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陶行知思想谈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2020-01-21 09:39夏雨晴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陶行知口语交际

夏雨晴

一、說话能力及其教学现状分析

(一)说话能力的意蕴

说话包含了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外部条件刺激或内部动因激发——内部言语产生——内部言语编码——外部言语的输出。说话能力不仅包括语言的组织能力、表情达意的能力、具体的应变能力等说话的技能,还包括人的思维水平以及其他因素。说话能力的培养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说话,是一门艺术。

(二)我国当前小学说话教学现状

2000年我国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听话”与“说话”合并为“口语交际”,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进步。2011年的新课标又将学段目标与内容标准结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可见,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性。然而,即使我们深知言语表达能力的重要,实际的课堂教学却很困难:教师不会“教”,学生不会“学”。

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述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中,最著名的即是“三大原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他主张将生活作为教育内容,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生活。

2.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要“把学校里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界中去”。教师不应该将教学局限于教室和书本,应该让学生去多接触自然,多接触社会。

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教学理论,强调学做结合。“做”决定一切,“教”和“学”都以“做”为中心。只有将“教学做”三者正确地统一融合,学生才能在生活和学习上有进步。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小学说话教学的启示

泰戈尔说:“不要用自己的学识限制孩子,因为他出生在与你不同的时代。”这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不谋而合的。传统的教育已不能满足现代小学生的需求。时代在变化,生活在变化,教育也该发生变化。

三、小学生说话能力的正确培养

(一)将口语交际与“新生活”结合,走出教室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如今我们处于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要让口语交际走出教室,不仅要与生活“挂钩”,更要跟上生活的步伐。如学生在介绍自己的爱好特长时,教师不应只局限于过去的“老生常谈”——书法、画画等,而是该考虑到时代的变化。航空模型、机器人大赛、歌唱表演等,这些是如今的小学生们在生活中所喜欢和接触的。只有面对自己真正喜欢熟悉的事物时,学生才会有话可说,并且说得真实动听。

(二)亲近社会(大自然),在实践中学习说话

学校从来不是唯一学到东西的地方。“社会才是大众唯一的学校”,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在几十年前就高度现代化。细心的教师会发现,一堂口语交际课下来,发言的人数最多占班级人数的一半,平均每人说的话也只有五六句,更不用提非口语交际课的发言情况。那么小学生何时说话最多并且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在社会中,在生活中。近段时间有个比较流行的“职业体验”就很好地诠释了“社会即学校”。在体验活动中,学生们可以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如消防员、糕点师等等,感受真实的对话交流,从而在实践中真正认识社会自然,而不是仅通过自己主观的想象。

(三)根据真实需要,创设不同说话情境

所谓“教学做合一”,是指教学做是一件事而非三件事。“做”是“教”和“学”的中心。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必须以他们的日常经验做法和真实需要为出发点。五年级语文下册有一篇说理文《谈礼貌》,课文举了例子来论述“礼貌”的重要性。三个例子很具代表性,但不少教师在让学生说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时,总喜欢引导孩子就围绕这三件事说。学生们根本没有经历过这三件事,导致说出的内容或者三言两语,或者千篇一律,并无多大意义。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礼貌很简单,或是早上向师长同学的问好,或是在家中与长辈的温馨相处等。因此,教师在培养孩子说话表达能力时,必须考虑到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

(四)以身作则,在实际交往中鼓励学生说话

教师的语言示范作用十分重要,在平时与学生进行交往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这包括两方面:第一,要求教师须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说话时的肢体语言的帮助,善于倾听等方面的改进;第二,在实际交往中,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学生说话,只有“敢说话”,才会进一步“想说话”和“说好话”。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陶行知口语交际
情景交际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