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幽默在冲突话语缓和回应策略中的语用探析

2020-02-11 13:37王美鑫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际面子言语

王美鑫

(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冲突性话语是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或争执类话语,其行为本质不仅间接或直接地威胁着交际双方的面子,而且可能引起交际双方的矛盾或误解。最终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如果能够调和或解决人际冲突,就可以消除沟通障碍,最终形成良性互动(王军、段春云1999;冉永平2010a)。目前,针对冲突性话语的研究日益广泛,跨学科和多维度探究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但是,研究普遍基于冲突性话语本身,鲜少涉及话语冲突的语境下听话人如何利用缓和性策略回应冲突性话语。幽默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和语用策略,是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利用言语幽默解决冲突性话语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在维护交际双方面子的前提下,更能促进人际和谐。

冲突性话语是由于交际双方在观点、立场、知识背景、语境认知等不同的情况下引发面子威胁性言语行为,从而造成的一种不和谐状态。本研究针对人际交往中言语幽默语用现象来回应冲突性话语,基于人际关系和谐管理模式,主要分析了以下问题:言语幽默如何解决冲突性话语?言语幽默作为冲突性话语缓和回应策略的语用特征?言语幽默回应冲突话语的人际功能?笔者将基于人际关系和谐管理模式,参照Brown&Levinson(1987)的面子威胁论,对言语幽默进行语用探析,指出言语幽默的语用特征及人际功能。

一、相关定义

1、缓和回应策略

冉永平(2010:150)认为,对于说话者冒犯性性话语,听话人主要表现出两种回应:一,对其表达否定,反对和反驳,即出现冲突性回应(conflicting response),可能导致双方之间的对立;,影响人际和谐并产生负面的语用效果。第二,对其表达接受,认可和妥协,即出现缓和性回应,有利于避免出现言辞对抗,减弱对立情绪,最终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事实上,缓和性冲突回应作为冲突性回应的一种语言策略,是听话人在维护自身面子的同时,通过后续缓和话语来缓解对立情绪,弱化言辞对抗。缓和性冲突回应主要表现为:受话人通过使用间接言语行为,如反语,双关语,模糊语等来平息冲突,恢复人际和谐。

2、言语幽默

言语幽默是一种具有制笑功能的、而非合乎常规的、一本正经的特殊言语行为,换句话说,幽默话语对于听话人来讲能产生“令人发笑”的言后之果,但使用此类话语不一定礼貌,有时甚至很不礼貌。而冲突性话语是一种意在威胁听话人的面子、地位或身份的言辞,此类话语具有冒犯性。正因为言语幽默的情趣性和不礼貌性,言语幽默可以作为缓和性策略来回应冲突性话语,以不礼貌回敬不礼貌。实现“逗乐”同时实施维护自身面子,回避冲突,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等其他言外之力。

二、言语幽默实现方式

创造和理解幽默的准则有多个,本文仅从反语、双关语、刻意曲解的使用三方面进行探析。

1、反语

反语即使用与其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产生幽默效果,形成轻松和谐的交际气氛,同时又维护了自我面子。例如:

(1)夫:你看看你做的好事!今天如果不是我正好回家取文件,咱家都被你给点了!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

妻:你多厉害啊!天天不在家,今天好不容易回来,就救了我一命,谢主隆恩!

如,例(1)中,丈夫的指责属于冲突引发语,是对对方能力的负面评价,因此威胁到了妻子的素质面子,从而引发妻子冲突性回应,以维护自己的素质面子。但是,妻子自身有错,并没有直接采取对撞性冲突回应,而是使用了反话正说的方式形成了幽默的效果,其言外之力是反驳,表达了对丈夫不回家的不满,同时间接维护了双方的交际面子。

2、双关语

双关,即听话人利用同音异词或一词多义现象,使话语具有双重意义,形成“言”在此而“意”在彼,造成幽默效果。这种缓和性回应策略既表达了与对方的一种对立性情感或对立性态度,也避免了由于直接冲突回应而引发双方之间的情感别离。例如:

(2)据说,清朝乾隆年间,侍郎纪晓岚与尚书和珅一直不和。一天,二人同饮,和坤看见一条狗。和珅问纪晓岚说:“是狼(侍郎)是狗?”纪晓岚回答:“垂尾是狼,上竖(尚书)是狗。”(一口秀)

例(2)中,尚书与侍郎不和已久,和坤利用同音异词这一现象,损害对方的社交身份面子,其话语隐含着冒犯之意,具有明显的对撞性。纪晓岚避开了正面回答,同样采用了同音异词的策略,形成了幽默的效果,引人发笑。利用语言选择来回避正面冲突,同时有力地回击冒犯。

3、刻意曲解

刻意曲解作为创造和理解幽默的重要准则,是指在言语交际事件中,说话人根据某种语境因素及对方言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故意曲解对方的交际意图,做出不符合交际语境与逻辑的回应,产生幽默效果的同时,实现语言使用者的某种交际效果的一种语用手段。面对冲突性话语,采取刻意曲解来化解交际双方的冲突,使双方的言谈紧张和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同时含蓄坚决地表明了己方的态度。例如:

(3)在公共汽车上,一位妇女从座位起身去买票。车上另一位年轻女士误以为妇女要下车,便在座位坐下了。那位妇女买票回来发现自己的座位被占了,就嘲讽道:“下蛋不勤,占窝倒挺快。”那位年轻女士一边起身让座,一边道歉“对不起,耽误您下蛋了。”(《幽默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在交际中的影响》,杨瑜)

例(3)中,妇女的话语属于冲突引发语,这种言语明显威胁到对方面子,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冒犯性,但是,年轻对冲突性话语并未做出直接冲突回应,而是故意曲解了对方的言语用意,导致幽默效果。既避免此类话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防止拉大双方社交及心理距离,维护人际和谐,同时表明了年轻女士对妇女冒犯性话语的反感态度。

三、言语幽默语用特征

人类理性的重要表现是追求人际和谐。根据以上分析,交际主体通过话语选择避免或消除冲突,维护或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语言承载着两大基本目的:一是传递信息;二是维护人际关系。Spencer-Oatey 所提出的人际和谐管理模式认为,和谐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取向之一,正是这种和谐取向使交际双方采取语言手段来避免或消除冲突。本文所分析的言语幽默正是这种和谐模式下交际主体主观调控的结果,呈现出不协调性、情趣性、适切性的语用特征。

1、不协调性

索振宇认为,幽默的秘密在于常规内容采取了非常规的形式或常规的内容负荷了非常规形式,这导致了精神能量释放而发笑。所以,符合常规的内容采用不符合常规的形式或符合常规的形式负荷了非常规的内容,这种非常规的搭配,必然呈现出不协调性。在本文中,反语,双关语,刻意曲解这三种创造和理解幽默的准则都具有不协调性,受话人做出非合乎常规的、一本正经的回应,引起幽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冲突性话语带来的负面效应,实现人际和谐。

2、情趣性

情趣性是言语幽默不可或缺的特性,体现了交际主体在交际过程中语用用意的积极性。直接冲突性回应是听话人通过使用否定词等冒犯性言语,直接地表达反对、不赞同,具有交际主体之间言辞上的对撞性或对立性。相对而言,言语幽默回应冲突性话语旨在维护双方社交关系,具有“和谐-维护取向”(Spencer-Oatey 2000):也就是保护和维护人际和谐关系的愿望。上述例子中,都体现了受话人利用幽默的情趣性,形成轻松、愉快的气氛,意在维护双方面子,减弱话语驱使性,推荐交际顺利进行。

3、适切性

适切性是指幽默必须顺应当前的交际语境。根据Verschueren(1999)的语言顺应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针对某种因素或条件不断进行形式和策略选择的过程,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本文所探讨的言语幽默作为缓和性回应策略的运用,实质上是交际者利用同语境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发展做出动态贡献,实现特定交际意图的过程。如,例(2)中,面对和坤的攻击性语言,纪晓岚巧妙地利用语境减缓其负面影响,回击不敬。

四、言语幽默人际语用功能

根据人际和谐管理语用观,言语交际过程是交际一方使用语言来构建或解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过程,包括面子管理和社交管理。前者是指交流双方都希望维护自身的面子,即得到对方在品行,能力和智力上的积极评价与认同,而后者是指双方不愿被彼此驱动或控制的愿望。

言语幽默的不协调性、情趣性、适切性等语用特征决定了其语用功能的积极性。以下我们将从受话人的角度来分析言语幽默的人际语用功能。

1、发泄不满情绪

语言交际中,冲突话语引发后,己方面子受到威胁,受话人通过语言策略相对委婉地进行隐形回击,在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不会受到损害的情况下,间接地表达负面情绪。例(3)中,年轻女士刻意曲解妇女的会话含义,其言外之意是“你怎么说话这么难听,我不是故意占你位子的”,这样的回答既表达出自身对对方无礼的不满,又避免了直接性回应对和谐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例(2)中,纪晓岚的回应也是一种隐性攻击。

2、构建人际和谐

本文分析中言语幽默的情趣性不仅维护说话人的面子,同时顾及到了听话人的面子。冲突性话语的受话者意图通过信息传递来降低话语刺激力度,进而减轻对方面子威胁程度。在某些情况下,言语幽默还会恢复或提升人际关系,消除对方的心理障碍,使双方的心理距离变得更近。例(1)中的反语并没有直接否定对方的言语,实则是维护对方的面子。

本文探讨了言语幽默的表达方式、语用特征、人际功能。基于Spencer-Oatey 提出的“和谐取向”,人际交往中,言语幽默作为缓和性回应策略,可以减缓冲突性话语产生的负面影响,更有助于人际关系向和谐方向转化。

猜你喜欢
人际面子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面子≠尊严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某贪官的面子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面子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