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谈心谈话工作质效提升实践探索

2020-01-02 18:19周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6期
关键词:谈话辅导员思想

周琳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48)

1 谈心谈话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

问题是导向,找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当前谈心谈话工作中仍存在站位不高、融情不深、效果不佳等问题,影响制约着谈心谈话工作质效。

1.1 认识偏差,站位不高

有的辅导员把谈心谈话当成任务,从而忽视了真正目的,使效果大打折扣,把站位拉低了;有的认为老师与学生抬头不见低头见,相互之间较为了解,没有必要去谈心,把意义看轻了;有的限于工作多、任务重、压力大,仅仅满足于学生思想表面上的通了、顺了,不去深层次、全方位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把作用看小了[1]。

1.2 随性而谈,原则不强

有的辅导员原则性不强,不是引导谈心对象提高思想觉悟,而是对谈心对象的个人诉求一味迁就迎合,用给“实惠”代替了思想工作,用“许愿”代替了谈心,博得学生一时的安慰和暂时的稳定;有的在谈心谈话中,没有融入真情实感,就谈心而谈心,生搬硬套、机械落实;有的甚至奢望通过谈一次心就解决学生所有问题,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对思想工作的反复性缺乏正确认识。

1.3 仓促上阵,效果不佳

有的辅导员对“重点谈哪些方面、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实现什么样的效果”知之不多、思考不深,把握不准;有的不能换位思考,居高临下,搞“询问式”“灌输式”谈心,使正常谈心变成了“审问”,无形之中产生了隔阂,打不开心扉;有的谈心前不提前了解谈话对象工作、生活、学习等基本情况,仓促上阵。谈心中,漫无目的,漏洞百出。谈心后,“曲终人散”,一谈了之。

2 谈心谈话工作的有效方法

谈话是方法,交心是目的。谈心谈话要想出效果、有质量,讲究艺术是关键。就应谈对时机、谈对方法、谈对技巧,才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1 掌握恰当的谈心时机

打铁看火候,穿衣看气候,谈心谈话谈更要看时候。辅导员应当注重把握思政工作特点规律,把准谈心谈话时机火候,才能谈出针对性、赢得主动权。把握6个时机。

(1)个人愿望落空时。

学生考研、入党、评奖未能如愿或者受到处分时,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要通过谈心谈话主动做工作,讲政策、找差距、鼓信心。

(2)遇到实际困难时。

学生生病住院、家庭变故、学业受挫、就业受阻时,要通过谈心谈话送去亲切关怀,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渡过难关。

(3)情感受到挫折时。

学生情感受挫、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时,要通过谈心谈话帮助他们摆正“学业与感情、当下与长远、个人与家庭”三对关系,尽快摆脱失落情绪、走出痛苦伤感。

(4)发生矛盾冲突时。

学生之间发生口角、肢体碰撞、意见不合时,要通过谈心谈话进行劝解、开导,努力缓解情绪、化解矛盾、消除对立。

(5)受到舆论影响时。

学生受到西方反动言论、社会负面热点、多元价值冲击时,要通过谈心谈话传递正能量、讲好大道理,回应关切、校正思想。

(6)产生心理问题时。

学生心理抑郁、消极厌世、孤立脆弱时,要通过谈心谈话掌握重点关注对象问题症结,按照心理咨询的理论方法展开工作,注意时机分寸和方式方法。

2.2 掌握有效的谈心方法

谈心谈话不是我说你听、强推强压的刚性手段,而是讲究方法、注重交流的柔性技巧。用好3种方法如下所示。

2.2.1 “糖衣药丸”式谈心法

大家知道,苦口的药丸因为表面裹着一层糖衣,吃起来是甜的,使本来难吃的药变得更容易服用,但本身的药效却不会改变。“糖衣药丸”式谈心法就是通过先扬后抑的手法,从学生的“闪光点”谈起,待对方消除对立和疑虑后,指出缺点和不足,进而达到教育目的。长孙皇后劝谏唐太宗就充分运用了“糖衣药丸”式的谈话技巧。有一次,唐太宗在朝堂上与魏征争得脸红耳赤,回到内宫后,他气冲冲地对长孙皇后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完,转身回寝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太宗惊讶地问:“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魏征敢于直谏,正说明陛下英明,我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2]皇后的劝谏之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它既保全了皇帝的颜面,又很委婉使皇帝接受了自己错误。

