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20-06-08 10:29李涛
陕西教育·教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乐学校本学科

李涛

公办学校在师资配置、硬件配置、财政拨款等方面基本相似,那公辦优质学校与公办薄弱学校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那就是课程。优质学校追求课程的丰富性,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评价的多元性,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综合素养的最大化发展。

在经开一小成立初始,我们就提出了“轻松高效”这一办学主旨,并研讨出 “乐学善思  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乐”是基础,是前提,是学生面对学习所呈现出的一种积极、愉悦、主动的学习状态,思、知、行是目的,即在“乐”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拥有满满的学习力、深刻的思考力和勤于践行的行动力。在此基础上,我们给学校的课程起了一个名称,即“乐思知行”课程。用课程培养学生,用课程把学生塑造成我们想看到的样子,一个具有中华民族集体人格倾向、善于思考、乐于合作、能在未来的大道中坚实行走的人。

现以西安经开第一小学从无到有、从有到区域优秀乃至省市级优秀的发展过程,谈一谈我对学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一、探寻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路径

每一所学校都在实施国家课程,但由于认识、方式、方法等差异,在落实国家课程时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西安经开第一小学教学的核心理念为“乐学善思  知行合一”,如何才能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为目标引领,让学生在达成国家课程目标的同时,学得愉悦,学得轻松,学得有效呢?我首先分析了学生“低效重负”的原因,基于此探索适合我校的教学策略。

实施策略一:强化国家课程目标,构建学段课堂模型,让学生学习轻松有效。

国家课程中每个学科均有自己的学段目标,强化学段目标是经开一小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策略。例如《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一、二年级)教学的核心是识字和短小文章阅读,学校就在“乐学”理念的支撑下,提出了自己的学段学习落实措施,即推动“快乐识字 多方式朗读”课堂教学模型的建立。第二学段(三、四年级)学生开始进入稍长文章阅读和初步习作阶段,于是学校提出“思维导图促理解 读写结合促写作”课堂模型的构建。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课文相对有一定的深度, 学校便推动“比较性阅读  名篇名家探究”等阅读方式的生成,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促使学生在春风化雨中立德树人。学校学段教学模型的构建,有力地推动了国家课程在学校的落实,学生学习明显呈现出轻松高效的状态。

实施策略二:减少纯讲授式课堂时间,把“互动学习”纳入课堂,让学生乐于交流与合作。

在经开一小,我要求教师在课堂重点环节后增加学生“说一说、练一练、讲一讲、辩一辩”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深层思维和建构知识意识的形成,并把这一举措纳入学校课堂教学的评价中。如今经开一小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中养成了合作学习的习惯,日常管理、课间玩耍也体现出相互协调的好风尚,综合素养得到极大提升。

实施策略三:建立起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把学科整合纳入学校教学管理,在合作中创新。

日常,我们是通过学科教学的方式落实国家课程,这种方式的确促使学生拥有了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但我们清楚地知道,任何真实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综合分析,也就是仅仅靠某一个学科知识往往只能解决片面的、阶段性的问题,只有把学科整合起来,才能促使学生创新精神和行动力的生成。于是,打通学科之间的藩篱,整合学生学习内容,每学期每位学科教师至少和别的学科进行一次整合,成为经开一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思考力、行动力的重要策略。如一二年的孩子读了绘本《我爸爸》,我们就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与美术的整合,即结合自己爸爸的特点,进行绘本《我爸爸》的亲子创作,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也实现了亲情的深层次表达。学科整合不仅能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开阔教师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能节省学生学习的时间,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实施策略四:建立起多元评价的教学管理机制,让评价引领课程创新发展,引领学生坚实前行。

过去我们通过一张试卷来评定孩子。由于一张试卷的局限性,学生发展的丰富性、个性往往被泯灭在机械而抽象的数据中。加之传统的试卷已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导致教师的日常教学总是根据这些固定的考试题型进行,致使教学僵化而机械重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进入了为“一张试卷”而“忙”的怪圈。进入经开一小后,我们着手进行“多元智能”评价工作,创设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这种评价方式中,“一张试卷”只占综合性评价整体分值的30%,学科学习过程评价占到了70%。国家课程强调的综合性学习、诗歌朗读、儿童文学阅读、乐于习作等学科核心素养均被纳入到多元化评价之中,引导学生形成更广阔的学习观。

这四项举措促使经开一小在实施国家课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已成为周边孩子和家长向往的学校,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等得到家长的一致称赞。学校成为学区长学校,带动周边学校教学的发展,也被西安市教育局授予“素质教育优秀学校”。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1.校本课程的价值思考

除国家课程的实施外,校本课程是一所学校特色办学的集中体现,是国家课程的再丰富,代表着学校办学的宽度,是自下而上的一种生长。在经开一小办学过程中,我们一边继续深化对“知恩懂礼 乐学善思 合作创新”学校课程目标的研究,一边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学校的课程。“知恩懂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哪些课程能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强化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我们能从学校所在的地域——西安汲取哪些营养?能从学校所在的社区利用哪些资源?“乐学善思”是每一位学生应该具有的学习品质,可以通过哪些课程让学生爱上学校,爱上学习,并实现思维的拓展?“合作创新”是健全人格的标志,在数字化时代,如何促使学生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在合作中发展创新力?

