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稳定系统》信息化教学设计

2020-04-10 06:50崔爽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

崔爽

摘 要:文章以高职汽车类专业平台课程《汽车构造》课程中的工作任务——《汽车电子稳定系统》教学设计为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汽车构造》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实施、教学反思四方面阐述设计过程,实际教学效果良好,教学特色鲜明,对信息化教学的推广,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汽车电子稳定系统;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20)04-188-03

Information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the Automobile Electronic StabilityProgram Control System*

Cui Shuang

(Changchu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lin Changchun 130033)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task of the automobile construction course in the platform course of automobile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discussed——teaching design of the automobile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control system as an example, 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design of automobile structure course by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sign process from four aspects: teaching analysis, teaching strategies,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nd teaching reflection, the actual teaching effect is good, distinctive teaching features, it has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KeywordsAutomobile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control system; Informational teaching;Instructional design

CLC NO.: G30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20)04-188-03

1 概述

当今世界,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信息化教学指明了方向。职业教育也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实践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改革,推动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汽車构造》是汽车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气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认识相关零部件;了解汽车新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认同感。与汽车分院其他专业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本课程设计的学习任务都是以具体结构为载体而进行的教学设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综合评价的方式,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在该课程中的应用对信息化教学的推广,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下面选取汽车制动系统中的任务《汽车电子稳定系统》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

2 教学设计

2.1 教学分析

《汽车构造》课程教材选自十二五规划教材。授课学时为2课时。汽车电子稳定系统是ABS功能的延伸,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学习本次课内容之前,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ABS的相关理论知识,熟悉汽车底盘的结构组成,掌握好本次课的内容对了解汽车主动安全技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授课对象为汽车专业群高职一年级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热衷网络,乐于动手操作等优势,但因其基础薄弱,学习热情不高、自主学习意识欠缺等特点。因此我从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开展教学。

依据职业标准、课程标准及选用教材内容,结合学情分析,确定了本次课知识、技能、素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功用、结构及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工作过程;能正确使用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系统及其扩展功能。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独立思维与团队合作意识。

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为掌握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功能和结构,难点为掌握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工作原理。

2.2 教学策略

在任务导入环节,以生活中真实案例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针对自主学习意识欠缺的特点,以任务驱动法,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并采用小组PK的方式,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实现共同提高。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破枯燥抽象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和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和资源,将教学内容与互联网、图片、微课、云课堂、动画、视频与模拟试验台有机结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实施,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总体设计为课前、课中、课后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锻炼学生思考能力。

3 教学过程

3.1 课前准备

教师通过云课堂在线课程平台发布学习任务,网上查找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典型工作工况有哪些?学生登录教学平台,领取教师下发的PPT、微课等课程资料,进行自学。并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在线自测,教师课前利用教学平台统计课前预习情况,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基本上掌握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结构,但少数同学对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功能模糊不清,及时调整课时比例。

3.2 课中探究

任务导入环节,通过播放视频前方卡车高速行驶中,货物突然掉下,汽车电子稳定系统保证了车主成功避险。让学生思考汽车电子稳定系统如何识别车辆不稳定状态? 并通过对汽车哪些系统实施控制的。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定本次课以任务驱动进行教学。

首先,教师提问,请学生说出课前任务中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典型工作工况有哪些?总结出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三个典型工作工况:(1)躲避前方突然出现的障碍物;(2)在急转弯车道上高速行驶;(3)在地面附着力不同的路面行驶。从而引导学生总结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功用为防止汽车转向不足和过度转向,同时具备ABS和ASR功能,学生通过动画、视频学习ABS、ASR和ESP功能。

其次,结构认知,教师利用整车、汽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等实物元件,让学生分组PK,识别元件,并拍摄照片。利用手机云课堂上传元件照片和对应的安装位置及作用信息,教师巡回查看后,给出正确答案,在云课堂给各小组打分,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之后,原理分析,教师提出汽车电子稳定系统要在紧急时刻做出反应,必须弄清楚下面两个问题:(a)司机往哪边转向?(b)车要往哪开?ab时;为不足转向,并辅助视频、图片讲解其工作原理为汽车转向不足,汽车电子稳定系统对汽车内侧后部车轮进行制动力控制,相当于减小了汽车的转弯半径,从而使汽车按照驾驶员意愿行驶;汽车转向过度,汽车电子稳定系统对汽车外侧前部车轮进行制动力控制,减小车辆的转弯力量,同时减少后轮的打滑现象,相当于增大了汽车的转弯半徑,从而使汽车按照驾驶员意愿行驶。接着,学生利用汽车电子稳定系统模拟实验台,模拟演示其工作过程,教师辅助指导。为了检验、加深学生对汽车电子稳定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教师通过云课堂给出2道课堂思考题:车辆发生过度转向时,ESP系统如何工作?车辆发生不足转向时,ESP系统如何工作?教师依据教学平台数据统计,发现学生已很好掌握汽车电子稳定系统工作原理,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最后,在学生理解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工作原理基础上,教师引出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正确使用方法,汽车电子稳定系统在日常驾车时,都为默认开启状态,只有在雪地安装防滑链、沙地越野、激烈驾驶三个特定的情况下才需按下关闭开关。学生通过云课堂在线课程平台观看视频、动画学习刹车辅助系统和上坡辅助系统等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扩展功能,从而加深对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理解。

3.3 课后总结

在各小组完成本次任务之后,教师从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从知识内容方面,结合汽车配置单,总结防抱死制动系统到汽车电子稳定系统关系及其扩展功能。从学生完成任务情况方面,总结各小组的表现,课后,学生可通过云课堂查看积分,了解课堂表现;课后网上查找其它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并说明其功能,并上传作到云课堂业;课后巩固复习在云课堂观看微课视频;完成云课堂课后问卷调查,寻求改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4 教学反思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过程中贯穿小组协作、自主探究,借助模拟仿真、动画演示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从而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结构、工作过程等知识抽象难理解,在传统教学中,仅靠教师的语言描述,学生很难领会,会感到课堂枯燥乏味,会渐渐的失去学习兴趣。而本次课的教学,巧妙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和逐层深入的问题引导,使抽

象的原理和知识变得有趣、直观、生动,学生学习兴趣高,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显著提高。

5 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教学设计中借助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先进的实训器材,为学生构建了基于信息化手段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情境,有效突破了重难点。通过分组协作、自主学习,使小组之间存在竞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共同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要不断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注重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跃东.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5:48-52.

[2] 聂进.汽修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汽车ABS故障检修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64-66.

[3] 林松.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2017,6:162-163.

[4] 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8-13.

[5] 胡号,许杰.转子式机油泵拆装检修信息化实践教学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7,126-128.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
浅谈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餐厅服务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