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模式下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

2020-01-14 02:49江苏省新沂市北沟中心小学李争艳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3期
关键词:趣味性解决问题生活化

江苏省新沂市北沟中心小学 李争艳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教学方式回归人本和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需要,是新课改倡导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自主探究模式的运用,可以提高小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图形、数字和文本等的结合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对应用问题的分析能力、解题能力,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在自主探究模式下,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何去何从,是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忽视的问题。下面,笔者针对这个问题,结合教学案例进行简单的分析,与大家分享。

一、以生活化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时,多数教师采用直接示范、灌输的方法,给予引导性的回答,学生做的是表面的文章,缺少自主探究权,以至于逐渐丧失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热情,造成数学教学中的“失语”现象。因此,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时,教师应把问题的探究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读题、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这个目的,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设计实际问题,让解决问题的策略富含生活化,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问题生活化、趣味化得到统一。

如五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时,教材中的例题有:王大叔要用22 根一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的花圃,这个花圃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有的教师直接通过列表法得出所有的长方形花圃的面积,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答案。教师的讲和分析取代了学生的思维,显然,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权利被剥夺。这个例题给出后,教师应采用“慢教学”,把时间和解决问题的探讨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分析、合作探讨,寻求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的学生首先探究22 根1 米长的木条先组成长方形有几种方法,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是22÷2=11(米),再想到如果长是10 米,宽就是1 米;长是9 米,宽是2 米;长是8米,宽为3 米;长为7 米,宽就是4 米;长是6 米,宽只能是5 米等,然后再算出每一种情况的面积,再进行比较,从而解决问题。有的学生根据积累的经验,周长固定,长方形越接近正方形,面积就越大,这样,也快速解决问题。学生自主分析、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感受和自信,也逐渐提升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开展探究活动,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乐趣

小学生喜欢动,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可以设计利于活动开展的策略,通过活动,提高问题的生动性、直观性,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乐趣,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也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如五年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时,教师给出应用题:两个人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两个小朋友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出法?

这个问题,多数教师会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进行分析,如

这样的应用题教学,教师引导到位,让学生明确列举时“不重复”“不遗漏”的策略。但是,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调动和激发。教师改变教学策略,让学生两人一组,开展这个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记录下每一次的“石头”“剪刀”“布”的出现情况,这样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不再是读题、分析问题,而是融入游戏活动,课堂因活动的开展而溢满生机。教学中,教师可以捕捉应用题的可操作性、实践性的元素,引导学生通过“做”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自主探究的乐趣。

三、运用趣味性的实际问题,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小学生年龄小,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于有的实际问题不能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甚至对解决实际问题望而生畏。如何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主探究的兴趣,调动自主探究的欲望?趣味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助一臂之力。为此,教师不妨融入趣味性的问题,依此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低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实际问题,如:小花有12 本绘本,给小东2 本,两人的绘本数量就一样多了,问小东原来有几本绘本?同时,还可以设计年龄的问题、植树问题等,以趣味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中段的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问题:3 箱苹果重45kg,一箱梨比一箱苹果重5kg,三箱梨重多少千克?也可以融入行程类、打折购物类、存款利息类等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乐趣,强化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中高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设计问题:1 只野兔跳出80 步后猎狗才追他,野兔跑了80 步的路程所需要的时间是猎狗跑三步的时间,猎狗跑4 步的时间,兔子能跑9 步,猎狗至少要跑多少步才能追上野兔?还可以融入鸡兔同笼等名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论是低段、中段还是高年级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设计生活化又具有趣味性的问题,以趣味吸引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实际问题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应用题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时,教师应从问题情境的创设、趣味性、生活化、实践性等元素出发巧妙设计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告别教师一言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强化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鼓励学生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趣味性解决问题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