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儿童绘画空白期教学探究

2019-12-10 10:18单巧娟黄凯
艺术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

单巧娟 黄凯

摘 要:儿童绘画创作最大胆、最富有独创性是五、六岁时,该时期被心理学家认为是儿童绘画的高峰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九岁之时绘画能力由主观表现转向了拟写时期,如果该时期儿童知觉发展较为欠缺,绘画能力将会有所下降。当儿童长至十一、二岁,其自我中心的主观表现,未能达到客观物象的再现,那么他们会被遗留在空白期——他们无法完成儿童画自然向专业绘画学习过渡。所以弥补学龄儿童该时期的绘画教学探索迫在眉睫。而本文研究方向致力于从写生为主要的立足方向,攻克儿童绘画空白时期的教学实验。

关键词:写生教学 教学实践 空白时期

在读硕士研究生的第一年和第二年上半年期间,本人曾在南京绘途艺术教育机构兼职小学美术老师一职。在兼职期间,偶然的机会发现该美术大班(11-12岁)的学生在两三年前的绘画作品,但是如今的绘画作品却大不如前。为什么该兴趣班学龄儿童的绘画水平不如以前,这点引起了我的关注。深入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发现十一、二岁儿童的绘画水平会出现空白期。所以,要了解孩子,教育孩子,就要学会如何运用绘画教学的规律。同时,学龄儿童在表现力和智力已经发展到相当高度,在如何均衡发展这两者关系时,美术教育起到了很好桥梁作用。所以,我们美术教育者们应该多方面探索素质教育的发展道路,当然也要根据美术教育的特点结合学生心理素质来因材施教。

那么为什么要让学龄儿童参加美术活动?对于这个问题分析,现如今还有很多家长都不是很清楚。教授学龄儿童的美术,并不为了将儿童培养成美术大家,而是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思想、心理、情操和人格的教育,让学龄儿童参于美术活动只是为了达到目的手段和方法。美术活动能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儿童通过绘画表现的方式,抒发自己内心情感,进一步培养学龄儿童对美的感悟,陶冶情操,激发儿童自身蕴藏的巨大潜能,使他们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远远超过心理学家所划定的界限。

而什么是学龄儿童的空白期?通过对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网站资料的搜索,发现对于绘画空白期这方面理论知识的收入甚少,更不要说用何种方法去解决该时期对于所带来的儿童绘画问题。在新昌县南明小学的张碧英老师,在这位老师的论文《儿童绘画“冬眠期”转化策略探讨》中写到,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面临一次明显的下降。对于这一特定年龄阶段出现的绘画转折期,许多学者称之为"冬眠期",并认为这是儿童绘画指导过程中的困难时期。张老师在论文中提出的概念还是模糊的,因为没事具体明确年龄段的区分,而且只是将所提取概念再次重复,并没有新的理念出现。但和本论文提出的绘画空白期概念上是接近的,所以本论文我将会尽力填补如何解决空白期带来的儿童绘画问题这些方面的空缺。绘画教学是美术教学的核心基础,而美术在儿童的全面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成功渡过绘画空白期,期待着更多的学者去探索中国美术绘画教育的现状,提出新的有益的教学方法。

而学龄绘画空白期是如何产生的呢?可能是多方面因素,比如,学习的压力,自身绘画水平的不足,对于绘画能力的匮乏,家长对于儿童绘画的不了解。以上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可能在于,家长不了解儿童绘画的心理,实际上在这个空白期的学龄对于绘画的需求不单单是生理上的,在于心理上的因素更加重要。有很多家長表示在孩子幼年时期喜欢到处乱涂乱画。但是到了学龄时期,有些在幼年时期表现很好的绘画兴趣的儿童,明显表现出讨厌或者不愿意画画的想法。

造成这样问题的首要因素是家长不了解儿童心理,对于他们的画用世俗的眼光去评判,十分苛刻。以前在培训机构的时候,就会时常听见家长对于孩子的作品的评价:你这画的啥啊,鬼画符。在儿童对自己所画的作品充满信心的时候,去用世俗的眼光去批判,去给空白期儿童浇冷水,导致他们对于绘画失去信心。而且有些家长提前给孩子下结论,说他们不适合学画画,这就给空白期学龄儿童对于绘画方面带来毁灭性的扼杀。

而且对于空白期学龄儿童,即便是家长或者外来因素没有对他们产生影响,他们如果没有收到正规的绘画教育的培养,该时期儿童必然会受到自身“自我中心”绘画思维方式的影响,这样的儿童绘画心理是更加恐怖的,如果绘画仅仅是依赖直觉去进行主观判断,那么该时期儿童的绘画技法不仅得不到提高,而且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人格发展都会有不好的影响。

在2007年东北师范大学的郭丽伟在硕士论文《长春地区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创新发展的策略研究》中写到随着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校外美术教育俨然成为我国教育机构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美术素养进一步提升空间,而校外少儿美术教育虽然注重儿童的个性培养,但对于教学课程内容并不完善,教师讲课的随意性,和学生缺乏自主性等,这些在校外美术教育中应有所更改。因此,校外幼儿美术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紧跟创新发展理念,进行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美术教育所体现综合特性。

2013年宿迁学院美术系的邵士德在论文《中外美术教育之我见》中提到先进的国外教育被中国广泛学习和应用,一时间,向西方学习的大风潮兴起,从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学习和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欧洲和日本的美术教育欧洲的美术教育是普及化教育的模式,是全民参与性的美术教育,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具有良好的美术氛围。

就绘画教学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推理出中外国式的绘画教育模式:

一、中国式绘画教学一般情况下绘本是通过一些图画来引导儿童学习,绘画教育则范围比较广的。通过图文并茂的艺术方式,来促进学龄儿童绘画教育,进行由浅入深的过渡。通过彩铅素描的造型教学,来带动学习兴趣,提高学龄儿童造型能力,以及空间建模能力。而且彩铅的颜色丰富,可以满足儿童对色彩的需求。这种传统的绘画教学,对于绘画空白期问题的解决是片面的,最多是在儿童绘画造型能力上有所体现,但是对于儿童知觉能力的训练上有所欠缺。

二、外国式绘画教学,美国教育家艾斯纳和格瑞提出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理念,在过于美术教育的内容方面,有了突破性的研究,提出美术教育的内容包括美术创作、美学、美术评论和美术史,提倡美术要多元化发展。欧洲的美术教育更多的是课外兴趣活动,或由老师家长带领。例如:每当假日来临,艺术爱好者们纷纷来到广场上,寻觅美的事物,将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让广场上散发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再如:在欧洲的卢浮宫、梵蒂冈、佛罗伦萨等美术馆里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参观者、他们是摄影者也是绘画学习者,年龄跨度从幼儿到老年,人们可以随意拍摄下喜欢的作品,可以在美术馆绘画室里把浏览后的感受通过绘画的形式直接表达出来,在这里充斥着人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
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改革分析与实践应用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低年级卫生习惯的培养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