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有为,不妄为

2020-05-28 09:38储冬生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实施线上教学

摘要:疫情防控形势下,开展线上教学是一种积极的应对。线上教学至少有五个方面的准备要先行: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选择合适的教学环境;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上一节准备课并做好课前准备。疫情过后,教师应该将线上教学作为一项普及性的教学基本功来掌握和运用,特别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把握线上教学的特点。陈平原先生的经验诠释了线上教学的基本要义。而一些现实问题表明,线上教学要有为,但不能妄为。

关键词:线上教学 教学准备 教学实施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教师而言,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开学延迟,教学由“现场”转为“线上”。疫情防控形势下,开展线上教学是一种积极的应对。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方针的指引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都积极投入。但是,不得不承认,由于事出突然,一些地区的线上教学实施水平还参差不齐。

线上教学短时间内有些瑕疵可以理解,但接下来必须做更深入的思考:线上教学就是把原来的课堂教学直接搬到线上吗?“在线”就等于“在学习”吗?……“停课”是保护,“不停学”是呵护,必须把好事办好!

一、线上教学的准备

如何做好线上教学?首先要认真学习相关指导文件,如教育部下发的重要通知、江苏省发布的“中小学抗疫期间线上教学指南”、黑龙江省推出的《黑龙江省中小学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评价指标(试行)》等,然后再思考校本的、面向个体的具体措施。除此之外,我以为至少还有五个方面的准备要先行,这是教师实施线上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一)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

技术问题是实施线上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保障线上教学能够正常实施,然后再考虑线上教学怎样高效实施。一线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是不一样的:年轻教师一般会感到比较简单,部分年长教师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不适应。但是,对于绝大部分教师而言,稍加留心都应该能很快解决。为了应对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停课不停学”的实际需求,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统筹、整合了多方资源,制作了教师线上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资源包(包括线上教学攻略、信息技术应用、学校防疫案例、地方师训案例等),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学习,以提升自己的线上教学能力。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

就平台的选择而言,应该尽可能使用师生都熟悉的平台,而不追求最新、最“高级”的平台。其实,日常使用的QQ就能够满足线上教学的基本需要,使用屏幕分享的功能就能够实现教学直播。使用QQ还有一个好处:若由于网速慢等原因导致直播受阻,通过QQ群聊功能,借助文字交流、课件截图等,仍可以保證教学正常进行。如果会使用一些功能更强大的专业直播软件,当然是好事。这里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即使不熟悉那些专门的软件,只使用日常熟悉的软件,同样可以实施线上教学,而且效果还真不一定差。平台的选择,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环境

实施线上教学,教师也要选择适合授课的工作环境。线上教学,大多数教师都是在家中进行的,所以有必要在家里挑选一个适当的地方。要尽可能选避免受到家中老人、孩子等外部环境影响的地方。如果能以书房、书橱、壁画等为背景,无疑增添了一些文化气息。当然,学科不同,对教学环境的要求也可能不一样。教学环境问题容易被忽视。有教师在上课时,一会儿画面晃进来一个人,一会儿又传来各种声音。这些都可能影响教学效果,甚至会酿成教学事故。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个人的仪表、服饰等,不宜太随意,虽然在家中,但是仍然应该是上课的状态。

(四)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实施线上教学最大的难处,在于教师在屏幕这边,学生在屏幕那边,教学管理难度增加。有时候,学生在不在线,教师难以精准把握。因此,线上教学能否取得成功与家校合作能否形成合力高度相关。尤其是面对中小学生,家长的适度参与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家长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所以我们要给予家长适当的培训和指导。譬如,怎样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场所,避免不必要的干扰等。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提前在网上召开家长会,这样指导起来会更具体、更到位,家长有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及时讨论、形成共识。

(五)上一节准备课并做好课前准备

线上教学实施前,最好能给学生上一节准备课。这个准备课,不仅解决设备的问题、软件的问题,也明确教学的常规要求、管理制度等。有了准备课,正式上课就不会因为无关的问题影响正常教学,更能聚焦在教学内容上。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开学第一课的学习状态对于整个阶段的教学都非常重要。此外,每节课开始前,教师都应该提前一点上线(这相当于日常教学中的候课),最好做一个准备PPT,把今天的学习要求、学具准备等公布在屏幕上。至于教学内容、设备调试等方面的常规准备,在此就不赘述了。

二、线上教学的实施

与常态的现场教学相比,线上教学固然有其不足,但优势也很明显,比如,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能更好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将学生上下学路上的时间节约下来了,更便于实施个性化学习和个别化指导……两者结合好了,线上教学可以成为现场教学的有益补充。疫情过后,教师应该将线上教学作为一项普及性的教学基本功来掌握和运用。为此,特别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线上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内容

线上教学,学生隔着屏幕,不在身边,教师更容易忽视教学对象,而只关注教学内容。所以,线上教学,教师更需要拥有开阔的视野、前瞻的眼光和高远的教学立意,进一步聚焦立德树人,凸显学科的育人功能,不仅传授学科知识,更注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和谐发展,如关注学生视力、缓解学生焦虑、提醒学生自律等。

生活是一本大书、一节大课。线上教学不必紧盯着课本,拘泥于教材内容,而要放眼整个生活,根据实际整合相关内容:可以进行价值观教育,教会学生敬畏自然、珍爱生命、心存感恩、勇于担当;可以指导家居生活,引导学生享受阅读、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珍惜与亲人共处的时光,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些都可以成为课程内容。比如,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小学的牟海军老师设计了类似的课程内容:“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在支援湖北高校物资的外箱上留下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你认为他们想表达怎样的情感?请详细说明。”这样的设计就很好地体现了一种与学生生活、与社会环境相联系的观念,较好地拓宽和加深了线上教学的外延和内涵。

