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0-07-24 09:44李景丽
药品评价 2020年8期
关键词:依从性护理人员用药

李景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离退休职工服务处,河南 郑州 45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所收录的1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采用随机数表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各75例,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47.48±4.46)岁,观察组男性49例,女性26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5.45±4.09)岁。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②患者病症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体重减少等情况[1];③患1型和2型糖尿病。④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知情条件下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结合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者;②结合严重肿瘤以及急性感染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③护理内容不适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治疗,包含:①用药护理:患者需要在相关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定时、定量用药,患者在服药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同时根据血糖水平的检测内容对下一次的服药剂量进行一定的调整;常规治疗药物使用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需要为患者注射胰岛素。②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在情绪上产生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同时由于糖尿病属于终生性疾病,需要进行日常生活调理,患者往往会产生过于悲观的情绪,心理压力也会逐渐增大。对于产生负面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对其加强沟通和交流,同时根据患者的主管想法以及问题进行疑难解答,保证患者能够以正常的心态面对糖尿病,从而树立长期护理的自信心。③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最重要的是限制其饮食结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限制糖分以及脂类食物的摄取,减少粗粮的进食。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进食,在进食过程中保证患者的营养,同时避免过高热量的摄入,从而避免引起低血糖症[2]。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包含:①出院饮食调节:在出院后,患者的饮食结构需根据其病史以及生活习惯进行安排,根据营养总量进行食物配比,阴阳气血不足的患者可以采用食疗法进行血气的补充。②运动量调整:患者于住院间以及出院后,需要多做以调节血糖水平的运动,并合理安排运动的时间以及运动量,通常情况下以有氧运动为主,例如散步、太极等,需要注意运动需要在用餐1h后进行,否则可能出现低血糖,出现不适的患者需要及时停止运动,并及时补充糖分。③药物治疗方式教育:患者需要在出院后根据医生嘱咐进行规范用药,同时将用药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提前告知,保证患者能够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够迅速得到救治。另外,对于需要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患者,护理人员也可以将胰岛素交于患者自行注射,同时需要将使用的方法为患者进行指导,避免患者使用方式及剂量错误导致产生不良反应,在使用胰岛素后需要随时观察存在的不良情况,并且观察其生命体征指标,避免低血糖情况的产生。④临床指标调查: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指标,同时教会患者控制自身血糖的方式和仪器的操作方法,以保证随时监测血糖情况。⑤生活干预:主要体现在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上,如吸烟或饮酒,需要护理人员及家属的配合下对患者进行控制。⑥知识宣教:可以通过讲座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提高患者对病症的了解程度,从而让患者认识到持续性护理的重要性,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前提条件[3]。

1.4.2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②观察两组患者对应的护理干预模式的优良程度;③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1.4.3 判断标准 护理满意度根据自拟满意度调查表现为标准,患者通过自身的护理情况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分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项。

护理优良程度分优、良、中、差四项。①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能够体现出良好的治疗依从性,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用药后无不良反应,能够保持良好的自信心进行长期护理,病症相关知识充分,且能够自主进行日常护理以及运动;②良:患者在护理中的治疗依从性较好,整体配合度较高,少部分患者抱有疑虑,用药后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情绪较稳定,能够在家属或护理人员的监督下自主进行用药以及运动康复;③中: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一般,护理配合度相对较低,用药后有不良反应产生,但不明显,患者表现出一定的紧张或忧虑等情况,对用药规律和运动治疗的方式关注度较少,但能在监督下进行正常进行;④差:患者护理依从性以及配合度低,用药时情绪波动较大,不良反应明显,有抑郁倾向和抗拒治疗的情况。

血糖控制情况包含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调查统计。

1.4.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对比[例(%)]

2.2 两组患者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对比[例(%)]

2.3 两组患者血糖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情况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情况对比[(),mmol/L]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情况对比[(),mmol/L]

3 讨论

糖尿病属临床内分泌疾病,由血糖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异常现象[4],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质以及脂肪的代谢异常,并由此产生诸多的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5]。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加强患者的知识教育以及护理,对减轻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根据患者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需要采用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知识普及,提高患者的接受能力[6-8]。有关研究中发现,通过健康教育的患者整体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会明显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长期慢性高血糖会引起患者心脏、眼、肾以及血管等的并发症。为降低糖尿病对健康的影响,首先需要为患者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以对抗疾病,以积极的态度帮助患者克服疾病恐惧,通过饮食调节、运动知识宣教、药物使用以及使用方法的教育和血液指标的密切观察,可有效控制糖尿病血糖水平,从而影响终身预后[9-10]。另外,个性化的健康护理更多的是体现出对每个患者治疗的多样性。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临床判断以及患者的知识接受程度进行评估,以最佳的知识教育方式为其进行普及,以此充分体现出护理的专业性和主观能动性,对个别接受能力较差的患者,可加强其心理护理,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促使患者能够树立准确的价值观,保证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整体护理效果[11-12]。

本文通过选取1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并得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P<0.05);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采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的方式,患者能够在日常护理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护理习惯,护理的效果也可提高患者的整体依从性。患者对糖尿病的接受度较高,在后期的护理过程中,患者能够自主进行血糖控制,保证血糖水平的稳定,患者的整体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的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同时通过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措施,能够促使护理效果更全面,效果更佳,患者也能够获得病症护理的相关知识,对日常生活具有一定帮助。

猜你喜欢
依从性护理人员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