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绘简图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20-06-29 12:34姜春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1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

姜春艳

【摘要】“地理地理,离开地图没道理”,可见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初中地理是图文并茂、文理兼具的学科。基于它的特殊性,教师在课堂中如何灵活地运用地图;如何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记图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手绘简图在地理课堂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手绘简图;初中地理课堂;实践探究

地理对于七年级新生来说,是一门崭新的课程,与之前学过的其它学科有诸多不同之处。同时,七年级地理的时空性、抽象的天体知识以及难懂的等高线内容使得此阶段的初中生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八年级地理带领学生踏遍祖国的大山大河,领略经济发展大势,这些也都建立在对我国自然地理特点认识的基础上。因此,想让学生学好地理,教师必须重视他们识图能力的培养,让他们牢固地掌握识图技能、熟练地读懂地图,进而运用地图。

一、手绘简图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特色

手绘简图具有方便、灵活、简洁、易读易懂等优势。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盛行的今天,仍有重要意义。与现代多媒体图像教学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特色与优势,其特色主要有:

二、初中地理课堂中运用手绘简图的主要步骤与环节

笔者认为,地理课堂上我们的教学时刻和地图相伴,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手绘简图能力。绘制简图时,教师的绘图步骤就诠释了整堂课的教学思路,学生也可以一步一步跟着教师走。一般来说,手绘简图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步骤环节主要有:选取简图主要方向与内容、精心准备简图的绘制和问题设计(备课);观察和判断黑板可利用作图的空间位置、选定绘图颜色粉笔等必要工具、向学生提出绘图要解决的问题或边绘图边提出思考问题、最后对整个简图所展示的地理概念、原理或规律等作出引导性梳理说明(课堂中)。

七年级案例: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直是七年级地理教学的难点,它很抽象、不易理解,而且在判读的过程中极易将山谷和山脊混淆。怎样才能攻破这一难点?教师要尽量结合白板,利用形象的山顶、山谷、山脊、陡崖图片帮助学生认识;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也需要通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尤其是极易混淆的山谷和山脊,教师可通过画简图的方式,找出规律让学生加强理解记忆。步骤如下:先画出两者的大致简图(等高线地形图),然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各标出一条切线,这时切线与等高线将会有多个交点,于是我们判读交点的海拔高度。最后,根据交点的海拔高度,推测并画出切线部位的横切面图(凹下去的是山谷;凸上来的是山脊),(画切线→找交点→描剖面图的过程)学生就能很直观地辨别山谷和山脊。

在分析绘制简图过程中,需要注意:①等高线弯曲部位的连线才是山谷或山脊。②交点的海拔高度不能读错。③推测画出横切面图的时候,速度要慢,尽量照顾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④帮助学生总结记忆其规律: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突出是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突出是山脊(凸高为谷、凸低为脊)。⑤简图绘制过程中,可适当增加学生绘图环节,教师不断地强调需注意的事项及要点,学生(尤其是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有了绘图的实践经历,就能将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结合、使学习的深刻性和逻辑性大大增强。

八年级案例:

就拿八年级“我国地形分布大势”这个知识点来说,教师可在黑板上先绘出我国的山脉(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然后在“骨架”中填充地形的“血”和“肉”,紧接着不同名称的高原、盆地、平原等地形区也相继落成。图文之间相互转化或图与图之间的理解融合,既训练了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也能使他们很好地跟着教师,将重难点一一突破。在绘制简图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山脉的绘制,一定要根据不同走向、按方位顺序依次画出,做到忙而不乱。②山脉绘制完成后,教师还可用粉笔的横向部位将近似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山脉连接起来,勾勒出中国地形的网格。③填充地形骨架“血”和“肉”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活动,让他们上台完善黑板上的简图。其实教师在手绘简图的时候,还可以注意一个细节,这也是笔者经常使用的:即简图中可以尽量使用不同的彩色粉笔绘制,如:山脉用白色粉笔、高原用蓝色粉笔、平原用绿色粉笔等。也可让学生在绘制笔记时用上不同颜色的笔,这样既美化地图,也能让学生更好地分类、记忆各种地形区,提高学习效率。

这样的简图,对于基础知识的落实、重难点的突破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长江”“黄河”“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地球的公转”等等,教师都能巧妙地运用手绘简图贯穿整个课堂。

三、手绘简图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中的效果感悟

1.培养学生立体的地理空间思维

地理空间思维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它对于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十分重要。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实施手绘简图教学时,教师应提前设计好简图内容,适当进行各种知识的迁移、联系,让学生学会利用简图进行学习和记忆。这样既可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之间的因果联系,也可提升其立体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高效的读图能力

地图上面标记着符号和文字,有时也有颜色,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无声语言”,在地理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现实的地理教学中,不管教师使用哪种教学方法,更多的是让学生在地图中“找东西”,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很多地理知识。手绘简图能更快速地让学生找到重要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独立高效的读图能力。

3.化繁为简,提升课堂效率

手绘简图能很好地将复杂地图中的重难点呈现出来,甚至繁琐的叠加图也能根据课堂需要进行灵活绘制。以下是教师黑板略图和学生绘制简图的优秀作品:

(1)长江流域的主要地理知识及其空间分布略图

(2)黄河流域的主要地理知识及其空间分布略图

4.利于师生互动,增进学科学习兴趣提升

我校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位置),招收的学生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因父母无暇管教,学习习惯和基础都不是很好;且家庭经济和生活、学习环境相对较弱;而初中地理目前仅仅作为广州市中考录取参考科目之一,在家长和社会中相对处于不利地位。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究,手繪简图在课堂上可形成教学情景、兴趣话题、美学探索等吸引学生的兴趣点,更有针对性地将学科重难点通过绘制简图得到引导、突破,既可减轻学生读图的繁琐负担,也能创设师生之间教与学沟通的良好交流氛围,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李瑞莲.地理教学要充分发挥地理图像的作用[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2] 王旭东.地理教学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西部(理论版),2013(23):134-138.

[3] 万军.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新课程学习:上,2014(2):57-58.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小学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