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精准指导

2020-03-25 04:07周慧敏
课外语文·上 2020年3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要提高小学语文习作的水平,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习作的精准指导,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习作教学质量,要注重精准定位习作教学目标,精心帮助学生选择习作素材,精准指导学生的习作过程,精心设计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与修改过程,这样才能提高习作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精准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7-0121-02

【本文著录格式】周慧敏.刍议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精准指导[J].课外语文,2020,19(07):121-122.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习作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写作指导过于空泛,缺乏精准性和具体性,使学生在写作中不能得到精准的帮助,造成学生习作水平提升缓慢,因此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习作的精准指导。

一、精准定位习作目标

要增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在习作教学中对习作教学目标进行精准定位,只有科学、合理、恰当地制定习作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指导习作教学的各项活动,从而让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取得理想效果。为了使习作教学目标定位更精准,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

一是依据课标要求定位目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目标的制定首先要以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为依据。由于每个学期习作要求不同、教材每个单元的习作内容与要求不同,因此习作目标的定位要与课标和教材单元习作要求相一致,要把一学期的习作目标详细分解在每个教学单元或每篇课文中,这样既能保证习作目标得到全面落实,也使习作目标更加具体,增强了目标落实的可操作性。

二是依据教学方法定位目标。从新课改实施多年的创新成果、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等方面看,都在提倡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开展习作教学,而且让学生以生活为基础开展习作,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写”,能找到丰富的写作素材,较好地消除习作中的畏难情绪。因此习作目标的制定,要立足于生活化教学方式,把习作目标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包括训练学生对生活的观察、素材积累与运用、描述等有关方面的能力。

三是依据存在问题定位目标。由于学生在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写作中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制定语文习作教学目标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来制定习作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使教学目标更有针对性,也更精准。

二、精心选择习作素材

素材是习作的基础,具有丰富良好的素材,才能有效提升习作的质量。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许多学生在习作中最头疼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写什么,感到没有内容可写,或者是习作素材与习作主题不相符,因此指导学生精心选择习作素材,才能为学生成功写作奠定基础。

一是从教材课文中选择素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是精心选择的名篇佳作,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许多内容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习作素材。对此,教师应根据习作内容的要求,引导学生从教材课文中寻找写作素材,这样既能实现读写结合,又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素材。例如在进行以人物特点描写为主的习作时,教材中的多篇课文有关于人物特点描写的内容,如《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课文,对人物的外在形象、语言、动作、性格有详细的描写,参考这些素材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写作,还能提高人物描写质量。

二是从现实生活中选择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多彩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习作素材,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会有一些趣闻趣事,指导学生平时对这些生活事例进行筛选、加工,能为习作积累良好的素材;培养学生留心对生活进行全面详细的观察,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习作素材。例如十月正是硕果累累的季节,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可让学生对大自然进行观察,或是到果园中观察,看一看红红的苹果、橙黄的柿子、紫色的葡萄等水果的特点和秋天的景象,再回想阳春三月飘舞的粉红色桃花、雪白的梨花,就能让学生感悟到春华秋实的含义,使学生产生许多感想,这就为学生的写景描写积累了许多素材。

三是从课外阅读中选择素材。课外阅读同样是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因此应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并把阅读与练笔相结合,随时记录一些阅读中的优美语言,或是写一些阅读感想、体会,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精巧指导习作过程

加强对习作过程的精巧指导对提升学生的习作质量非常重要,在现实的语文习作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指导不够精细,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些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指导,这样的指导对学生的写作作用有限,因此教师要注重运用更加精细、巧妙的指导,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一是教师亲自写出范文进行指导。要提高对学生的习作指导效果,教师在课前备课中以同样的题目亲自写出范文或某些习作片段,以此来指导学生的习作,就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细致、具体的帮助。例如在记叙一次班级卫生大扫除的作文中,许多学生对“擦玻璃”的描写部分,只是“寥寥数语”就把整个擦玻璃的过程写完了。“各小组按照分配的任务,迅速开始擦玻璃,他们动作非常快,几个同学站在窗台上忙个不停,几分钟的时间就把教室玻璃擦完了”,这样的描写既不详细也无特点,更谈不上质量。为此笔者亲自描写“擦玻璃”过程为学生进行了示范:“老师刚宣布今天的大扫除开始,班里几个动作敏捷的男生,就迅速跳上窗台,以至于没人注意到这几个同学是如何上去的。小林同学最积极,你看干得非常带劲,先用湿布擦了第一遍,然后就用旧报纸擦第二遍。对玻璃上擦不掉的一些黑点,他就用小刀刮。擦完一块就把头离远远的,看一下还有什么地方没擦干净,或是让其他同学看一下。老师见小林擦得非常仔细,就表扬他,只见他的嘴角露出了微笑……”通过亲自为学生提供范文,使学生学到了如何把一个简单的“擦玻璃”写得既详细,又有特点,使学生能很快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达到了精准指导的目的。

二是开展生活化写作过程,进行精准指导。要注重写作过程的生活化指导,要从如何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开始,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写作情境,指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如何获得更好的生活感悟,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通过这些详细、具体的指导,就能对学生进行精准的指导。同时习作题目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既熟悉又有内容可写的题目,能增强学生的写作热情,开展生活化写作;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题目进行写作,能有效激发学生寫作动力,因此在习作命题时要注重生活化。

四、精细设计习作评改

在学生完成写作之后,对学生的评价与修改环节的精准指导也是提升写作质量的重要方法,为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习作评价与修改的设计,以使学生获得具体、准确的帮助。

一是有针对性地设计评价用语。在习作教学中,许多老师对学生的习作评价用语基本上差不多,用一些套话去评价学生,因此对学生的指导与激励作用不强。要对学生进行精准的指导,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习作水平进行真实、具体、客观的评价,这样才能对学生改进和提升习作质量提供具体有效的帮助。

二是精细进行习作修改指导。对习作的修改是提升写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要运用多种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修改文章。例如让学生反复念习作,在多次念的过程中就能发现习作中的问题或不足之处;可以进行小组互评互改,通过集思广益,就能让学生从多方面认识到习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有利于提升习作质量。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写作能力,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精准指导,改变空泛、原则性的指导方式,才能提高对学生的习作指导效果。要注重加强习作目标的精准设计,精心指导学生选择写作素材,加强对写作过程和写作评价修改的准确指导,有效提升学生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朱锦涛.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精准指导[J].教育观察,2016(12).

[2]陈王芬.目标导向,实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精准指导[J].教书育人,2018(9).

[3]吴松涛.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指导策略的探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善用微练笔 叩启习作之门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