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与实践

2020-03-27 12:11吴笑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吴笑芳

【摘要】阅读在语文学习中起着至关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当今社会,由于电子产品的高科技不断提高,小学生在阅读上的时间被大大缩减,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采用全新视角,对语文教学在实践中的开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与实践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流于形式,在课堂上缺乏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老师的角色只是简单地讲授,并且毫无针对性,而讲授的问题或者课堂上提问也只是老师自己认为的问题,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发现或者产生的问题往往得不到解决,或者根本没有时间提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仅仅停留在文章的表面,缺少对文章深入挖掘的过程,而这种教学方式也导致大量优质文章的浪费。表面看似深入学习了文章的内容,实则并未真正领会文章的真实意境,还是仅仅是形式上的理解。

(二)讲授方式过于单调,教授内容过于空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老师过于严厉,不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空间,缺少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当引路人的角色, 而不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点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十分普遍;二是在小学生的阅读教授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过于放任,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自由学习,自由发挥,殊不知这样的教授方法下, 学生的收获微乎其微,小学生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的方式会使绝大部分学生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地方。

(三)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常常都是强制性的布置学习任务,逼迫学生来完成,完全不顾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情操的陶冶,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有时还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和厌倦的心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不利的。

二、阅读教学开展的有效措施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着重强调了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而言,正处于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以及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而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今后成长过程中对于新知识的汲取和运用。但是,遗憾的是,目前多数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或者表面看似丰富多彩,实则海市蜃楼,华而不实。那么,怎样把阅读教学在课堂上有效的开展,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教学体会。

(一)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学生的兴趣所在,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心智尚未成熟,阅读兴趣的激发显得尤为重要。

兴趣的产生可以轉化成学习的动力,让小学生拥有学习的热情。在此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小学生来学习和阅读,材料质量的优劣也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如果阅读材料选择不当,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浪费了小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甚至直接打消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影响后续教学的开展。所以,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各方面的综合情况,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文或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率的阅读,并在此过程中传授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并且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小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想象,充分调动和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二)创新教育方式,多维度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随着学生阅读数量的增加和阅读水平的提高,老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让学生在了解阅读材料背景的前提下体味作者的心境,感悟作者写作的意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涉及到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性格的文章,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分角色的朗读课文,并尽量做到声情并茂,这样不仅有助于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而且有益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人物性格,使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因为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学生可以有感情的朗读说明已经深刻的体会了任务的情感,还可以对朗读较好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和积极参与的兴趣。

举例来说,像文学家鲁迅的许多文章,朱自清的文章或者诗歌,或者桂林山水这样文笔优美,内容充实的阅读材料,都可以作为小学生分角色朗读和朗读比赛的材料。阅读能力的提高非常注重与实践的结合,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与实践紧密的结合。所以,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定期的举办朗读比赛,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的选择朗读的文章, 也可以由老师挑选优质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选择。

(三)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增加阅读数量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定的积累,不可操之过急。期间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让学生多接触阅读材料,广泛阅读,在实践中充分锻炼自己的阅读水平,提高自己的阅读兴趣。老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正确的树立阅读观,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从课本的文章开始,因为课本的文章质量较高,也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可以作为学生精读的材料。教学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要充分扩大学生的阅读领域,引导学生阅读多领域不同风格类型的文章,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通过阅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学语言和写作素材,增强学生的语感, 这些对于小学生写作思维的养成和提高都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学习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法,增加阅读的数量,提高阅读能力的质量,最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及时反馈,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适当的反馈对于学习能力的养成和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小学生阅读教学中也不例外。小学生本性天真,也许简单地几句鼓励就能大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小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所以,在小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不要吝啬语言的激励,因为这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巧妙的运用课堂评价语言,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去。

如果在课堂上或者阅读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纠正,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正处于形成阶段,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所难免,老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是贯穿于小学生阅读全过程的,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结语

阅读教学在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通过多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全方位的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学习乐趣,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让每一次学习的过程都变成一次独特体验,使学生真正喜欢阅读,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任丽艳.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4):89.

[2]田义华.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0):380.

[3]施玲玲.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2015(6).

[4]李丽娜,郭梅霞.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4(39 ):46.

[5]陈正奎.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界,2016(13)92.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