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实践浅探

2020-04-20 11:46刘晓蓉
文教资料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

刘晓蓉

摘    要: 幼儿园体育活动基本以游戏形式进行。为幼儿营造丰富、健康的游戏环境,创编、组织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游戏活动,是每个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在学前专业的幼儿体育游戏课中,通过理论指引、搭建牢固的知识结构导图,再通过实践探究,岗位导向,让学生更加牢固、细致、科学地掌握幼儿体育游戏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实施背景    理论导图    实践探究    岗位导向

一、实施背景

国家教育部2001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的目标之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灵敏、力量等身份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在教育部开展的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活动中,要求幼儿园每天让幼儿在室外参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不低于一小时,这些体育活动在幼儿园多数以游戏活动形式呈现。对体育游戏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游戏教案的设计、教学的组织等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通过体育游戏的学习,应用到其他领域游戏活动中,更容易完成。我们以中职学前幼儿体育游戏为例,进行幼儿游戏实施策略探究,具有现实意义。

二、构建牢固的理论知识导图

1.自主探究法

体育游戏理论课不能拘泥一个模式,除去室内讲解、看视频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到室外进行探究。上理论课之前,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网上收集一些体育活动案例,然后在室外体育课中把学生分组,每组进行游戏活动。通过活动找到游戏活动的构成框架,并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各个小组展示的形式,查漏补缺,记录一个完整的游戏框架结构。这种形式,学生参与度高,兴趣高,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学生不容易忘记。

2.理论框架导图

有了室外体育课的探究,我们再进行室内体育理论课的学习。书本的理论知识篇幅多且杂乱,学生有时候找不到重点,一目了然的知识框架结构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学习内容。通过这个体育游戏理论框架结构图的学习,学生的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

训练一解析课例:体育游戏

训练目的:1.了解体育游戏活动的结构和年龄特征;2.理解体育游戏设计要素和方法;3.学习设计体育游戏的方法与步骤。

学一学

体育游戏结构解析及年龄特征

一、幼儿体育游戏身心特點

记一记

一、体育游戏结构要素二、体育游戏教案结构三、体育游戏年龄特征

训练二    案例解析与学习

训练目的:

1.明确教案结构,解析体育游戏结构。2.初步尝试给出的案例模拟组织活动。

做一做:本文通过完整的教案,为大家展示一份完整的教案应该包括的基本部分: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以及完整的教案活动过程中的活动环节和每个活动环节的步骤。练习解读教案结构。

教案基本部分一:活动名称:年龄段+领域+具体活动名称

小班体育游戏活动:红绿灯

教案基本部分二:活动目标:一般包括能力目标、认知目标、情感目标三维目标

1.能够根据简单信号做出相应反应,并定向走,动作灵敏、协调。

2.体验游戏的快乐,乐于参与体育游戏。

3.知道简单的交通常识:红灯停,绿灯行。

教案基本部分三:活动准备:包括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能够向指定方向跑

物质准备:1.制作红绿灯;2.场地器材设置。

教案基本部分四:活动过程:包括活动环节和每一环节的步骤

1.热身活动

师:大家想不想玩游戏?好,想玩就跟着老师做热身活动。放音乐,幼儿跟随教师做热身活动。

2.游戏情节创设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路口的红绿灯吗?大家知道红灯亮了该怎么办呢?那绿灯亮了该怎么办呢?

3.交代游戏规则

师说:请小朋友都站在斑马线后面,老师手里的红灯举起的时候,全体小朋友停下来不动,老师举起绿灯的时候小朋友可以前行,小朋友根据老师手里的红绿灯指示牌前行,看谁先到家。(设置3处家,用房子的贴图表示),助教老师提醒没有按照规则进行的幼儿。

教案基本部分四:活动延伸:让教育影响得以延续

把道具“红绿灯”放进建构游戏区角,在平时的区角构建活动中引导幼儿玩“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在学生做一做这个环节中,分大、中、小班分别给出不同的案例,然后学生根据提示一步一步完成内容,强化体育游戏的结构构成和教案结构。

三、实践探究

学生在完成结构导图后可以独立进行实践操作。幼儿体育游戏的实践操作包括教案的撰写和体育游戏的组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指南》的内容,结合幼儿园的实践情况,细化注意事项。

(一)幼儿体育游戏教案的撰写要注意几个方面

1.目标明确

在撰写教案之前,一定要目标明确。首先确定年龄段,例如《指南》明确指出,三四岁的孩子能在直线或者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能快跑15米,单脚跳2米左右,而五六岁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平稳行走,单脚跳8米左右,快跑达到25米,年龄段不同的幼儿能够完成的内容不同,我们设计的游戏必须符合幼儿年龄段的特征,内容不同,难易程度不同,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要求学前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学习《指南》,才能更准确地撰写出优质的幼儿体育游戏教案。

2.内容合理

我们在设计幼儿体育游戏案例的时候,根据要发展的身体素质设计合理的内容。例如我们要发展三四岁孩子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可以走平衡木、沿着地面直线等,要发展三四岁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則可以进行投掷、钻爬等活动。因为每一项体育活动锻炼的身体部位、提高的身体机能是不同的。

3.场地器材因地制宜

在设计幼儿体育游戏教案的时候,教案设计所需场地器材需满足幼儿园实际情况。如场地是否合适开展这项体育游戏活动,所需的器材幼儿园是否具备或者老师容易制作,同时要保证自制的器材的安全性。有时候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幼儿园的情况,设计开展具有本园特色的幼儿体育游戏。如篮球是幼儿园的特色项目,多开发与篮球有关的幼儿体育游戏。幼儿园场地狭小,可以用投准代替投远。用多变性创编出趣味性的幼儿体育活动。

(二)在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准备充分

场地器材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场地保证安全性,地面上保持整洁。使用明显的标记,提醒幼儿运动的方向,让幼儿在特定的区域进行体育游戏,通过标记让其他班的幼儿不要进入。器材一定要提前准备充分,确定每个参与的幼儿都能有器材进行游戏活动。器材一定要在安全的前提下使用。

2.讲解示范明确

在幼儿体育游戏活动中,无论大中小班,我们在讲解游戏内容或者游戏规则的时候一定要使用简单、清晰、明了的语言,保证幼儿能顺利听懂。如果出现较复杂的游戏,老师一定要进行示范,确保幼儿明白怎样进行幼儿活动。

3.保护与帮助

在进行幼儿体育游戏时,老师要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注意他们活动时的安全情况。特别是年龄较小、运动能力较差的幼儿,及时给予必要的保护与帮助。

4.及时的引导与反馈

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有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有放弃游戏活动的,有不认真完成的,老师要及时引导与纠正。在游戏活动结束后要及时点评,以表扬为主,个别幼儿确实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提出,并改正。

四、就业导向

通过幼儿游戏实施策略的探讨,让幼儿游戏活动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能尊重幼儿的特性,让幼儿富有个性地、快乐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忠诚.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04):150-151.

[2]李金泉,李荣.幼儿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小学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