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内外的应用研究

2020-04-13 02:57郭惠群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数学游戏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

郭惠群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着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课堂的教學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小学生普遍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将数学游戏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内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适用于课堂外作为教学的延伸。文章介绍了如何恰到好处地在数学课堂内运用游戏教学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还介绍了一些适合学生的课外数学游戏。

关键词:数学游戏,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于小学生来说,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学过程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真正的“我要学、我乐学”,是每位教师都要面临并解决的问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会让学生学得趣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来谈谈数学游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内外应用的一些做法。

一、课内游戏边玩边学

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但往往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大大影响了学习效果,如果在课堂上设计适当的数学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一)游戏激趣,点亮课堂

游戏导入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成功的游戏导入不仅可以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而且能紧扣知识上的联系,抓住思维发展的层次,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学生不是停留于有趣热闹的游戏中玩乐,而是从游戏中体会到数学知识。

例如,笔者在一年级执教“找规律”一课时,上课开始设计了猜一猜游戏:“老师这里有个箱子,里面装有一条彩花,给你们看3朵,谁能猜出第4朵是什么颜色?第5朵呢?”这样,学生为了猜出答案,自然而然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教师的讲课融合在一起,在活动中真正掌握知识。

又如:教授《上下前后》时,笔者设计了游戏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比一比,看谁做的动作最准确。

(教师喊口令,学生做动作。)

师:同学们的反应真快!刚才这个游戏中就蕴涵了一些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方位的知识。(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这样利用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感知上、下、前、后,从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游戏探索,生成新知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游戏,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因此,教师应尽量设计全员参与的游戏,更重要的是要有趣味性,最好能够避开一些情境干扰,让学生集中在核心问题上,学生真正面对的是好玩的数学,而不是好玩的游戏。这样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觉醒,生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得轻松、愉快,真正地活跃课堂气氛。如:《排列与组合》这一内容着重向学生渗透排列与组合思想,这一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生今后学习概率与统计知识的重要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数学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这节课笔者设计了“摆数游戏”,让学生真正做到在游戏中探索排列的方法,在实践中总结“不重复、不遗漏”的排列方法。

摆数游戏玩法:

在数学乐园的数学宫里,有三个数字宝宝(1、2、3)在玩数学游戏。他们每两个人组成一个两位数,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你们能帮帮他们吗?小组合作摆两位数后讨论:怎样摆出的两位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学生进行摆数活动,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小组汇报情况:

小组1:12、21、13、31、23、32。(交换位置法)

小组2:12、13、21、23、31、32。(定十位法)

小组3:21、31、12、32、13、23。(定个位法)

总结方法:教师选出上面三种排列的两位数进行板书,并给出每种方法的名称,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排列方法,以后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就不会重复或遗漏了。

在数学游戏的吸引下,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去探索知识。让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的游戏过程中体验和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找出有效的排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与意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游戏竞赛,巩固知识

低年级学生对于大量的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这就需要教师把练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可以把计算练习设计成游戏竞赛。竞赛性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勇气,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主动地学、愉快地学。可以设置成小组之间的比赛、大组之间的比赛、男生女生之间的比赛、师生之间的比赛等形式。

如:学习完计算课后都会有相对应的练习题(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个别学生一看题量大就产生抵触情绪。笔者通常会把这类题设计成计算竞赛,奖励算得又对又快的前十名和名次进步大的十位学生,这样既能提高计算速度又能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时间”的“做一做”,笔者设计“小小报时员”游戏,四人为一组,每人轮流做报时员把钟面时刻准确报出来(如果报错了,其他同学可以指出或重报),又快又准完成的一组可得到奖励。

这个游戏环节不仅能巩固新知,还能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从中提高学生的竞赛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在激烈的比赛中,学生易于整合知识。

教师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各种游戏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游戏环节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等,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游戏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接轨”,寓教于乐,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将精心设计的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课外游戏越玩越活

数学游戏不仅适用在数学课堂上,课外还有更多不受时间、地点、人数限制的游戏适合低年级学生玩。学生在课外与同学、家长一起玩数学游戏,不仅能巩固数学知识,对数学产生越来越浓的学习兴趣,还能增进与同学、家长之间的感情。下面笔者介绍几种适合低年级的课外数学游戏。

1.钓鱼(5以内的加减法)和龟兔赛跑(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不管是课内的学习需要还是课后巩固需要,运用游戏进行教学,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感到其中的奥秘、惊叹于其中的奇妙解法,感叹于其中深邃而美妙的结论。渐渐地,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懂得了变换角度去看问题,也培养了数学想象力,提高了计算能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快乐地学习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游戏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
谈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巧用数学游戏,成就精彩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