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2020-03-27 12:17韩永峰
现代交际 2020年3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韩永峰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开始重视核心素养,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学生成为学校及教师的首要任务。在小学语文课上,需通过优化教学路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便增强学生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能力,使其语文知识得到拓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其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其成绩及德行的全面发展,助力其日后的学习及生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3-0156-02

新的教育形势下,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发生很大改变,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构建者与传授者,还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引导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分析

1.可以构建学生知识体系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教师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让学生具有识字和造句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很少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影响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思维模式的完善。但在核心素养语境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还要让其掌握词语使用的环境,确保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实现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果。

2.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由于语文知识相对庞杂,涉及古今中外的内容,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茫然,不能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但在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在讲解完生字和句型等基础知识后,可以根据课文语境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进入到文章语境中。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还能使学生深入思考,开阔学生的思维。教师再结合文章作者写作背景,让学生深切领悟文章中心思想,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感受,实现古今对话,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其素养。

3.可以提高鉴赏力

小学教育往往被视为基础教育,而小学语文恰好是培养学生是否具有较高语言鉴赏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应遵循核心素养要求,仔细筛选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对诗歌的阅读与学习,体会诗歌蕴含的文学魅力。这样做既能达到鉴赏效果,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层面的能力。语言鉴赏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高级阶段,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这样学生才能根据诗歌描绘的内容,领悟背后情感,提高核心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養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1.加强对语言基础教学的重视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所掌握的字词数量有限,在运用时容易出现形近词混淆现象,对课文理解出现偏差。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语文教师要关注语言基础部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日后教学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比如,在讲《观潮》这篇课文时,大纲要求学生记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并用生字组词,达到灵活运用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参照大纲要求开展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形式开展讨论,如果小组成员都无法确定某个生字,需要借助字典等学习工具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还能加深对生字的印象,了解其他的形近词,提高学习质量。此外,教师要尽可能丰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把枯燥的词句学习变成生动的一课。比如,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生字对应的象形字,引导学生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1]。

2.创新教学手段

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学主要是依托课文素材来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阅读文本,从中得到一定感悟,激发思维活力,提高想象力和创造性。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创新教学手段,通过师生互动或者情景对话等方式完善语文教学,使学生求知欲得到激发,强化学生语文思维[2],进而达到提升核心素养这一目的。例如,在讲《将心比心》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如有的学生扮演奶奶,有的扮演妈妈,有的扮演我,并让每个角色相互对话,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入到课文设置的情境中,使其产生强烈感受,还能学会理解他人、体会将心比心的情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再如,学习完《向大树道歉》一课后,教师要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学生既能够把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写下来,又能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字中,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认识,这对学生未来写作会有很大帮助。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说,他们思维能力的形成往往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拥有展示自己的平台,使其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形成正确认知与情感,提高学习有效性。

3.转变教学理念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具有权威性,学生很少质疑。但在新的理念下,师生关系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施教者,而逐渐成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因此,教师也应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和理念,让学生在平等语境下学习与交流。首先,应该建立起良性师生关系。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开展活动,拉近师生距离,使师生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比如,在讲《巨人的花园》一课时,教师应赞扬孩子身上那种童真与欢乐,并鼓励学生保持这种童趣,这样不仅能给他人带来温暖,还能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当面对教师的赞扬时,学生会感受到莫大的鼓舞,积极与教师交流,表达内心想法,从而密切师生关系。其次,给语文教学增添趣味性。语文学科以字词知识学习为主,一些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枯燥。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计[3],使课堂内容具有趣味性。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能使学生轻松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4.重视人文教育

有的教师受应试教育这一理念影响,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强调语文学科实用与工具性,忽视人文性,使得学生对于古诗文的鉴赏能力不强。在此背景下,教师必须强化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注重人文教育,把培养学生语文鉴赏力放在重要位置,为学生创建既轻松又和谐的语文课堂,让学生能够深入分析与研究课文中的形象,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观照其情感世界。

例如,在讲《望洞庭》这首诗时,作者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细致描写,表现出作者的奇思异想。虽然整首诗字数不多,但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多种修饰手法,无论是学生在朗读还是细细品味时,都能感受到整首诗所蕴含的意味。如全诗最后一句,诗人通过比喻手法进行生动描写,学生在阅读时不但会对洞庭湖景色产生一定向往之情[4],而且能够体会诗人创作这首诗的闲适之情。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富含人文性,学生通过阅读古诗词既能够强化自身文学素养,提高对诗词的鉴赏力,又能够对社会和人生有更深层的体验,从而热爱生活。此外,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开展人文教育,使其在语文课上得到体现。同时,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人文情怀,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结语

语文学科对于学生成长和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重视核心素养,有效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优化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手段,发挥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彦辉.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学周刊,2019(14):50.

[2]陈霞.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科技风,2019(14):16.

[3]计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8(17):40-42.

[4]李翠敏.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语言文字教学有效拓展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7):101-102.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