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运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探究

2020-06-08 09:54刘卫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刘卫

摘要:群文阅读是一种最近才流行的阅读教学方式,通过多个文本的组员方式,将课堂内外的阅读进行无缝的连接,能够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与此同时,还能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将教学变成学生的自主探索,让语文课堂变得更有活力。本文就群文阅读运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群文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使得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尽管学生们的阅读成绩并没有降低,但是他们只是为了做题而展开阅读,忽略了阅读本身的乐趣。所以在高中语文阅读当中应用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模式,其实是为了当前枯燥的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一股清流。

一、在高中语文阅读当中应用群文阅读的必要性

群文阅读和单篇阅读是相对的,一般不同点主要是体现在阅读的数量,只是二者在阅读方法的选择上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群文阅读需要学生能够注重文本之间的联系,因此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大量的语文素材,提高对文字的审美能力。其次,群文阅读对学生学习效率的要求是更高的。在实际教学当中应用群文阅读,学生们的阅读速度就会提高,对于信息的提取也就会更具有针对性。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就能够从多篇的文章当中提取到内容,通过对比和分析,就能够更好的掌握阅读的技巧。第三,群文阅读还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思辨性。在以往的教学当中,仅仅局限于课本阅读也是如此,所以这就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应用群文阅读就会有更多的阅读资源可供学生学习,因此学生们的思维发展也就会更加的全面。特别是群文阅读能够组合多种文本,在这一点上,群文阅读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够体现思辨性,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最后,群文阅读的应用还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毕竟在新课改背景之下,还是要强调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格外注重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由学生来主导[1]。

二、在高中语文阅读当中应用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1)帮助学生建构语言。在语文阅读当中应用群文阅读,主要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群文阅读的特点就是要体现文本的多样性,对学生而言,这其实是一种比较新鲜的方法,但其实也挑战了他们的阅读习惯。有很多学生在实际阅读当中并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虽然阅读速度很快,但是提取到的信息并不是重点。还有一部分学生阅读速度比较慢,喜欢细细研读,但是这类学生语言积累的效率是非常低的。这两种情况其实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因此必须要应用群文阅读来循序渐进的改变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从大量的文本当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实现语言的建构。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據学生们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的整个画面非常统一,所以细细品读之后会觉得特别浓郁醇厚。所以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标注一些较好的句子或者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对文章进行注解,这两种策略都能够帮助学生在高效率的阅读基础上提取有效的信息,更好地理解文本。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性的文本,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可以自由的在文本当中抒发自己的感悟。再比如学习鲁迅《祝福》这一篇文章时,学生们初读可能不太了解为什么故事情节要这样发展,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例举鲁迅其它同时期的文章开展群文阅读,只有学生能够了解鲁迅在写祝福这一篇文章所处的历史背景,那么文章当中描述出来与祝福这一传统祭典相对比的人间惨剧,就能够显现出当时那个年代的悲惨。所以鲁迅写这篇文章,其实是向封建制度和礼教提出了愤怒的控诉,之所以他能够写出这样典型的情节和人物,正是因为他站在这一时代的制高点上进行自我的观察和语言的构建。所以通过这一篇文章的群文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来构建经典的情节和人物,这样才算是发挥了群文阅读真正的作用。

(2)多元聚焦学生的思维。阅读其实是主观性占据主导的活动,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能够通过文字和作者进行对话,甚至还会和自我进行思想上的对话,而一旦对话出现,就意味着学生已经具有了良好的阅读体验。面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会出现不同的观点,但是他们在通篇读完整个文章之后,常常会忽略掉自己的观点,所以教师在利用群文阅读来展开高中阅读的教学时,必须要从多元化的方向聚焦学生们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在文本阅读过程当中,形成具有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群文阅读另一个特点是开放,也就意味着学生更容易存在求异的心理,而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勇敢说出自己的观点。比如学习李白的诗歌,教师可以选取《蜀道难》、《将进酒》等,其实李白诗歌的风格一直都是豪迈奔放的,但是具体到某首诗当中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比如《蜀道难》这首诗,是他在京城三年当中写出来的,因此诗中体现的感情是批判现实和表达自由,而《将进酒》是在再度漫游的时候写出来的,因此这首诗表达的更多的是愤世嫉俗。这就意味着通过群文阅读就可以让学生不断对比和整合,因此他们的思维缜密性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2]。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法,教师必须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和点拨,才能够发挥这一教学方法的价值,让学生喜欢阅读,通过阅读更好的发展自我。

参考文献:

(1)雷兴鹏. 中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探究[J]. 新课程(中), 2019(4).

(2)骆建红. 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探究[J]. 新作文:教研, 2019, 000(005):1-2.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