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020-02-11 13:37谢嘉梁胡祖凤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

谢嘉梁 陈 繁 胡祖凤

(1.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杭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化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提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光荣使命与重大课题。本文就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展开了初步梳理和学术评述。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研究概述

在人的综合素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居于核心和统领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应当予以重点关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重大紧迫的现实问题。党中央历来对培育和提升全社会各族人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高度重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相关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具体地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根据文献检索和粗略梳理,学者们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原理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培育价值等;二是从实证视角进行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状分析;三是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影响因素与培育策略的初步探讨。但也存在着研究视角和方法较为单一、研究内容稍显单薄等问题,研究的整体性、针对性、连续性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研究概述

大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理论自觉是作为国家之栋梁、民族之希望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必修课”。自1982 年以来,国内学术界便开始了对这一课题的思索与探讨,有部分学者甚至直接研究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截止2019 年05 月28 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题名中包含“大学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素质/修养”的期刊论文共有31 篇。这些论文主要从“为什么”的角度论述了培育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对于大学生的重大意义,从“是什么”的角度论述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科学蕴涵,从“怎么办”的角度阐述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生成条件及方法路径、培育模式等等。

众多学者还分别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陈先达)、在教学中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房玫)、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及其对策(卢黎歌)、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沈壮海、刘建军、王易、张雷声)、大学生社团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纪亚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黄蓉生、白显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在新时期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吴倬)、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闵永新)、马克思主义人学对大学生价值教育的实践要求(李斌雄)、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推进理论创新和应对当前形势的需要(陈答才)等重点论域进行了具体深入地研讨与交流。

此外,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大量研究聚焦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建设等重大课题,推出了许多精品力作和真知灼见。

通过系统性检索和查阅,虽然截至目前为止国外学界尚未见到直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冠名的学术研究成果,但诸多国外学者从思想史视角就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问题的专题性研究都事实上涉及对上述问题的探讨与思索。此外,国外学者围绕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和素质教育问题所展开的长期讨论与理性研究,为深入探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相关问题提供了富有价值的线索和启示。

三、深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研究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认真检视已经取得的丰硕阶段性研究成果,不难发现,既有研究主要是从理论上以抽象思辨的方式进行,在实证研究、定量研究、动态研究、比较研究上尚存在较大欠缺,很少从新时代大学生的视角开展极具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对策研究,特别是关于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概念结构、发展现状、形成过程、影响因素、生成机理、培育策略、测量工具及标准的系统研究仍然非常薄弱。因此,紧密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新时代培育与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基本策略及实施路径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深化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精准测度、生成机理与建构策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基础理论问题研究;2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精准测度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3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形成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4 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征、形态与思维方式研究;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经验启示研究;6 大数据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建构对策研究;7 基于互联网的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及实现机制研究;8 互联网场域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困境与独特优势研究;9 国外培育与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方式方法、现实效果、基本特点和主要经验研究;10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建构策略与实施路径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的三个支点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浅析油田基层班子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