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认识书法之美

2020-07-12 07:35
大众文艺 2020年15期
关键词:结体欣赏者章法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五千多年前,在骨骸、金属、石头、竹简、纸帛上被记录下来的符号,是象征着文字出现的象形字。在经历了各个朝代的洗礼与演变,开阔雄劲,灵秀质朴,浑厚挺拔,完成了每个时代美学最集中的表现。[1]三国时期魏国书法家钟繇曾言:“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流,是手的运作,美,是心的思考。用上下笔意的流动,来表达作品的情感。而“流美”,便是对作品的要求,“手、心”,便是对人的要求。孙过庭有言:“以手双畅,智巧兼优。”[2]由此可见,书法之美贯穿于各个方面,各个时代,如何认识书法之美,是作为学书者最重要的审美能力。

一、线条美

从书法的线条来看,观察书法家在创作时的用笔、用墨,是极为重要的。书法线条之美也正是在于这笔、墨。笔墨使得中国书法成为一种精神形式。线条是书法作品中的基础、灵魂,没有了线条扎实劲道的质感,结构、章法都是空无一谈。线条是由单独的点画生成,毛笔在宣纸上的提按、起落的变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点画形象,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露锋或藏锋,或方或圆,或虚或实等等。这些因素也为书法家表情达意奠定基础。

可以说,笔墨之美是书法家情感思考与线条运动的和谐统一,书法家在线条中融入的情感而形成的独特的书法线条,才能汇聚成一个个字。线条的质感无疑是考验书者功力是否深厚的体现。然而线条并不是越奇特越好,更不能擅自滥造。而是要在遵守一定规则的基础上,再加之自己的体悟,才能使笔画的线条更为坚挺。

1.力量感

这里所说的力量感, 并不是物理中的蛮力,而是书法中的一种巧力, 是手指、手掌、手腕、手臂、甚至是整个身体,在有意识地用毛笔在纸上书写出的一道道印痕。中国书法一贯强调笔力, 卫夫人的《笔阵图》中有言:“下笔点画。波撇屈曲, 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一般而言, 下笔时书写者所赋予毛笔的力道,便会使得线条的质感更加富有内涵。书法艺术作品之所以美, 是因为当欣赏者走进观赏时,能够在这样一个个线条中领略到生命的风采、心灵的律动。反之,如果笔力单薄无力, 书法之美就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

2.节奏感

节奏感,也可以称之为韵律感。从书法作品的笔画线条当中,出了力量感,还可以发现一种活力,一种跃然于纸上的力量。从广义上来讲,节奏感包含多个方面,比如黑白对比,空白的大小之比,笔画的粗细、干湿、方圆等等。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便是节奏之本。书写者在书写线条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线条的松紧、轻重、快慢, 这也是线条节奏的内容。节奏感也是相对而言的,有对比,才会表现出节奏。立体感、节奏感囊括了线条审美意识的内容。

二、结体美

“结体”是指字体的结构、线条组合在一起所展示的美感,书法中的汉字在形体结构上可分为上下结构、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等。而在这些结构当中,表现出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对称美。

对称美是楷书、隶书、篆书形式美的主要表现形式。从广义上来讲,楷书的工整对称,字势端正,格局严谨,章法缜密;隶书的“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同样符合对称美,洒脱自然,方圆兼备;篆书则是曲直向背,均衡对称,多以圆笔为主。而在行、草书中,对称美进而转变成了参差美。行书化方为圆,变长为短,曲直变化不尽相同,通篇贯穿始终;草书上下字与字之间呼应牵连,气贯长虹,飘逸自得。

不难看出,中国书法依托于中国汉字,在保有中国汉字造字结构的基础上,蕴含着的是书者自身意识的流动。

在书法当中,并没有孤立的线条和结体,在结体中必然会有线条的体现,而线条又会组成结体。二者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的结合。因此,在研究线条美的同时,不应忽略情感的价值所在。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书法中任何一个字的造型, 都离不开这两个基本要素。

三、章法美

“章法布局”是指整幅作品中,行气贯通、章法变化的美感,以及作品内容的选择和安排的合理得当、落款题款印章等等都恰到好处。这里的章法,指的是单独的字与字之间, 行与行之间, 列与列之间的结构问题。清代的刘熙载有言:“书之章法有大小, 小如一字及数字, 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 皆须有相避相形, 相呼相应之妙。”

书法中的线条有虚实之分,那么在章法中,黑白的分布,亦是如此。书法讲求在变化中寻找和谐统一的章法。主要表现在:字与字之间产生错位, 如果在每一列字上画一条中垂线,那么字的重心可能会与中垂线重合, 也可能会偏左或偏右。这些错位和斜侧,是有意识的形成字里行间的不整齐, 不均衡, 不协调。但是书法家却能够及时用其他的书写技巧来进行弥补、纠正,于是作品的整体样貌在这样的变化当中,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美感, 在矛盾中显现出统一性。

正如孙过庭所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已平正,务追险绝,复归平正。”[2]书法艺术的创作在结体有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整齐,有序,统一,而这也正是书法章法当中的审美标准。

