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

2020-02-26 09:49李亚琪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价值观

李亚琪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包括对中华文化过去及现在发展道路的肯定,对中华文化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重大场合多次提到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这些提法将文化自信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在我国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一、国家民族层面:文化自信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大问题”这个说法体现了文化自信问题在国家民族事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是否具有文化自信对国家民族的强弱兴衰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文化自信是一种坚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陈先达先生曾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粘合剂。历史证明,拥有文化自信能够帮助我们度过一次次难关:近代中国,经历了西方国家的侵略,一次次的割地赔款、屈辱条约,让一些中国人失去了民族自信力、丧失了文化自信心,甚至高调“媚外”,人心如散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原有结构,并增添了许多新的科学元素” ,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的解放,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且重新恢复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以其自身经历证明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的奋斗中,中国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并向着强起来共同努力。在困难与挑战面前,文化自信能够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使中华民族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而在战胜一次次困难与挑战后,这份力量便会加固,民族凝聚力得以进一步增强。因此,我们必须要坚定文化自信。

(二)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中国梦,是伟大的复兴梦,“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以文化自信凝聚思想、明确价值取向, 推动文化的创新与经济的发展,使中华民族的潜存价值和力量得到彰显”。 坚定文化自信能够为人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提供精神动力,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使全国上下戮力同心,朝着共同的目标奋进。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文化自信是加速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支撑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奋斗的精神根基。” 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体现着人们的深厚感情,人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越强,在困难面前越能保持团结,越能产生巨大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文化自卑自弃和自大自傲均难以引领国家繁荣发展和民族兴旺发达,唯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具有强大的价值引领作用。”3坚定文化自信将会在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赋予我们战胜各种艰险困难以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三)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在一个国家民族中,文化自信“是一种强大的引领力、牵引力,对民族、国家走向会产生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体现在对中华文化的坚定坚守上,还体现在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上。国家的富强并不是仅仅指物质方面的富有,更是指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富强,其中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重要方面。坚定文化自信,能够汇集人民群众的智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热情,让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不断涌现。

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提升国际话语权。在国际交往中,中国能够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正确处理与其他民族国家的关系,包括文化关系,中国充分发挥着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用实际行动传递着“中国声音”,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今天的中国日渐强大,但是并没有走上西方所认为的强国必霸之路,中国秉持“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坚持和平发展、共同发展,并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念,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在与各国互利共赢的过程中,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

二、公民个人层面:利于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在这样的背景下,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在大活跃、大碰撞、大交融的时代坚定自我,并且有助于解决价值观缺失带来的一些问题。文化自信的本质上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树立文化自信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也要求树立文化自信。

(一)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有密切联系,“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而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为价值观纠偏,可见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发展。”3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价值观自信,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滋养着价值观自信。“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 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加深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增强文化自信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人的知情信行是一个有机系统,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文化自信能够帮助人们理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何在,以更好地汲取中华优秀文化的营养,从而化作前进的不竭动力,外化为人们的实践活动。于是,人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促进了自身发展,反过来也便进一步加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二)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而在一定的条件下,精神力量又可以转化为战胜困难的物质力量。我们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带给我们的自豪感。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中获得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内化于心,才能更好的外化于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来自于我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饱受磨难却又不断浴火重生,饱受摧残却又屹立不倒,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危难面前能够凝结在一切,产生巨大的力量。在近代,中华民族同样饱受磨难,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发展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坚定着人们必胜的信念,成为中华民族反帝反封的有力武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核心内容,具有巨大凝聚功能,是中华儿女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可和坚定的态度,是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这份坚定与信心可以化作战胜困难与诱惑的动力与定力。

(三)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

“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 坚定文化自信,能够让文化发展的活力涌现,能够凝结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从而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以不断的满足人们的精神方面的需求。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追求及准则,倡导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人民群众一定会向善向好发展。

三、文化自身层面:文化自信让文化创新发展的活力涌现

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精神特质和精髓的总体性判断,是秉持对中华文化的科学、礼敬、继承、创造性推进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文化自信是一种立场,也是一种态度,体现为对中华文化的认可与坚定,还体现为对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文化自信是以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为前提的,是自觉传承,是认可,亦是发展。

(一)文化自信是传承:文化自信促使中华儿女自觉发扬中华文化

这里涉及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系问题。文化自觉表现为清楚自身文化的来龙去脉,对文化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包括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还体现在对中华文化生命的自觉延续。一方面,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如果一个民族缺乏文化自觉,就不会对自身的文化有理性系统的认识,容易犯文化自卑或盲目自信的错误,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来说都是有害的。另一方面,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目标,能更好地促进文化自觉的实现。唯有文化自觉的人,才能够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优秀所在,进而催生出文化自信,从心底认同中华文化,从而更为自觉地去继承发扬中华文化,并不断去创新、发展,结果便是中华文化生命力的进一步增强。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是一代一辈传下来的传家宝。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引以为豪,要接下来传下去。文化自信是一种自我肯定的态度,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自觉,表现为思想态度向行为的转化。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人们自觉地继承、发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不失颜色。

(二)文化自信是认同:有利于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一种认可的态度,这种态度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发展目标,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有着更为理性、全面、系统的认识,并且能够自觉地坚信、坚定。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中华文化:第一,中华文化由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大部分组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三个部分不是各自分裂开来的,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割裂历史,它们之间是一个继承发展、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养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最新发展成果。第二,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党和人民的伟大斗争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武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助于我们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更好地认识、发展中华文化。第三,文化自信引导人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练表达,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人们只有在实践中真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来的好处,才会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与理解。

(三)文化自信是包容:文化自信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发展

一枝独秀不是春,文化自信体现为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文化自信主张包容差异,主张互相学习,反对互相排斥,以促进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和平交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体现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坚定态度,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并在此基础上,致力于自身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但尊重差异、包容差异并不是说对于外来文化没有判断、全盘接受。发达的交通网络便利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文化与文化的碰撞,甚至给某些意识形态的入侵提供了方便,而坚定文化自信能有利于我们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坚定自身并发展自身。

(四)文化自信是发展:能够让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活力涌现

文化自信不是固步自封,文化自信表现为追求文化发展并且对发展充满信心。优秀的中华文化是我们自信的源泉,而创新创造是能够持久自信的保证。文化自信表现为“对自身文化充分肯定的态度、异常坚定的信心、坚持坚守的从容、积极进取的勇气以及创新创造的活力。” 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自觉,反过来又促进更高程度的文化自觉,体现为自觉发展、自觉创造。促进人们将中华文化与所从事的事业联系起来进行创造,如音乐人将流行音乐与戏曲巧妙融合、表演家们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国家宝藏的往世今生等等,在创造发展文化展现形式的同时,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让中华优秀文化以新的方式焕发活力。新时代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大平台,而文化自信为这份创新创造注入了无限活力。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价值观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我的价值观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