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精神的培育及建设

2020-02-11 13:37王卫卿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学校

王卫卿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人们的精神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是人们走向社会的转折点,为社会发展提供了诸多的人才。大学也是知识和文化的贮存宝地,蕴含了极其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神文化,对于学生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大学精神,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每一个学校的大学精神,都是这所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慢慢累积起来的,有着积极其丰富的内容,是这所学校文化的精华所在,对大学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着约束、指引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树立优秀的人生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新时代我国进行大学精神建设的意义

1、大学精神影响高校发展,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一直以来,很多学校都忽略了精神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所以对于学校自身的精神文化建设也不是很关注,大多数情况下,老师还有学生都会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足够了,而学校的精神建设无关紧要。这样一来,大家就颠倒了大学精神和专业知识的主次关系,因为大学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精神文化,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强学生和老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重要的是学校的大学精神对于学校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学校改革发展的进程当中,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学校提供精神动力,让学校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始终积极向上,不被不良思想所诱导。除此之外学校的大学精神还是一个学校的“脸面”,由于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特色都不相同,所以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大学精神也大相径庭,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大学精神就会有相当大的辨识度,是一所学校的名片,也是这所学校的核心所在。

2、大学精神影响教师发展,可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连接学校和学生的纽带,在大学教学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这个职业,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知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要在学校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努力,推动学校健康有效的发展,可以这么说,教师的精神促进了大学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学校的大学精神也对老师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首先,大学精神是学校中优秀文化的结晶,所以对于老师有着一定的引领作用,为老师提供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其次,单纯的教师专业考核往往无法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通过大学精神的建设,解决老师精神层面的需要和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最终促进老师的专业发展。

3、大学精神影响学生发展,是学生发展的精神力量

大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最优质的人才。但对于学生和人才的培养,往往不能只注重学生专业和技能的进步,更要加强学生精神层面的发展,而学校的大学精神恰巧就可以起到这方面的作用。大学精神是一个学校精神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文化的精华,所以说,大学精神的积极性毋庸置疑,因此,大学精神对于学生的内在可以起到一定的净化和塑造的作用。注重大学精神的培育和传扬,就会对长期以来高校因为过分注重专业和技能培养而忽略精神文化建设的局面造成冲击,改善以往比较的畸形局面,大学精神也会成为学生进步发展的精神力量,提升大学生的精神素养,保证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当前大学精神建设的缺失

1、高校自身定位模糊,导致大学精神建设滞后

高校对于大学精神建设的缺失是目前来说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大多数院校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比较落后,再加上学校的不重视,所以很多学校对于学校文化建设都只是浮于表面形式。当然,这样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一定是没办法解决的,因为这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历史问题,学校无法明确自身定位,就无法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特点准确地进行大学精神建设。而这一类学校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他们过分的将注意力放在了学生文化程度的提升上面,所以这样一来,就无法使文化内涵得到沉淀,那么对于大学精神的建设也必然遥遥无期。

2、教师职业素养较低,影响大学精神的建设

老师的工作本就是教书育人,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教书育人”这四个字中,大家往往只注重“教书”,对于“育人”却经常忽略。当然,这与长期以来一成不变的考核机制也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成绩不仅可以影响到学生本身的升学和未来发展,而且可以影响到老师的发展和前途。所以老师就会把大量的心思放在教学上面,虽然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但是这样一来就会顾此失彼,导致精神层面的学习严重滞后。高校教师无法正确平衡“教书”和“育人”两个环节,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大学精神建设。

3、学生缺乏向心力,大学精神无法得到学生拥护

学生之所以缺乏向心力,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学生的虚荣心造成的,因为就目前来说,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当中,普通高等院校占了一个很大的比例,所以这就导致很多不出名的院校里,学生大都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学校,很多情况下,本校的学生甚至连学校的校歌、校训都记不住,更严重的还对学校出言不逊,这种学生刻意疏远大学精神的现象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当然了,造成这样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因为应试教育的模式,导致大多数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只能进入普通的高校进行学习,再加上学生的自卑心理,最终形成了学生疏离学校的局面。再加上这些学校本身对于学生的精神建设就不够重视,无法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以这种情况也没办法得到有效的改善。

三、新时代高校进行大学精神建设的路径

1、丰富大学精神内涵,解决大学精神内在问题

大学精神不是空洞的校园文化,而是富有丰富的内涵和精神价值的,因此,学校只有把握好自身的发展情况,丰富本校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精神的缺失问题。大学精神不是一个人的精神,也不仅仅是学校的精神,而是既符合社会发展,也符合学校发展,还能促进学校各个群体发展的主流精神。因此,学校在大学精神建设的问题上面,要紧紧把握住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的潮流,然后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和专业特色,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为了建设大学精神而建设大学精神,否则最终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2、提升高校教师职业素养,培养教师职业认同感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与一个学校的大学精神发展是成正比的。因为教师是大学中精神文化传播的主体,所以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精神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精神文化获取程度,因此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精神的建设,改善大学精神现有的局面。

学校必须明确教师的重要地位,确定教师在高校中精神建设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让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产生极大地积极性,增强教师对这个职业的喜爱,这样,教师也会为这个岗位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经历。

3、加强学生心理建设,培养学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大学精神的建设过程当中,学生是一个很重要的主体,因为在这里,学生不仅仅会被大学精神影响和教育,而且学生本身也是大学精神的建设者之一。很多情况下,学生对于大学精神的不重视和忽略往往是因为学生的自卑感。所以,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建设问题,培养学生的凝聚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历届优秀的校友,从而改变对学校片面的看法,增强对学校的信心和热爱程度。只有保证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学校、并且热爱学习,才能逐渐改善学生对学校的偏见,最终增强学生对大学精神建设的作用。

总之,大学精神在高校建设中对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各大高校不应该让大学精神处于被动发展的状态,对学校精神层面的建设也不应该只是浮于表面,而是应该主动采取手段和措施,把大学精神的建设提上工作日程。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潮流,才能为学校建设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栋梁之材。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学校
“留白”是个大学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