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7-17 16:17谢维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8期
关键词:审题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谢维标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科目,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意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却忽视了学生的审题能力的培养,而审题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做题的速率和准确性。自從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教师开始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非常重要,审题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做题时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快速地从题目中找到有用的信息,进而实现高效做题。因此,本文将详细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在学习路上的引导者。课堂上,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最有效的方式是做题,而学生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的高低,除了与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有关之外,学生的审题能力也是解题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有一种“丈二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这就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审题能力的表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方法

第一,强调学生要认真多次读题。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有一句俗话“读书百遍,其义就见”,在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中,也同样适用。学生反复地读题,就能够从题目中获得一些有用的解题信息,读题通常要读三遍,第一遍略读,第二遍精读,第三遍找出解题信息,特别是有的题目比较长,如果只是扫一眼题目就开始做题,可能会忽略到一些细节或陷阱,导致答题错误。因此,一定要强调学生认真多次读题,也就是要认真审题。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基本上能够认识题目中的字,培养学生多次读题,就是训练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不漏字、不添字,在读题的过程中可以用手指或笔指着题目读,看到重要的信息就用笔圈起来,以便于后面做题。例如,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章《百分数》的课后习题中的第11题:妙想有36枚邮票,奇思的邮票数是妙想的三分之二,笑笑的邮票数是奇思的六分之七,笑笑有多少枚邮票?学生在做这道题的时候要认真审题,多次读题,明确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只有审题清晰,把每个人之间的比例关系理清楚了,才能够准确地做对题目。

第二,审题找出题目中的重点。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路和解题效率,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在审题的同时明确题目要求,找出题目的重点。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题目中的重点和关键词,如何排除一些没有用的信息,以免干扰了解题。数学应用题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做应用题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笔,甚至有的学生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导致一看到应用题就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如何在审题中找到题目的重点,抓住关键词,就能够很好地理解到题目在说什么,针对问题,结合题目中的重要信息,形成解题思路。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第一,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大多数是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的,并没有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因此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非常重要。有很多学生其实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做题总是会出错,作业或答卷发下来以后就一脸懊恼,都是因为看错题目才丢失了很多分数。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非常重要性的。学生的审题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教学就能够掌握的,而是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尝试,才能够将教师传授的技巧转化为自身的一种能力,然后慢慢变成一种习惯,经过积累而来的。但是并不是说具有了良好的审题能力就能够做对题目,基本知识的掌握也很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可以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做批注,但是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错在哪里,而是标注出学生做错的地方,然后要求学生把错的地方订正,最后由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注去重新审题,纠正错误。

第二,开展学生在审题时的说题训练。所谓的说题训练,就是让学生在审题的时候用自己的话将题目的意思说出来,特别是小学数学题,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的,有的题目是以图形的形式出现,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看懂图形中传达出来的信息,而说题训练就是培养学生对看图类型的题目的审题能力。例如,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章《分数混合运算》中的练一练,如图1。如果学生不能够通过看图理解题目想要传达的意思,做这类型的题目时就会无从下手,左边的图可以这样理解:现在已经种植有48颗树,如果要再多种植四分之一,一共有多少棵树?解题列式为:48+48*(1/4)=60(颗)。右边的图可以这样理解:六(1)班有150面小旗,六(2)班的小旗是六(1)班的六分之五,两个班一共有多少面小旗?解题列式为:

150+150*(5/6)=275(面)。

第三,引导学生借助画图来进行审题。虽说小学数学教学的知识并不是很复杂,但是出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是很高,一些比较抽象的题目对于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画图来进行审题,将抽象的题目用笔画在草稿纸上,使题目变得直观易懂,有助于学生的解题。例如,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观察物体》的课后习题中的练一练“晚上与家长在路灯下散步,当走向路灯时,你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远离路灯时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没有去关注这个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画图来帮助解题,如图2。在草稿纸上画出一个路灯,靠近路灯的位置画一根立起来的柱子,比如是一个人,用课上所学的知识画出第一个影子,然后远离路灯再画一根柱子和影子,对比两个影子的长度,就能够很快地解决了这个题目。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但是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的,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意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唤弟.抓审题,明题意——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策略[J].教师,2018(7):53.

[2]陈莹.浅谈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8(28):73.

猜你喜欢
审题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刍议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借鉴陶行知思想,小议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