间长,升温过程遵循朱泥的收缩规则,烧制后的成品,达到了理想中的效果。

灵气、灵性、灵魂,成形后的“俏趣壶”,外观呈土黄色,饱经沧桑的质感铺面而来;色调朱红而不妖艳,在岁月的流逝和壶人的温润滋养之下,包浆出古老的气息。温润的朱泥,随着注水温度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是五色土的魅力。

借景构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景追景,田园画卷入壶来。对我而言,紫砂创意的动力源于兴趣,兴趣是我的老师,而把兴趣作为终身的事业,也是一种荣幸。在紫砂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中,面对不断变化的艺术创作思潮,我沿着适合自己的道路行走。岁月无声,作品有言。从美丽的乡村中汲取养分,从希望的田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在一坯泥土中表达对故土的美好眷恋。

猜你喜欢
大容量壶嘴温润
大容量同步电机低比转速离心风扇的设计与数值分析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温润之美说扣肉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尚德董集 温润如春
航空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研究
12-20升大容量PET瓶装式吹瓶机
返乡笔记何妨多些温润的咏唱
基于大容量指纹识别的实时身份认证系统
愿做一支荷,配你青花瓷的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