实施线上教学时,还要考虑它与返校后的现场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将适合的内容安排在这个阶段,而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原来的教学计划。有些内容实施线上教学是不方便的、不合适的,要适当取舍、优化。以小学数学为例,低年级的“认识方向”(认识东西南北),就不推荐采用线上的方式教学。这个内容是需要体验的,最好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现在学生即使在家,因为疫情,也不适合去户外开展相应的活动。这样的内容还是留到返校后再组织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

(二)教学方式

线上教学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但是万万不能变成“满堂灌”。长时间单调的讲解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习沦为“看电影”“听音乐”,使学生比现场学习更容易疲劳。教师要用好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不仅让学生知道一些事实性的知识,更关注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的习得。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话题讨论、分组协同学习、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等。北京中学夏青峰校长介绍,他们以疫情为背景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有些孩子喜欢科技创新,我们就引导他们针对目前疫情防控中出现的物资缺陷,设计出一些更好的解决方案。例如,有个同学看见医生每天穿着很厚重的防护服,中途不能喝水,就设计了一款可以让医生中途喝水的防护服,充分展示了他的情怀和创意。”这样的学习方式就很好,有项目学习的味道,将线上与线下、个体与集体、自学与指导、传承与创新结合在一起。

(三)教学评价

线上教学如何知道学生学没学?没有观察到学生的即时反应,怎么知道学生懂没懂?评价不能等学完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增加互动、了解学情,实现即时评价。这样,既能为进一步教学提供依据,也能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强化或善意的提醒。线上教学的评价既可以通过软件提供的一些互动功能来实现,也可以由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教学组织来实现,如积分奖励制度。另外,在阶段学习结束时,教师还应该通过适切的方式对阶段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和评价,从而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总之,评价是教学的重要抓手,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应该有一种积极的评价意识。线上教学不能光靠压力来推动学生,更要用评价来驱动学生。

三、线上教学的基本要义

在网络上,看到北京大学陈平原先生的一篇短文《我的第一次网课:临老学绣花》。其中一段说的就是先生因为这次疫情第一次线上教学的经历一

十点的课,八点我就开始忙碌,一会

兒摆弄手机,调整角度;一会儿布置背景,温习讲稿。起起坐坐,茶都泡了三四遍,终于可以正式上线。好在事先排练过,而且人也不算太笨,熟记流程,没有按错一个键。先用“群直播”讲了一节课,再用“会议邀请”与四十位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同学对话一除了一位网络状态不佳,一位麦克风发不出声,其他都表示没有问题。唯一的遗憾是,课后有学生希望重听,才晓得我本该按下“直播结束后可观看回放”。

虽然磕磕碰碰,课后还是很得意一不是新技术运用娴熟,也不是新课程设计精彩,而是远隔千山万水,在疫情如此严重的关键时刻,师生们用这种形式互相问候,温暖之外,也很励志一这或许正是有关部门要求“停课不停学”的深意所在。

这段内容文字浅显,却很耐读,道出了线上教学的成功“秘诀”,也诠释了线上教学的基本要义——

“十点的课,八点我就开始忙碌”,说明线上教学更需要提前做好资料和环境等方面的准备;

“好在事先排练过”,说明线上教学需要提前进行平台的试运行,这样才能保证正式开课时的顺畅;

“先用‘群直播讲了一节课,再用‘会议邀请与四十位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同学对话”,说明线上教学需要讲解和互动的结合,尤其强调互动,不能变成简单的讲解;

“唯一的遗憾是,课后有学生希望重听,才晓得我本该按下‘直播结束后可观看回放”,说明刚开始尝试线上教学有点问题在所难免;

“远隔千山万水,在疫情如此严重的关键时刻,师生们用这种形式互相问候,温暖之外,也很励志”,很好地向我们诠释了线上教学更深层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这段内容给我更深的体悟是,连陈平原先生这样的长者、有名望的学者都可以用“归零”的心态,从头学起,而且很快就能“用好”线上教学,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有了先生的精神,我们的线上教学也一定能成功。

四、线上教学的注意点

在教学实施中,我们也发现,的确有少数教师因为种种原因,暂时无法独立实施线上教学。我以为,应该允许部分教师联合实施线上教学。比如,一位年长的教师在学科教学上有优势,一位年轻的教师在教学技术上有优势,他们就可以优势互补,联合实施线上教学,着力追求“1+1>2”的效果。

此外,我还了解到一个真实的情况:一个朋友的孩子上初二,原来学校从来不会利用周末补课,因为教育行政部门早就有过相关的规定。但是,疫情发生后,实施线上教学以来,一切都变了。虽然学校没有安排周六、周日的课,但是教师在周六、周日,随时会在群里通知查作业、补订正,然后讲评,相当于又上课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加上班主任统计疫情等班务,于是,周六、周日差不多又变得和平常周内一样了。这不是我们追求的线上教学的优势,也不是实施线上教学的初衷,更不是“停课不停学”的本意!

所以,我最后想说的是一线上教学,我们要认真思考,努力创新,要有为;但又不能无限放大网络的运用,违背初衷和本意,肆意妄为。

(储冬生,江苏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曾获全国优课评比一等奖。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教育部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主讲教师。首届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优秀指导教师。积极倡导“问题驱动式数学教学”,潜心打造“生动且深刻的活力课堂”,2017年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猜你喜欢
教学实施线上教学
高职英语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工艺美术设计情境驱动教学方法探索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翻转课堂”在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能力递进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