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培育比较研究

2020-02-11 13:37朱晓琦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培育青少年政治

朱晓琦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40004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①正确的政治方向意味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和党的思想高度一致。当前西方的自由主义以美国为首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我国,使的我国青少年的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多元化发展,也给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美国思想文化影响。对于中美意识形态的比较得出二者之间的异同从而获得培育意识形态的新路径。

一、中美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的科学内涵

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信念与思想理论体系,是观念的上层建筑,是青少年形成政治思想共识的基础,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始终是影响和决定国家与社会能否稳定发展的重要判断依据。中国青少年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主要是通过各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立、各大新闻传播以及社会文化进行活动交流。党的十九大以来,宣布我国进入了新时代,青少年的意识形态培育方法开始多元化发展,有网络、专业课程、周边环境舆论导向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的工作本质是政治工作”。②青少年政治工作的落实教育在于党和各级组织部对于意识形态把控。美国对于青少年意识形态培育属于非专业培养但是渗透每个人的生活本身。美国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而且非常注重整合各种力量来配合他的自由主义宣讲。在学校和社会活动各个方面入侵,积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各种场合、各种机会,去宣传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美国学校并不开设我们认为的系统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而是通过开设公民教育课程、共同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法律教育等这些侧面相关性课程,但是这些课程的实质都是在给青少年宣传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二、中美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培育比较

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③只有深刻领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实际内涵才能实现对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的培育目标,而不是使得青少年成为只会背诵理论的机器。通过对比中美青少年的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的总结获得经验成果有利于发展我国核心思想教育传播。

中国在青少年主流意识培育的理念主要是通过三个有效途径展开的。第一是通过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来进行主体性的讲学,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培养使青少年对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有完整的基础框架的建构。第二,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建立与开展实践使得青少年不自觉的参与进入到我国宣传的主流意识形态里。第三,对于各个主题活动日的教育活动,以及各级党组织宣传和辅导员日常教育也是培养理念之一。青少年通过主题活动日的宣讲学习,能够更深入了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和立场。

美国在青少年的培育理念上的策略也是丰富多样。首先,是各个社团建设开展在校园里面屡见不鲜,这些活动都是积极引导青少年关心时事政治,并且有效的参与政治讨论。其次,借助举办宗教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意识形态的传播渗透。在美国,宗教是一种非常侧面和非专业的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渠道。最后,美国政府也会利用丰富多样的爱国活动呼吁青少年积极参加,已达到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品质和维护国家政权的目的。

三、中美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培育比较现实路径

回顾总结比较中美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培育比较的经验中,确立了我国现当下需要改善对青少年培育的方法和渠道,首先我国要主动开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渠道为青少年培育的过程加强观念建设;其次是要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不能仅仅依靠传统办法进行课堂教育或者是活动参与;其次是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强力的输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精神;最后对于美国的强权意识形态给予有力的控制,不能任由美国的自由主义资本经济制度来影响我国共产主义的思想。

1、开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渠道

通过对比中国和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培育方法,我国应该加强开辟新的教育渠道实现对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④对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培育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开辟新的渠道有助于我国青少年更好的发展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首先我国应该通过侧面教育影响来传播主流意识教育,比如通过开展主流意识教育的案例分析,不直接给一个确切的观念意识,而是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慢慢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去引导,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带领青少年深入的了解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了解片面的字面含义,只有通过直接思想政治教育和侧面的实例分析教育才能达到由外到内的认可感和深刻性。其次通过对于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展开新的多元化理论课程,使当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培育不在单调乏味,而是通过对教师自身加强方法性改变去影响作为课程主体的青少年的意识形态。比如在课堂上丰富开展换位思考,回到情境教育中,模拟真实现实意识形态传递模式。再次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利用数据来引导青少年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感。最后我国可以适当举办爱国主义活动充实青少年的业余生活,让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无处不在。

2、强力输出中国主流文化

在“一带一路”经济新环境的背景下,我国可以通过经济发展的同时输出中国本土的主流意识形态,以此来建立和巩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第一个方面是我国可以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新潮传播工具,在新媒体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强力输出本土文化,主要是我国电影文化、传统古典音乐和孔子学院来间接影响国外的人群。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容易吸引国外的青少年,从而引导他们了解和信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彻底地发挥传播工具作为意识形态掌控积极地作用,向国内外广泛地宣扬和传播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比如在暑期大热的电影《哪吒》就起到宣传我国文化的作用。第二个方面是积极利用文化交流活动去宣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我国可以增加更多的国际性的学术活动的举办来影响国外的知识分子,通过知识分子的进一步传递有利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输出。近年来,我国各个高校纷鼓励我国学者对外访学,国内许多基金成立研究所,各个文化中心举办培训和研究中心等等一系列的组织交流学习机构,落实开展学者的对外输出的积极活动同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第三方面是利用各种政治与经济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为我国大量的传输文化,开展各种政治交流活动同时也向外输出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比如2018 年博鳌亚洲国际会议的开展就对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十分有效。

3、严格控制美国意识形态入侵

关于美国主流意识影响我国青少年的意识形态是不乐观的,部分青少年出现对美国强权主义的崇拜对于我国开展意识形态培养十分不利。在强力输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应该严格控制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入侵。一方面我国在文化传播方面应该对于美国为首的外来文化(主要是资本主义文化)采取诸多的严格限制,比如我国可以采取严格的审查关于文化交流活动或者是影视文化作品的输入,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禁止部分不利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培养的影视作品,但是对于优秀的文化还是要予以一定的肯定。关于美国通过电影形式的传播个人主义我们应该予以否定的态度,我国是共产主义国家,美国这种强权的个人自由西方主义与我国完全不符。另一方面我国在举办经济政治活动会议的时候,需要严格审查是否有不利于我国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的敏感会议,对于有破坏力的言论予以立法限制。比如现在许多青少年在美国交流学习的时候被同化,回国散播一些不利于我国发展的言论,对于这些人我国需要严格限制其言论传播。

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培养有助于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培育有助于我国建设发展特色社会主义;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培养有助于我国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通过对于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分析把握,对于我国培养时代有为青少年有十分显著的意义。

注 释:

①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209/c1001-28936072.html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Z].中共宣传部,2018:213.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88.

④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猜你喜欢
培育青少年政治
青少年发明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