2.2.2 “开门见山”式谈心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性格直率的学生。如果开门见山,把你的谈心内容直接问出来,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可能会收到更好效果。例如,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与朱瑞的谈心就是采用了“开门见山”式的谈心法。1945年,党中央决定让朱瑞担任副总参谋长,协助彭德怀开展工作,朱瑞考虑再三后却要求到基层单位工作。几天后,毛泽东同志派人找来朱瑞,就面带笑容地说:“听恩来说,你对中央安排的工作有意见,今天我们就一起谈谈,你有什么想法就通通说出来。”朱瑞见毛泽东同志如此爽快,也就一股脑地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了。谈心中,毛泽东同志专注倾听了朱瑞对部队建设的形势分析。听完汇报后,毛泽东同志肯定了朱瑞的想法,并说道:“我支持你的看法,不过,当了副参谋长,你还可以抓炮兵工作嘛”[3]。通过这次谈心,毛泽东同志既做通了朱瑞的思想工作,又采纳了他的意见,让他负责炮兵工作。毛泽东同志与朱瑞的谈心形式非常简单,就是直来直往,直言不讳。这种谈心运用得当,就是靶向治疗,直击病灶。

2.2.3 “类比启发”式谈心法

就是通过一个贴切的类比,启发谈心对象发现自身问题的一种方法,在谈心过程中,不要直接指出其过错,而是列举与其问题相仿的事例进行对照,启发对方从中悟出道理,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相传,秦汉末年,刘邦刚称“沛公”时,带兵外出攻打秦军,在丰邑守城的部下雍齿趁机带领当地老乡反叛到敌国,后来在项渠的支持下收复了丰邑,面对雍齿和参与造反的百姓,刘邦非常生气,要把他们全部杀掉,但谋士张良却劝说道:“如有人把羊群赶到田地,羊群当然要啃食良田,这是羊群的错吗?这些参与造反的平民百姓最大的愿望是活下去,这也是被利用的弱点,如果你能饶恕他们,就能得到百姓的拥戴,在你最困难时,他们一定会帮你渡过难关!”听了这番劝告,刘邦为了顾全大局,权宜之计,不仅释放了参与造反的百姓,还赦免了雍齿的罪行,后来还封雍齿为“什邡候”,这才有了“汉高祖咬牙封雍齿”的典故[4]。张良的话之所以迅速奏效,主要是缘于他在劝谏中巧妙地把百姓比作了羊群,通过这个生动的类比,形象地指出了问题的本质,分析了利弊,既挽救了无辜百姓的性命,又提升了刘邦的威望。

2.3 是掌握灵活的谈心技巧

俗话说:“一句话可以把人说笑,一句话可以把人说跳”,“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一笑一跳,一暖一寒,说明了一语之中大有学问,一言之下千秋纷呈,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要掌握谈心的技巧[5]。

2.3.1 情理交融

谈心要有真挚的感情,不能虚情假意。没有感情,便无“心”可谈。用真诚的情感取得对方的认同,拉近感情距离,才能产生同频共振的效果。

2.3.2 善于倾听

倾听是一种尊重,也是最好的说服。在谈心交心中要鼓励他们倾诉自己内心的烦恼和不解,耐心倾听学生想法以及对错误的解释,坦然面对学生诘问反驳,真诚接收学生意见。

2.3.3 营造氛围

学会使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表达、新颖的形式营造活泼愉快的谈心氛围,使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

2.3.4 因人而异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谈心交心工作,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3 谈心谈话工作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掌握了谈心要领就掌握了谈心核心,但要达到谈心效果还是不够的,还应注意把握“三个原则”,克服“三种倾向”。