在深化目标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主两翼”的校本课程建设思路,“一主”为学科乐学拓展课程,扩宽学科学习的外延,主要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生思维品质为主,用以回答哲学命题“我们正在干什么”。“两翼”:一翼为“传统文化传承课程”,用以回答哲学命题中的“我们从哪里来”。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其中周秦汉唐四个朝代代表着中华民族发展的高度,从这四个朝代特别是从汉唐汲取营养成为学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切入点。一翼为“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回答哲学命题中的“我们将走向哪里”。经开一小地处经济开发区,中国重型机器研究所、机器人基地都在学校周边,如何利用好学校自身资源和周边资源,成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的发展思路。“一主两翼”是“知恩懂礼 乐学善思 合作创新”的具体化。如今,学校课程建设已经达到100多门,有的是必修课程,有的是选修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设思路

在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方面,学校首先把楼道建成了“周秦汉唐”布展馆,呈现墙面的第一个大字为“礼”,和学校课程育人目标“知恩懂礼”相呼应;其次是代表秦朝统一的“书同文 车同轨 行同伦”一行文字,强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伦理道德;教学楼三层和四层的楼道呈现汉代的开拓与融合、唐代的多元与开放,我们期望周秦汉唐的思想与文化每天能与孩子们见面,促使孩子们在地域文化、地域课程的浸润中成长。我们把“汉风唐韵”的部分要素纳入选修课和必修课,如《唐诗300首》的背诵与讲解、《汉乐府》的朗读与背诵、“汉唐节日文化”、经典“唐诗汉赋”唱诵均被纳入必修课,“汉服研究”被纳入选修课。除此之外,学校还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剪纸、武术、版画、古筝、琵琶、二胡等纳入课程,使经开一小的孩子拥有了较深的民族文化底蕴,知恩懂礼,传唱经典,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科乐学拓展课程聚焦学科延展能力,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主要结合学校教师自身资源优势和社区资源优势进行建设与开发。如音乐拓展课程有合唱、电子琴、管乐等;美术拓展课程有纸浆画、动漫画、国画、书法等;体育拓展课程有健美操、跆拳道、足球、篮球、花样跳绳、冰雪运动等。数学、语文、英语也有自己的拓展课程,“英语配音表演”“英语戏剧社”“英语思维导图班”“数学七巧板”“趣味数学”“数学创编”“成语故事”“文言文诵读”“绘本阅读”“小说鉴赏”“热点新闻评论”等。经开一小学科乐学拓展课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百人乐团演奏获陕西省优秀展演奖,健美操获陕西省第二名,足球获西安市第三名,女子小篮球获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名。

在创新人才课程开设方面,我们根据学校所能提供的硬件数量,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如信息技术下的学科思维导图、电子报刊设计、绘本创作、小型动画设计等都可以在信息教室完成,于是被纳入必修课;人型机器人、3D打印课程、编程猫课程、模具制作、VEX机器人、航空模型、电路装配等由于对硬件要求比较高,我们便采用选修课的方式进行。当然这些高科技项目学习仅仅依靠学校自身的资源是不够的,往往需要和社区以及社会更多的资源一起协调合作,如学校和重型机器研究所商洽,把他们的机器人展馆作为学校学生的实践研究基地,经开区的机器人基地也一直和学校合作协调师资,共同进行创新性人才培养课程的开发。

3.校本课程资源应用

每一门校本课程的开设都需要人力和硬件的支持。经开一小办学第二年,在学校硬件还比较短缺的情况下,面对急需开设“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这一需求,我开启了在全校寻找“VEX机器人”家长达人以及“硬件征集” 活动。在得知有一名家长不仅自己基本掌握“VEX机器人”操作要领,并给自己孩子购买了“VEX机器人”装备这一信息后,我和家长商谈把装备放在学校,更方便孩子课间、课后进行探究,但也提出了带领学校四五名孩子形成团队一起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要求。于是,装备便放在了学校,这个团队几乎从未间断过“VEX机器人”的研究。如今,他们一直在代表学校进行国际赛、亚太赛和省际赛,成绩名列前茅。再比如,按照常规思维,小学是很难成立管乐队的,特别是百人乐团,没有几个学校能有那么多的老师应对学生的乐团学习需求。于是,我们引进乐队,让乐队教师常年进行管乐训练指导。近期,学校民乐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引进民乐专业人士走进学校也已经列入学校管理日程。

强有力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体系化”舉措,促使教师队伍快速成长起来,目前有 8位教师获得“西安市教学能手”称号,7位教师获得“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1位教师获得“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称号,2位教师获得“陕西省教学名师”称号。

2020年,“说数学 促思维”“乐学思想与小学语文整合实践研究”两项“国家课程校本化”成果获得陕西省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欣喜之余,我们再一次相信“国家课程校本化”是学校发展的最主要路径之一,它同“校本课程体系化”一起构成一个学校的深度和宽度,共同在诠释“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

让我们在课程探究的路途中执着前行,共同创设属于学生素养发展的最美风景!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经开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乐学校本学科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声音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