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层次式培养模式探析

2020-01-04 07:06李丽丽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小学语文

李丽丽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要掌握每个学科的核心能力。在语文核心能力中,写作一直是广大小学生的薄弱项。在不同教学阶段,学生所遇到的困难类型不尽相同,如何抓住每个阶段学生的特点与习惯,针对小学生自身特点,有目的地开展教学任务,解决小学生语文写作中遇到的难题,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重点之一。基于此,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可采取层次式培养模式,适时采用恰当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引导,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能力 层次式培养模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16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小学语文教学分为知识积累(包含词汇和语言表达)、大量阅读与练习、语感培养等方面,实现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双重提升,最终掌握写作能力,完成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时间跨度较长,不同阶段的要求和教育方式不同,每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也不尽相同,例如,一年级侧重识字和认字,六年级更侧重理解与表达。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不同时期,根据教学要求对学生的写作能力采取层次式培养,即“口述—写话—习作—创作”的阶梯模式。

层次式培养模式是递进式培养,它将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培养拆分为四个阶段,实现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语言的转化,在书面语言的阶段借助严格的写作规范来保证学生写作的基本素养,当符合书面规范后,便可以独立思考和创作,完成学生思想与情感的抒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最终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小学生对语文写作不感兴趣是目前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很多小学生认为写作过程过于复杂,写作时无从下手。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灵活运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写作,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此同时,学生也需要持之以恒地阅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与积累,对身边事抱有好奇心,对美有所认知和感悟,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更加鲜活,写作也就不再是枯燥的一项任务。

二、层次式培养写作能力的基本概念与依据

层次式培养模式包含四个阶段,可以总结为“口述—写话—习作—创作”的递进式模型。从模型可以看出,层次式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模型的初期是“让我写”,模型培养的终点是“我想写”,它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小学生写作主动性不强、自主意识不够高的问题。

层次式培养模式的立足点是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一、二年级的学生年纪偏小,对事物抱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探索和钻研精神不够,对事物的了解往往浅尝辄止。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进行灵活引导,可以采取动画片、漫画、游戏等方式,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基本识字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

三年级的学生在承上启下的阶段,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写作基础已经打好,这时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口述到写作过渡,培养写作基本规范,以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为主。

四年级的学生,口述和书面表达基础都已具备,这时的学生基本都可以自主组织语言进行书面表达,但是在文章的遣词造句和情感渲染上有所欠缺。老师可以侧重写作技巧的传授,提升学生文章的流畅程度和语句的表达能力。

五、六年级的学生阅历增多,对情感的体悟会更深,同时,经历前三个阶段之后,写作能力已经基本具备,但是文章的感染力往往不够,缺乏情感和自己的思考。因此,这个阶段,语文老师的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写出具有自己风格的文章。总之,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水平,有针对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层次式培养的根本目的。

三、层次式培养写作能力的方式

1.“口述”阶段的培养

一、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模式还受幼儿时期思维习惯的影响,对事物的思考停留在表层,思维模式生动形象且具体,擅长机械记忆和模仿,但是对事物的理解和思考能力较为欠缺,在记忆时侧重形象记忆,理解记忆的能力较差。这个阶段的学生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处于萌芽阶段,他们会崇拜榜样,模仿偶像,期望得到权威人士如老师的关注,渴望被表扬。这个阶段的教学可以参考以下方案。

首先,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找出学生感兴趣的点,对其进行扩展。其次,及时可以用绘本、漫画中的故事让学生练习仿讲,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漫画中的内容进行二次创作,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其三,书写和绘画是此时学生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书写来进行自由创作。其四,开展亲子活动,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学生作品的评价中,也可以让学生间互相给对方的作品打分,提高他们的学习快乐感和满足感。

2.从“写话”到“习作”的自然过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不过是用笔在纸上说自己的话。”这句话中的“笔”指的就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说”指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写是说的延展,说是写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储备,写作时就不惧怕题材限制,学生就实现了“写话”到“写作”的过渡。“话”与“作”的提升主要是在质上,“话”是信口开河,漫无边际,“作”是胸有成竹,侃侃而谈,学生从简单的几句表达,到行文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文章读来不拗口,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

首先,语文教师需要安排学生每周进行练笔,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和词可以用拼音代替。其次,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多组织课外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主动观察意识,交流观察感受,积累写作素材。其三,评价的重点由老师和家长转到侧重于学生互相评价上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竞争意识。最后,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教师可以开展美文阅览共赏活动,借助情景融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让学生感受文章之美,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创作”阶段的培养策略

对于大部分人來说,创作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阅读和模仿的过程中,激发创作兴趣,进行思考与总结,结合自身的阅历,体现自己的行文风格,不断地写作,随着经验的积累,写作能力会不断提升,最终实现独立创作。

学生们也是如此,当仿写无法满足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时,他们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创作”。随着经验的积累,学生的创作会从起初的稚嫩,进阶到后面的得心应手。

在学生进行创作时,教师要注意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鼓励学生对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模仿创作训练,让学生在模仿中积累,从而激发灵感,实现模仿中的“超越”。随着写作经验的积累,学生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

总之,语文写作能力包含思维能力、词汇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新课改语文教学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往往会被语文教师所忽视,导致写作中出现各种问题。针对小学生写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们要立足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按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用“口述—表达—书面表达—创作”的方式,一步步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实现创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小兰《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层次式培养模式探索》,《学周刊》2019年第27期。

[2] 赖春苗《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魅力中国》2019年第10期。

[3] 李少平《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新课程·上旬》2018年第3期。

[4] 郭丽萍《“口述→写话→习作→创作”: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层次式培养模式探索》,《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第31期。

[5] 邓文俊《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初探》,《中华少年》2017年第30期。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小学语文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三写”结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