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实验,促进自主学习

2020-06-08 09:54陈寅军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自主学习实验

陈寅军

内容摘要: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我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和积极状态,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的教学方法。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有利于科学课程的学习,在科学课程当中,需要学生的思维具备一定的严密性以及邏辑性,而自主学习能力对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以及逻辑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作为科学学科的特征性内容,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最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 科学教学  实验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具备安排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如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选择不同学习方法的能力,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能力,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等。因此,我在实际的初中科学教学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围绕这些理念,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在这些方面作了尝试和探索。主要通过科学实验作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实验的实践性,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对其他科学知识甚至其他学科进行自主学习。

一、用实验的体验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实验的体验性是其他教学手段不具备的特征,很多知识涉及原理和规律时,往往变得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更是会产生畏难心理,就不用说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了。而科学中的大部分知识,都可以设计一定的实验,有一个具体的呈现。

比如九年级气压复习教学中,老师展示可乐瓶和剥壳的鹌鹑蛋,演示“瓶吞蛋”的实验。虽然这是个并不陌生的实验,一定也提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且潜在的就想到复习的是气压的相关知识。而新课中的覆杯实验、吸盒装牛奶都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学生“会学”的水平取决于“爱学”的程度,学生都希望自己在校的时间是有趣、有意义、有收获的。学生只有对科学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深入地去研究,主动地去学习。在科学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实验引入,不断地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不断地发现现实生活中有关科学的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尤其对于实验器材就是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自制实验,学生更感兴趣,更想去解决问题,更想去知道原理,就有了主动学习的动力,为自主学习做好的准备。如果这些实验引入后,让学生自己通过书本知识的自学来解决问题,相信所有同学都会立刻行动起来的。这就是科学课上最好的利用实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用实验的辩论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验的辩论性,体现在实验结论的得出、实验结论的应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问题等方方面面。需要学生借助已学的知识和教学资源对以前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进行辩论,从而获得更加可靠的知识或方法。

比如九年级气压复习中,在学生归纳完“瓶吞蛋”中气压变化原理后,老师增添了打气筒,热水等器材,提出怎么在不损坏的前提下让“瓶吐蛋”,需要学生讲出方法、原理和具体操作,在某位同学回答的时候,其他同学当评委评价他的方案,评价完后原设计方案同学可以继续阐述和反驳。这样的课堂设计,除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外,增添了辩论环节,对学生知识应用有了较高的要求。在课堂呈现中,学生们回答非常积极,提出自己的方案,评价其他同学的方案,在辩论中老师只要适当的引导就可以。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们不但自己想出方案,还思考了其他同学的方案,并且对几种方案有了各方面的比较。哪个方案吐蛋时间更短,哪个方案操作更简单,哪个方案运用了什么原理,哪个方案还可以怎么改进……,学生们在辩论中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用实验的探究性,加深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

探究性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而科学中的实验教学,更是探究性最能体现的环节。

比如九年级气压复习中,在瓶吞吐蛋实验后,教师创设了新的问题情境:说出几个实验的现象,并分析产生这些实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1. 用红磷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 用压强计显示液体某一深度的压强;3. 平衡的天平一侧被气球密封的集气瓶中白磷点燃后天平的平衡情况。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思考,给予学生较为充足的时间。在这个问题的预设中,教师已经将初中科学原理与气压有关的常见实验列举出来,学生看着熟悉,但在新课教学中不一定会透彻的理解气压变化在实验中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学生自主回顾引起气压变化的因素,分析这三个实验中气压相关知识对实验现象产生的影响。这种教学设计中,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科学思维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学生这些方面的提高也是明显的。可以更好的去加深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

四、利用实验的合作性,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维度

实验中的合作性,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实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比如九年级气压复习中,老师设计问题情境,要求小组合作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操作中可借助其他器材或生活用品。说出每一种方法利用的原理。

这个问题中,有些方法可能是老师新课教学或习题课中用到过的,但学生对其中的原理并不特别清晰,有部分学生只是知道方法,而对原理比较模糊。随着气压复习课的层层深入,学生对气压变化原理的应用也变得更加熟练。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学习劲头更大。在讨论中,对气压知识的应用水平会有提高,小组的集体智慧能得到更多的解决方案,如:1.用止水夹夹住软管后的液封法;2.利用温度变化的手捂法;3.连接注射器后的推(拉)法。4.导管处接装水U型管,往长颈漏斗加水的方法。

实验的合作性,在大部分科学实验中都可以设计安排,合作极大的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维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标的要求,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特点是开展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对于初中科学教学来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对于该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只有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渐地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才能提高教学成效。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实验,促进自主学习进行了探讨,我相信,在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有所提高。

参考资料:

1.朱清时《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八年级下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第一版,第96-98页。

2.屠凌云《科学实验活动手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10月第2版,第40-42页。

3.初玉霞《化学实验技术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4月,第48页-第52页。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自主学习实验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