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校30时代

2020-06-08 10:29张治
陕西教育·教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共生交流时代

张治

传统学校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基本素养的流水线工人,传统教育的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进化。如今的孩子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因此,我们应该思考学校这一教育场所如何变革。

学校如果不变,对于我们的教育、青少年來说,就是辜负。

在未来,技术将跳出辅助学习工具的范畴,嵌入学习系统的方方面面,促进学习方式的创新发展。如果说学校3.0时代即将到来,会变成什么样?我提出了13个场景。有些场景已经到来,有些正在赶来,教育正处于变革的前夜。

第一,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数字画像。进学校那天开始,学习、教育的过程就是数据不断采集分析和加工利用的过程,这个数字画像会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

第二,每个教师都有人工智能助手。过去教师的工具就是黑板、粉笔、讲台,将来会有一个“贴身丫鬟”,整个工作量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第三,每一门课程都有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是人工智能进步的阶梯,我们可以根据它开发自适应学习系统,实现个性化教学辅助。

第四,每一项教学业务都可能外包。每一个业务都可能有公司参与进来。未来的校长会非常轻松,就是在后面评估服务、遴选供应商。

第五,每一所学校都是虚拟学校的组成部分。虚拟学校和实体学校是并存的,实体学校和虚拟学校的任务可以做一个切分。虚拟学校做什么,实体学校做什么,怎么样切分。未来很多学校都在虚拟学校有它的数字映射。

第六,每一种学习都会被记载。过去我们读书,后来我们读屏。当我们读屏的时候不仅仅把文字变成图片或者流媒体,更多地我们希望屏幕也会读你——你的眼睛运动、表情变化、互联网操作行为和结果,从而更了解你,更好地服务你。

第七,每个人作业都不一样。现在学校里老师把一个班分三层已经很不容易了,在技术的服务下,我们可以做到每个人作业都不一样,这些靠传统的教育是难以实现的。

第八,每个人的学程都是定制的。过去是流水线作业、标准化教育方式,未来的学校3.0时代,学制概念将基本消亡,弹性学制会大行其道。

第九,每一种学习方式都被尊重。未来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会逐渐地挤压传统以考试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催生多样的思维方式。

第十,每一场教育都注重协作共生。未来的学校应该是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学生之间不是竞争关系,更多强调协作共生。这个共生既包括人和人之间的共生,也包括学校和人脑的合作,学校和孩子的天性合作。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好玩、好胜,要呵护好这些。

第十一,每个家庭都会形成独特的教育场。过去总是把学校和家里的关系分得很清,实际上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不是这么切分的,而是一个立体化的育人场。将来的学校要经营好每一个家庭,让每一个家庭的教育场都发挥正向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的效果。

第十二,每一件装备都趋向智能化。有更多的智能产品会在学校中涌现出来。

第十三,每一所学校都被隐性课程怀抱。博物馆、运动会、电影节都有可能会变成隐性课程。未来的学校一定是非常注重隐性课程设计的。

这13个场景,有些已经到来,有些正在赶来。我们面临的时代,是过去未去,未来已来,这就是学校3.0所处的时代背景。

大家会觉得迷茫,我们还要不要到学校去?到学校去是为了交流,交流为了印证,印证是为了帮助我们发现自己。人不能被教,只能帮助他发现自己。我们学校里面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交流、印证,这是到学校去的原因。

学习到底如何发生?学习的发生是一个人在与人、物、环境交互当中建构概念、经历的过程,交流情感、增强体质、建立信念、发现自己,这都是学习的结果。

技术可以帮助教育做什么。技术非常擅长加快概念的建构、分布学习资源、加强感官刺激、增进学习的反馈。但是技术不能代替情感、体验、交流。

有人曾说过,教育的过程就像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教育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事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行业是难以消亡的。很多工作会被改变、替代,需要老师投入爱心的这些工作,永远不可能消亡。

作者为上海电教馆馆长

猜你喜欢
共生交流时代
如此交流,太暖!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建筑与环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