要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平等待人原则。谈心中,辅导员要将自己置于与谈心对象同等地位来谈心,切忌摆出一副居高临下领导者的架势。要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烦恼忧愁,与学生坦诚相待。二是实事求是原则。谈心谈话切忌偏听偏信,主观臆断。表扬要恰如其分,不能故意拔高、故弄玄虚,批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准确地判断问题性质、问题原因。同时,对错误确实严重的也不能姑息迁就,否则会让人觉得不敢正视问题,心存顾虑。三是保护隐私原则。一般地说,隐私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方面的一些不愿被人知道的事,它大致包括:缺陷隐私(如先天性疾病、生理缺陷等),情感隐私(如婚恋、家丑等),错误隐私(如犯过错误、有过失足等),交往上的隐私和财产上的隐私等。可以说,几乎人人都有隐私。谈心中,如果一旦发现了学生的隐私,要把学生的隐私当作自己的隐私来对待,尽量把隐私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做到“守口如瓶”。

在把握“三个原则”的基础上,教育者还要坚决克服“三种倾向”:一是要克服对表现好的不谈心的倾向。辅导员在谈心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找重点人和后进学生谈心,而对表现好的学生不谈心的倾向,片面认为表现好的学生,一般思想好,不会出现问题,思想工作长期挂在空挡上,导致一些思想好的学生走下坡路,甚至出现不该发生的问题。二是要克服不出问题不谈心的倾向。有的辅导员存在懒惰思想,学生不出问题,不谈心,出了问题搞“亡羊补牢”,喜欢当事后“诸葛亮”。首先,要坚持谈心工作的经常性,时刻关注学生思想上的点滴变化,洞察秋毫,把握其思想脉搏;其次,要熟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掌握学生的优缺点,接受能力,从而把握管教的主动权,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最后,若发现学生思想问题的苗头,要主动靠前,因人因事而异,采取不同的方式谈心,有针对性做好思想工作。三要克服不找上门不谈心的倾向。当前,辅导员对开展谈心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深层次的认识,认为没有明确要求或者专门的检查时,就没有必要谈心,推一推动一动,被动应付,甚至搞“流水线”“一锅煮”式谈心,致使学生思想上的一些小“毛病”变成了大“包袱”,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教育者要在对学生高度负责的基础上,积极搞好“上门”服务,对没有思想问题的要主动去谈,对有思想问题的更要主动去谈。

综上所述,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时,要运用有效的方法并把握基本的原则,才能达到较好的质效。这就要求辅导员通过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积累理论知识,掌握工作技巧,跟紧时代步伐。辅导员应注重关心每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的诉求,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预判谈心谈话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在前期做好充足准备。在谈心谈话的过程中,既要站稳教育者的立场,坚持原则、表里如一;又需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进行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建立信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同时,很多学生的疑惑或问题并非通过一次交流可以解决,应通过跟进式的多次交流,将谈心谈话融入日常工作中,进而达到较好效果、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在这个持续过程中的用心用情,将思想工作真正做到学生心坎里。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是开展谈心谈话工作的难点,尤其是对于新入职的辅导员来说,谈心谈话是一项需要多锻炼和积累的工作。结合自身工作经历,笔者认为辅导员要勇于开口和学生表达观点,进行思想碰撞,谈心谈话后需对照理论归纳总结,对于与多个谈心谈话对象的单次交流和与单个谈心谈话对象的多次交流情况进行总结归类,探索其中的规律,进而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的语言风格和方法技巧。同时,辅导员要将谈心谈话融入日常工作,可能是在电梯里的一次会面,也可能是在食堂里的一次相遇,都可以基于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关心询问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自然而然地开展谈心谈话,而不一定是通过单独将学生叫到办公室的方式开展谈心谈话的工作,这样可能也会引起学生的紧张情绪,影响谈心谈话的质效。总之,辅导员做好谈心谈话工作对于有效开展其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适当技巧,用心用情去做,可提高工作质效。

猜你喜欢
谈话辅导员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未来5年,你会不会成为被淘汰的料企之一?从海大薛华的谈话中,窥见“危与机”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