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机遇下集聚科技人才的对策建议

2020-03-08 09:34刘建忠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双城经济圈

沈 丹 刘建忠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干部人事处(人才办公室) 重庆 401123)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正式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渝地区被寄予厚望、赋予重任,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人才将发挥重要支撑引领作用,人才集聚工作显得十分迫切又尤为重要。

一、成渝地区科技人才集聚基本现状及问题分析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渝地区经济发展总量、发展质量、发展速度有目共睹、成绩斐然。同时,随着成渝经济发展,吸引集聚了大量的科技研发人才、成果转化人才和科技服务人才,科技人才队伍初具规模,人才发展环境逐步改善,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但是,成渝地区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京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差异仍然比较明显[1]。

(一)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匮乏

截至2018年,四川和重庆两地的R&D人员总人数分别为257281人和151117人,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第9位和第16位;R&D人员全时当量分别为158847人年和91973人年,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9位和第17位;两地分别有两院院士16人和59人,高校博士毕业生23258人和9312人,硕士毕业生50224人和21516人,本科毕业生108052人和68448人。总体上看,各类科技人才总量增幅明显,但是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高层次人才方面,“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人选等人才总量偏少,与以上几个地区存在差距,与周边的西安、武汉等城市单独相比也有劣势。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二)科技人才产业分布不均衡

从产业分布来看,在成渝两地汽车、装备、化工、军工等传统产业的人才集聚较多,且中低端人才较多。以第二产业R&D人员占比较多,而软件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生物医药、新材料、航天航空等战略性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人才短缺。此外,研究生以上学历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中小企业人才严重不足[2]。

(三)科技人才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区域分布来看,重庆科技人才大多聚集在主城核心区及其周边地区,而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人才则相对匮乏。四川科技人才(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成都及周边的绵阳和德阳两地,2016年四川省科技年鉴数据,成都市有研究人员39376人,占全省的55.6%,加上绵阳的14909人和德阳的5070人,三地拥有研究人员占到了全省的83.8%,科技人才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

(四)科技人才结构不合理

成渝地区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尤其欠缺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中的创新性人才、领军人才。两地政府部门均出台一系列人才政策,“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现象明显好转,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观念上的误区,如“重引进轻培育”“重学历轻能力”“重科技人才轻管理人才和市场人才”“重应用学科人才轻基础学科人才”“重科学家轻企业家”“重工程技术人才轻技能人才”等。

(五)科技人才评价办法不健全

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科技人才,特别是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创新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工匠型技能人才,如何进行人才评价,目前还缺乏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办法和标准,不利于“不拘一格降人才”。

(六)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不完善

主要在于成渝两地科技人才政策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两地的科技人才政策不统一,造成科技人才无序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区域人才协作、创新体系、生态环境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完善。

二、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机遇下集聚人才的对策建议

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把成渝地区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撑。当前,各地人才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成渝两地要进一步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促进人才高效集聚和合理流动,在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注重本土人才的培育、培养和使用。强化人才发挥价值的平台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一)制定《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人才发展五年规划》,以规划引领集聚科技人才

面向“十四五”,在充分调研成渝两地产业发展对科技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成渝两地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建设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国家(西部)科学中心、国家高新区、经开区,国家创新创业平台等方面,科学制定《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人才发展五年规划》,建立科技人才发展联动机制,务实抓好科技人才规划的实施,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人才高地建设提供规划保障。

(二)共建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和引进新型高端研究机构,通过高水平平台建设集聚高端科技人才

充分发挥成渝两地在新一代电子信息、大数据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方面的产业优势,整合两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资源,共同推进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高端研发平台建设,为集聚战略科技人才、顶尖人才、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提供平台载体。依托成渝两地科研资源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充分发挥成都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自主创新示范区集聚平台作用,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与成渝两地的大院大所、高校的深度合作,依托两地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共建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解决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瓶颈问题,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科技人才的吸引力。

(三)加大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稳定支持,吸引集聚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

进一步加大对公益类科研机构财政经费、研发经费、人才专项经费、税收优惠等方面的稳定支持,让科技人员潜心搞科研,全心服务产业发展。同时,适度增加公益类科研机构事业编制,改革岗位设置,赋予更多的人才、人事等方面自主权,营造公益类科研机构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吸引集聚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落户成渝两地科研机构。

(四)改革人才评价办法,增强科技人才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人才评价办法,结合成渝两地产业对人才的紧迫需求,及时优化完善各类人才的分类标准、评价标准、考核标准,杜绝人才评价“四唯”现象,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办法,建立区域一体化的人才评价制度,协同实施人才评价分类改革等。完善人才发展政策和环境,以真才实学论英雄,激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科技人才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五)进一步优化成渝两地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实现人才共享共用

抓住国家“十四五”规划编制的窗口期,共同争取推动一些重大政策、重大改革和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协同开展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实现步调一致、同向发力,健全综合竞争力强的区域人才政策体系。整合成渝两地科技人才资源,着力打造成渝两地科技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建立成渝两地“科技人才数据库”,为成渝两地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探索成渝两地人才政策共享模式,用好用活成渝双城人才政策,协调贯通成渝两地的户籍管理、档案管理、人才评价、五险一金互认等,促进人才的自由流动。同时加强成渝地区干部互派、挂职锻炼,专业技术人才互认互聘工作力度。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双城经济圈
三大增长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溢出影响研究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面向2035年中国科技人才集聚机制研究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