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之管见

2020-02-11 13:37张丽霞娜布其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预科生文选汉语

张丽霞 娜布其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 海拉尔区 021008)

不论是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对于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都不能算是生动的课程,语言课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对于高校中的少数民族预科生而言,由于这些学生普遍汉语基础薄弱,这类汉语课程学习对他们就更是难上加难。在具体地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积极的教学应对,即使学生有学习的热情也会渐渐丧失汉语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语言教师注意到这个特殊的群体,针对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找到合适的方式。

一、符合学生特点的“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其宗旨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体。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为例,这里的少数民族预科生涉及达斡尔、鄂伦春、俄罗斯、蒙古、鄂温克等几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虽然民族习惯各异,但在民族个性上普遍具有开朗直爽的个性,勇于展示自我。课程教学中,这些学生虽然基础差,但是民族性格很活泼、很积极。这样的民族性格为“参与式”教学法的展开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决定了“参与式”教学法的必要。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参与式”教学法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对预科生的理论教学中可以采用“发现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寻求问题答案。经过教师巧妙的设计将问题解决与理论教学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古代汉语教学中的词语的本义这部分知识为例。直接介绍什么叫做本义,什么叫做引申义,传统的理论输出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情绪。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变化方式,采用问题发现的模式导入,往往可以收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比如以“室”和“房”的例子导入,提出问题:现代汉语中用“室”的词语,往往表示的都是比较高级一点、文明一点的地方比如“办公室”、“会议室”、“教室”、“阅览室”。现代汉语中用“房”的词语,往往表示的都是比较低级一点的地方比如“板房”、“门房”、“仓房”、“牢房”。甚至同时厕所“盥洗室”听起来比“茅房”高级很多。这样的现象原因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因为是针对我们使用中的语言提出,学生很容易入境,而语言现象本身的趣味性也可以引发学生去思考。伴随着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介绍“室”的本义是正妻居住的地方,“房”本义是小妾居住的地方,再融入本义与引申义的知识内容介绍。发现法的运用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使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从而有效安排教学深度。当然这样的教学对教师自身素养也有一定的要求。

微课模拟教学对于少数民族预科生来说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时间的限制,使得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办法在课堂全面铺开。对于次重点的教学内容,采用学生模拟教学的微课形式,既节省了教学时间,也为学生创造了自己去深挖学习内容的机会。将学生四人成组,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以“我是老师”的角色互换,在10 分钟内完成指定教学内容教学。教师针对学生的教学展示进行有效点评,并可以对展示内容进行评分,依据合适的百分比,计入课程成绩。这样的学习,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教师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会极大地拉近师生距离。对于少数民族预科生而言,情感基础是学习热情中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有效开展的保障。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制约了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水平,但是这些民族独有的爽朗性格,也为汉语教学的展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改变教条的任务布置、课堂灌输,围绕教学内容采用符合民族特点的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

二、甄选教学内容,建立学习自信

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学习热情不高,不是因为讨厌汉语,而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汉语难学。现代汉语难学,古代汉语更难学,预科学生往往是在学习中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这样,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就成为了预科生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策略。

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基础相对薄弱,对他们进行的汉语教学要采取以简御繁教学策略。尽量选取学生熟知的语言例证来说明问题,尽量采用学生了解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以古代汉语文选教学为例,同样的语言知识会在不同的文选中出现。一般而言,教学过程中不可能精讲所有文选内容,那么就存在一个对文选的甄选问题。教师在确定教学重点内容的过程中,应尽量选取学生有所了解的文选作为语言知识的载体。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回避一些比较生疏或艰深的文选,并不是说该讲的知识因为难讲而不讲,这是一种策略上的调整。替换知识点的载体,利用学生固有知识基础,建立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构建。同样是宾语前置的介绍,我们可以在《子产不毁乡校》这篇文选中介绍,也可以在《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选中阐释。前者是学生没有接触过,就自然产生畏难心理;后者常用词较多,文选内容情节性强,学生自然觉得驾轻就熟,学起来也会觉得容易。通过简单易懂的文选来介绍相关语法问题,学生的学习的信心也就慢慢建立起来。

以简御繁的同时还需要教学方式的深入浅出。语言知识难学是因为其较强的理论性,教师的教学需要从理论输出的模式中跳出来。以实用性的语言现象分析引入理论介绍,以理论知识解读语言现象。这是语言教学的路径,也是语言教学的目标。导进去再走出来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渐进式的教育,学生接受起来也会容易得多。针对预科生的汉语教学,即使教学条理再清晰,课程的难度也会随着一个接一个的概念和专业术语的提出而提升。预科生的语言教育首先要使学生接受汉语、理解知识内涵,而不是背会几个概念、说出几个术语。针对预科生的汉语教学,要以理解式的教学代替理论灌输。以古今字介绍为例,完全可以回避对于古今字的产生原因、分类等问题的理论介绍,而采用配合实际案例的现象导入。以“取—娶”这组字为例,配合古代抢亲婚的婚姻历史介绍,来说明其文字衍生脉络。文字中文化知识的引入,会使课堂的生动性大幅度提高,课堂的理解难度会适当下降。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去阐释理论,汉语的词汇、语法等问题就变得十分“亲民”。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真切地感受到能够“学以致用”,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的生活当中。

三、有效利用现代手段,建设形式多样的语言课堂

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除了最广泛的多媒体教学以外,“云课堂”、“雨课堂”这些新的混合教学模式的介入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少数民族预科生来说,要按照他们特点去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以混合教学为例,预科生汉语学习中的混合教学,要有重点有策略地进行。针对预科生的学习现状,混合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对前沿知识的扩展。由于预科生语言基础相对薄弱,针对他们的线上教学,我们倾向于知识的前移。也就是在进行传统课堂讲授前,利用线上教学工具,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以知识铺垫的形式,使学生都能够带着较好的知识基础进入课堂,从而充分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讲练结合,以适当的练习考察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深度。依据现代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完成上一阶段难度试题的情况下,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试题演练,以此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

此外,一些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可以延展到课下,以其独特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比如课本剧短视频的自主拍摄。现代汉语中针对某一语言现象要求学生设计情景、古代汉语中针对重点文选要求学生改写剧本,来完成短视频拍摄。学生对这样的趣味活动热情很高。在这个短视频的拍摄中他们是演员、是编剧、是导演,他们会去仔细研究相关内容,在完成视频拍摄中学习强化了教学内容,丰富了课外生活。这样的课下延展,以其新颖性掩盖了课后作业给学生带来的负担感。

汉语学习对于少数民族预科生来说既意义重大又很有难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努力。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民族特点找到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同时以有效地手段实现教学效果。语言文化的合理介入、新颖的课堂设计、教学策略的有机调整等等,当学生的情感融入到课程学习中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潜力十分巨大。

猜你喜欢
预科生文选汉语
学汉语
画与理
画与理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大作家
画与理
画与理
大作家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