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的人格因素分析

2020-05-08 08:43赵婷李金波张瑞
大经贸 2020年2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

赵婷 李金波 张瑞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校园欺凌与学生人格特征之间的关联,采用问卷调查法,以262名学生为被试,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中嵌入被欺凌者和欺凌者两个问题。研究结果:在欺凌事件中,女生的卷入度比男生更复杂,欺凌者比被欺凌者更加外向、情绪不稳定、更容易冲动。通过探讨校园欺凌者的人格特点,借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校园欺凌 被欺凌者 欺凌者 人格因素

一、引言

一件件校园欺凌案件触动我们内在的神经,让我们不禁发问:这些学生究竟是怎么了?他们为什么要欺凌别的同学?是本身的特質吗?是对不良榜样的模仿吗?是遭遇挫折后的侵犯吗?而那些受欺凌的学生为什么屡遭欺凌,甚至不敢发声?俨然,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影响极其恶劣,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此前已有研究探讨了校园欺凌的发生机制、相关变量间关系、研究对策等。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校园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人格特征,探索校园欺凌的内在发生机制,以便在欺凌事件发生之前将其影响最小化。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了某市高中三个年级50个班级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60份,其中涉及校园欺凌的有效问卷是262份。其中男生127人(48.5%),独生子女40人(15.3%);高一133人(50.8%),高二75人(28.6%),高三54人(20.6%);父母均外出21人(8.0%),父亲外出56人(21.4%),母亲外出8人(3.1%),父母均未外出177人(67.6%);离异家庭的13人(5.0%),单亲家庭15人(5.7%),重组家庭4人(1.5%),原生家庭230(87.8%)。

(二)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王孟成等人(2011)编制的《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中嵌入第20题被欺凌和第30题欺凌两个题目,对学生的欺凌情况和人格特点进行施测。该问卷的信度为0.796。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数据分析结果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和变量间的相关

1.被欺凌者和欺凌者的性别差异。男女生是被欺凌者还是欺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反而表现出相似性,比如被欺凌者中,男女生选择“从来没有被欺凌”和“只发生一次”的比例几乎是一致的。而欺凌者中,女生选择“只发生一次”的比例高于男生。但仅仅是数量上的差别,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男生受欺负的比例比女生高,但是他们之间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马焕芹,2010;齐喜梅,2011)。

2.被欺凌者和欺凌者的年级差异。各年级的学生都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被欺凌者。在被欺凌者中,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比二年级多,但年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张萧萧,2012)。而在欺凌者中,高二明显不同于高一和高三,而高一和高三无差异。通过比较均值,被欺凌者中高一、高二多于高三,而欺凌者中高二多于高一和高三。

3.被欺凌者和欺凌者是否留守的差异。是否留守主要影响欺凌者。被欺凌者父母均外出比仅仅是父亲外出、父母均未外出更容易受到欺凌,而欺凌者则反映出,父亲外出比父母均外出和父母均未外出表现出更多的欺凌他人的现象。通过这组数据说明,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引导,缺少父母管教的孩子很有可能成为校园欺凌事件的主导者或受害者。

4.被欺凌者和欺凌者的家庭结构差异。被欺凌者和欺凌者并没有家庭结构的差异,经过事后多重比较也未显示出显著差异。但是从被试得分来看,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容易成为被欺凌者,而离异家庭的学生更容易成为欺凌者,重组家庭的两个得分都很低。

5.被欺凌者和欺凌者的人格差异。表4呈现的人格因素中神经质和外倾性直接影响被欺凌者,具有神经质特点的选择“一周好几次”最多,外倾性特点的选择“大约一周一次”最多,而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的特点的选择“一周好几次”最少。

欺凌者在神经质、开放性和宜人性特点上存在显著差异,神经质选择“大约一周一次”最少,外倾性选择“大约一周一次”最多,开放性、尽责性选择“时常发生”最多、“大约一周一次”最少,宜人性选择“大约一周一次”最少、“只发生过一两次”最多。

四、讨论

1.校园欺凌存在的普遍性。从收集的数据来看,被欺凌者224人,欺凌者168人,其中包括既是被欺凌者又是欺凌者,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5.6%和4.2%,校园欺凌总的发生率为6.5%。此数据低于国内外关于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研究结果,但仍然不能放松警惕,校园欺凌现象在高中校园内时有发生,容易演化成校园暴力等恶性事件。

2.校园欺凌发生的差异性。本研究并未发现明显的性别差异,与以往研究存在一致性。年级差异主要体现在高二学生比高一、高三学生更容易成为欺凌者,原因可能是高二学生入校时间较高一学生长,已经形成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和稳定的朋友圈,在人际交往中较为强势,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语言和行为。进入高三阶段的学生人格已经相对成熟,基于升学压力更多的精力将转移到学习中,较少参与欺凌事件。

在留守学生当中,父亲外出显著影响欺凌者的言行。这就反映在家庭家养方面,父亲管教的长期缺失造成母亲溺爱成河、疏于管教或放任自流,使得孩子任性、情绪不稳定、不会换位思考、遇事冲动等,无法约束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长此以往,容易得罪人成为被欺凌者,或者欺凌他人,发泄情绪。

本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容易成为被欺凌者,而离异家庭的学生更容易成为欺凌者,重组家庭的两个得分都很低。以往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关系不好,孩子不相信人与人之间友好、亲切的关系。这也就造成了这部分学生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成为校园欺凌的主导者或受害者。

3.校园欺凌发生的人格差异。被欺凌者与神经质、外倾性有显著的相关性,与以往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欺凌者与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欺凌者往往比较外向,喜欢与人打交道,有活力,喜欢冒险、刺激,但无法意识到别人是否舒服,往往忽视了给他人造成的困扰。较高神经质倾向的学生更容易冲动、愤怒,对外界反应激烈,很有可能成为欺凌者,也有可能成为被欺凌者。所以说,学生的情绪稳定性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校园欺凌的发生。因此,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五、预防对策

第一,加强教师和家长对校园欺凌现象的认识,要知道校园欺凌发生的普遍性和隐蔽性,掌握欺凌干预的方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问题的影响最小化。

第二,处理好夫妻关系,加强家庭教育,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心理环境,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发力,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处理人际矛盾,遇事冷静处理,包容宽恕他人,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保持情绪稳定,建立支持系统,减少人际冲突,杜绝校园欺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马焕芹.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和欺负行为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 齐喜梅.中学生道德同一性,班级环境和欺负行为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 王孟成,戴晓阳,姚树桥.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的初步编制Ⅲ:简式版的制定及信效度检验[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687-690.

作者简介:赵婷(1988年-),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硕士研究生,应用心理学方向 ,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  463000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社会心理学视角下防范校园欺凌的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JJYKT19574)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
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要抓住哪些关键点
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成因及应对策略
从社会建构论视角看“校园欺凌”
法律规制校园欺凌的若干思考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