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学生网络素养教育

2020-02-11 13:37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素养大学生

龚 雪 张 博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等美好生活的需要愈发与网络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的青年学生们,学习方式、思维模式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无时不网、无处不网、无人不网”的真实生活写照下,青年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发布信息的方式更加快捷,途径也更加多样,信息的传播与获取超越了时空的限制。青年学生在享受到网络带来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互联网普及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例如网络负面信息充斥、不良之风盛行等,严重影响了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一、青年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绿皮书(2017)》,我国青少年网络素养总体得分不高,青少年网络素养平均得分为3.55 分(满分5 分),网络素养水平总体上处于及格线以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想完全切割青年学生与互联网的关系,可以说是逆潮流而上。对于青年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正处于建立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由于自身对信息识别和筛选的能力不足,加之其对世界的好奇心重,同时缺乏足够的自控力,容易沉迷网络,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受网络不良信息误导等等。

1、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网络文化良莠不齐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包容性、多元性的特征,网络信息错综复杂。但是由于国家对于网络内容发布、监管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全健全,对于恶意制造虚假信息的问责制度未完全落实到位,导致某些平台恶意推送流量话题,无法真正让群众发声。由于新媒体发布内容毫无门槛,在自媒体的时代,人人一台手机、电脑,随时随地发布信息,网络平台信息爆炸,网络监管部门难以保障网络空间的清朗有序。而青少年在缺乏正确的判断之下,容易造成个人价值观的混乱。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错误信息、有害文化将误导学生的成长成才。

2、网络媒体鱼龙混杂,恶意制造负面信息

网络平台上人人均是自媒体,每个人都可以快速的获取并发布信息。某些不良媒体为博得关注量,恶意制造虚假信息,扰乱视听,向社会传播负能量,往往出现谣言快于真相,谣言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现象。甚至,某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类自媒体平台,发布和传播诋毁国家形象、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为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错误引导。由于信息爆炸,部分网络平台难以对内容进行全面审核,许多不实报道、非主流文化、污秽内容等在平台上随意散播,对青年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

3、家长宠溺创造条件,青年学生自控力弱

00 后大学生进入高校,其家长为其创造了极佳的生活条件。这群千禧宝宝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今天,享受到了信息时代的发展机遇。人人均有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家长在青年学生沉迷网络过程中为其创造了客观条件。同时,家长们也时而在网上冲浪,未向青年学生树立正确榜样。此外,青年学生进入大学后,远离父母的掌控,在时间管理上具有极大的自由度,此时的他们并未完全树立起自控力,极易沉迷网络。加之其缺乏足够的信息辨别能力,其人生价值观的养成缺乏正确的引导。

二、青年网络素养教育需要多方协作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是祖国发展的人才储备,如何正确引导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尤其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需要社会多方协同治理,共同引导培养青年一代的正确价值取向。

1、政府和社会应当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中,网络的管理与建设同等重要。政府部门要依法管理,建立健全网络监管法律法规,增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与问责,为青年学生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网络各平台利益相关方要加强自律,依法办网、文明办网,合力推动形成规范有序、安全诚信的移动网络空间,为青年学生传播积极正能量文化。通过互联网的舆论生态治理措施来呵护网络舆论生态的晴空,让网络舆论更加健康发展。要加强互联网的舆论阵地建设,推动更多教育科学文化资源进入网络引导大众。鼓励主流媒体要恪守政治大局观和新闻专业精神,用好媒体话语权,增强社会粘合度,释放正能量。此外,还可建立红色主流账号,在网络平台发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家长要为青年学生做好正确榜样引领

在当今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养成的过程中,家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家长在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中,首先要正确认识互联网,切不可一刀切。要引导青年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媒体的性质、功能等,让互联网成为促进大学生正确三观养成的辅助品,帮助学生提升甄别信息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引导青年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正能量,吸收有益文化,树立正确三观。同时,家长要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榜样,提升个人的网络素养。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要文明用网,不在网络上传播虚假信息,不沉迷网络,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学校要为青年学生做好网络素养教育指导

在当前学校教育中,许多高校在信息相关课程中对网络技术进行了教育,但更多地侧重于技能操作,而系统的网络素养教育却没得到重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综合网络素养方面也涉及甚少,网络素养中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的提升更是没有涉及。学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加强大学生综合网络素养教育非常有必要。在思想政治课中充分把人生观、世界观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网络素养教育相结合,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坚定青年大学生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心中标准,提高对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蔓延和网络非理性情绪时,能够拥有很强的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及道德自律,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此外,学校还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养水平,充分利用网络新阵地,帮助学生提高网络素养。

4、青年学生应当提升个人网络素养

青年学生首先要明确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利用网络的同时,要做到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网络社交平台的优势,强化科学知识,丰富个人阅历,同时,也要严格自律,培养清晰的、科学的核心价值观,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增强识别网络文化的知觉和抗诱惑能力。此外,大学生还要提高道德和法律意识,参与网络活动时应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在网络中的强大搜索引擎中很轻易获取所需信息。大学生很容易陷入简单拷贝、剽窃、抄袭,缺乏应对信息进行深度思考和加工。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自上而下多方协同配合,帮助青年学生建立正确网络素养,共同助力于青年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导向和价值观引领,为培养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

猜你喜欢
价值观素养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