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力治疗仪联合甲钴胺片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疗效对比研究

2020-07-24 09:44郑迩遐曹洪民姚军王静湛旭迪
药品评价 2020年8期
关键词:治疗仪传导肢体

郑迩遐,曹洪民*,姚军,王静,湛旭迪

1.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医院大内科,北京 100035;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34

周围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常见慢性并发症,患病率超过全部T2DM患者的45%,以感觉障碍、麻木、疼痛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目前临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主要予以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类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但效果有限[2]。空气压力治疗仪是临床治疗四肢血管病变的一种常用治疗手段,具有经济、便捷等优势。有学者提出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空气压力治疗仪对改善T2DM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具有积极作用,但尚缺乏大量数据支持[3]。本研究进一步从腓神经传导速度、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等方面探究空气压力治疗仪联合甲钴胺片在T2DM周围神经病变辅助治疗中的价值,旨在为临床完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T2D 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n=43)、对照组(n=43)。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38~63岁,平均(50.46±4.38)岁,体质量指数18~24kg/m²,平均(20.86±0.61)kg/m²,T2DM病程8~16年,平均(12.35±1.06)年;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35~64岁,平均(51.08±4.26)岁,体质量指数18~24 kg/m²,平均(20.77±0.59)kg/m²,T2DM病程7~16年,平均(12.29±1.04)年。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T2DM病程等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

1.1 T2DM诊断标准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T2DM:T2DM症状+随机血糖水平≥11.1mmol/L;空腹(8h)血糖≥7.0mmol/L;葡萄糖耐量试验餐后2h血 糖 ≥11.1mmol/L。

1.2 选取标准①纳入标准:符合T2DM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4];伴不同程度肢体麻木、灼烧样或针刺样疼痛,深、浅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家属知情研究,签署同意书。②排除标准:伴肢体重度感染者;近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出血倾向者;大面积皮损者;过敏体质者;肢体残疾者。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指导糖尿病饮食,予以运动干预及降压、降脂、降糖等对症治疗。①观察组予以空气压力治疗仪联合甲钴胺片(日本卫材制药,国药准字H20143107):口服甲钴胺片0.5mg/次,3次/d;空气压力治疗仪(北京龙马负图公司,2肢体,420F型),确保性能完好,将患肢置压力带内拉锁固定,连接接管口、压力带接口,确保不松动,调节压力,结合患者病情设置压力60~110mmHg、时间30min/ 次;治疗模式,结合治疗仪压力范围、患者舒适性调节压力,压力从小至大逐渐调节,确保在患者可接受范围内并尽量获取最佳效果,按脚、小腿、膝盖、大腿的顺序,以3.5~4.0s间隙,反复施压、释放压力。②对照组予以甲钴胺片,用法用量同观察组。

两组均连续治疗90d观察效果。

质量控制:所有入组患者评估所使用的测定神经传导速度的肌电图仪、TCSS评分、入组资料收集均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两名固定的人员完成。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疼痛等症状显著改善或完全消失,肌电图传导速度提高5m/s及以上;②有效: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疼痛等症状有改善,肌电图传导速度提 高 <5m/s;③无效:症状、体征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采取神经肌电图仪(美国2015 Visual Stimulator Nicolet Biomedical)测两组治疗前后腓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采取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价两组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包括腱反射、脚趾感觉、行走能力等方面,共0~19分,得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

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4 结果

4.1 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86.05%高于对照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4.2 腓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腓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m/ s)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腓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m/ s)

4.3 TCSS评分治疗后两组TC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变化情况(,分)

表3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变化情况(,分)

4.4 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均见感染、出血、下肢疼痛加重等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恶心1例,对照组腹泻1例,症状均轻微,未影响治疗。确切概率法计算,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1/43)与对照组2.33%(1/4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5 讨论

近年受饮食结构、生活方式改变等各种因素影响,T2DM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随之继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显著增加[5-6]。目前T2DM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局部氧化应激、缺血缺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7-8]。

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类神经营养药物,经机体吸收可被细胞核等神经细胞亚微结构摄取,对促进神经再生、轴突再生、恢复突触传递、脑内乙酰胆碱合成等具有重要作用[9]。目前甲钴胺被广泛应用于T2D M周围神经病治疗中,其作用已获得临床认可,但整体治疗效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空气压力治疗仪是物理疗法,其原理是通过对肢体反复压迫、松弛促进静脉血、淋巴回流及淤滞静脉排空以改善肢体、末梢神经血氧供给,为神经组织细胞损伤修复创造基础条件[10]。空气压力治疗仪由远至近将一定气压顺序加压至患肢上可迅速将淋巴液、静脉血驱向肢体近心端,有效降低肢端组织中压力,而且气体排空的同时动脉血血供迅速增强,这样可快速改善肢体组织血供氧供,同时还可清除局部代谢产物、炎性致痛物质等,进一步改善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疼痛等症状[11]。腓神经传导障碍是T2DM周围神经病变中常见症状,主要表现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降低[12]。空气压力治疗仪联合甲钴胺片能显著改善腓神经传导功能,可能是因空气压力治疗仪促血液循环作用可为甲钴胺在患肢组织内发挥药效打下良好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能加快损伤神经修复。但空气压力治疗仪应用中需注意让患者穿病员服,既利于防止袖筒污染,还利于肢体皮肤表面温度升高排汗的吸收;注意观察患肢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做好记录,避免压力过大引起不良反应。

综上可知,空气压力治疗仪联合甲钴胺片辅助治疗T2DM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提高腓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本实验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个是观察时间三个月,资源条件限制,入组人数较少,还可能有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需要用统计学等方法排除混杂影响;二是观察时间较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评估远期疗效以及卫生经济学的效应。

猜你喜欢
治疗仪传导肢体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思考心电图之178》答案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微藻对低温响应的Ca2+信号传导途径研究进展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