四、势态美

汉代以后书论逐渐兴起,例如,《四体书势》《九势》《草书势》《篆书势》等等,毫无例外的,书者把重点都偏向了“势”。那么什么是“势”呢?简单来说,“势”,就是以静态的形象,蕴含无限动态的可能。如果将单个字字体本身平铺在纸面上,那么它则是静态的,但若是将它放在一幅作品当中,左右字、上下字之间的交相呼应,欹侧、正斜的变化,这些灵动感所带来的势态,却不是单个字所能表达出来的动态的感觉。如同头顶的墙壁裂开时,人们会担心它掉落下来砸到自己,情感中的担心、焦虑、喜悦、愤怒等等情愫,也会在作品中呈现出动态的视觉感受。除此之外,人的生理构造、运动、呼吸与自然万物皆会影响人对于作品的感受。人在走路时,会不自觉同时伸出左手和右脚,而不会同时伸出左手左脚,说明人在运动时也存在收放的规律。这种规律也时常会被投放到书法创作中去。

五、情感美

情感美,是不基于作品外在形状的一种形态。美是一种形象,一种听觉或是视觉的形象。作品会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一幅画,人要去感知它。例如,人在看到一个苹果时会说:“苹果是红色的。”这是人最直观的视觉的体验,人们普遍看到的苹果都是红色。欣赏者对作品的需求,是知觉和感觉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而从情感投入方面来看,“苹果真甜”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客观反映,当这种情感投入到客体中去,便会使得客体也具有了生命力。这种移情是推己及人、由人及己、设身处地地。人和物之间存在沟通,也可以沟通。不仅是作为客体将思想推及物体,更是物对人的反作用,回返往复的状态,由我及他,由他及我,物与我同一之境。

例如,从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颜体”来看,这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欧阳询如此评价颜真卿:“忠臣烈士,道德君子。”而南唐后主李煜却不以为意:“叉手,并脚,田舍汉。”由此可以看出,两人对同一事物所表现出的截然相反的评价,则是在认知层面给欣赏者不同的形象,而情感则是欣赏者对作品的态度。汉字在摆脱了象形文字的书写方式的束缚之后,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兴起了书写自觉。书法晋升为了一种视觉符号,通过眼睛来观察,从而形成一种印象和审美感受,而并非一个刻板呆滞的面貌。而颜体之所以看着庄严雄浑,是因为其所表现出的端庄美、阳刚美,数美并举于一身。宋代以后,人的道德意识增强,情感接受对于人们来说实则存在一个最适宜的区间度。当人与人个体在审美差异平台中的距离较远时,欣赏者可能对创作者的作品存有有一些批评与不满;而当个体之间书写的风格字势又太过雷同时,欣赏者又会熟视无睹,毫无波澜。因此,情感的舒适度必须要定在一个适宜的区间内,才能体会到书者的情感流露。

六、结语

书法之美,是以自我所见所闻来观照客体,谈出自我的感受,欣赏者看到的作品形象,这种形象与自我体验相结合,以人的情感为基础。然而美的形象有千差万别,人的标准也有差异,但共同的标准将会使这种差异缩小到一定范围。书法创作者则需要结合大多数经典书家,概况他们美的规律是什么,总结出美的标准是什么。任何美都是一个完美的个体,而在这些个体当中,又存在相似的标准,这也是美的平均,美的规律。

个体在探索过程中适应审美的标准,在书法的探索中,有些人走上了歧途,有些人则受时代环境的影响,表现出时代特色,正如“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对于文字本身,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字眼,某一个笔画长一点,某一个笔画粗一点,都会和客体事物不契合,也就因而会感受不到美感。书法作品中,只有了解美的规律,才能塑造美的形象,通过在客观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所悟所思,总结出文字规律,并在作品中落实。魏晋人认识到美,书家开始对美进行探索、实践,当整个过程被铺展开来,美的形象、法则、规律、认识便开始被重新塑造出来。

当人在认识到书法之美的规律后,会有一个历史使命去思索,人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什么样的知识素养、文化素养、艺术素养,才能将书法之美发挥到极致?纵观整个历史时代,精神面貌都是由历史使命决定的,一个时代应该有这个时代的历史使命,初学者因为对书法的认识不够立体、深厚,便一味地去“集古字”,然而每一个字在不同环境当中,自身体势、结构都是不一样的,一个字在这个位置是这个形态,到另外一个位置,则又换了一种形态,因此要掌握美的规律,并不是单一地去背临每个字的字形。抛去了汉字表象的文字形态,探究隐藏在面貌之后的内在气息、内在支撑,内在美的体现。

总而言之,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并不只是单一的追寻意境和风格,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现着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本文从书法艺术的线条美、结体美、章法美、势态美、情感美五个方面,剖析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书法艺术则正是通过这些多方面的巧妙结合,以传统书法为基石,不断开拓创新,融汇合一,才创造出了这样一种和谐之美、韵律之美,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书法风貌。

猜你喜欢
结体欣赏者章法
詞作章法的藝術辯證法講究
留出想象的空白
质地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多一分不平凡
用笔之“易”与“不易”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
结体:小学软笔楷书教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