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引流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0-07-15 11:07张存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6期
关键词:内出血腹腔胆囊

张存喜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江苏 镇江)

0 引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将一个特殊的导管插入腹膜腔,注入约2-5L 二氧化碳,然后在达到一定压力后在腹部打开四个0.5-1.5cm 的小孔,解剖胆囊,断开并夹紧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然后取出整个胆囊,包括结石。LC 中必须进行腹腔引流[1]。像其他剖腹手术一样,LC 可渗入手术区域和伤口中的血液和液体,并对周围器官造成损害,术后常常出现的并发症有胆管损伤、血管损伤、肠损伤、术后腹腔内出血、皮下气肿、腹腔脓肿等[2,3]。手术期间,应将粘连严重,胆囊床出血或渗血较多,或怀疑器官受损的患者排除,同时,胆囊床出血或渗血患者应依次用电凝棒或电铲进行电凝,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血和胆漏是常见的并发症。引流管属于是一种入侵式操作,并发症发生率较高[4]。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引流管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既往研究表明:胆汁和渗出液的积聚可能引起腹部感染并影响身体的恢复,放置引流管是治疗腹部疾病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5]。它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已成为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首选。因此,本文以腹腔引流管展开,探讨腹腔引流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8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接受腹腔引流管进行手术的患者90 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27 例,女18 例,年龄22-62 岁,平均(25.43±8.65)岁;观察组45 例,男22 例,女23 例,年龄20-60 岁,平均(27.54±6.89)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引流管进行手术应用,医务人员做好术前准备,使用腹腔引流管制造气腹,然后建立操作孔,处理胆囊三角后剥离胆囊,在取出胆囊后消除气腹,医护人员及时做好术后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影响术后恢复[6]。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进行比较。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指标时间越短患者手术效果越好[7]。(2)对两组患者术后发生不良情况进行比较。医护人员观察并记录患者血管损伤、腹腔内出血、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发生次数越少,患者术后效果越好[8]。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 检验,采用()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气、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排气时间(d) 术后住院时间(d)观察组 45 76.0±1.5 1.2±0.5 3.2±0.6对照组 45 148.0±3.4 2.1±0.9 5.3±1.1 t / 4.504 3.544 5.598 P /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经过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管损伤、腹腔内出血、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3 讨论

LC 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9,10]。但是,LC 手术亦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包括血液渗出、感染等,均会影响手术预后及术后恢复[11]。既往研究表明:引流管放置是改善血液渗出的重要方法,但是该方法能增加细菌入侵率,增加感染、脓肿发生率[12]。引流管是一种用于临床外科引流的医疗器械,可将人体组织或体腔之间积聚的脓液、血液和液体引导至体外,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创面预后。但是,持续的引流能增加疼痛的发生,亦可增加肺部感染率。腹腔引流不仅可以避免因腹腔积液和积液积聚而引起的腹腔感染,而且可以通过观察腹腔积液早期判断是否有活动性出血、胆漏和肠漏[13]。它也可以根据开放手术的原则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生命体征和腹部状况积极地解决问题。因此,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过程中,腹腔引流管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14,15]。

近年来,腹腔引流管在手术中应用广泛,且效果较好。本研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气、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腹腔引流管联用手术治疗,能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成功率。本研究中,经过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管损伤、腹腔内出血、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看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腹腔引流管联用手术治疗,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血管损伤、腹腔内出血、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干预,保持引流管通畅,有利于患者的恢复[16]。

综上所述,将腹腔引流管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血管损伤、腹腔内出血、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有利于患者的恢复[17,18]。

猜你喜欢
内出血腹腔胆囊
心肌内出血:可导致严重微循环障碍
鞍区脊索瘤术后复发并瘤内出血1例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高频线阵探头、凸阵探头联合检查对脑室内出血新生儿诊断效能的影响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哪些胆囊“要不得”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扭伤后赶紧这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