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化痰祛瘀方治疗H型高血压(痰瘀夹杂证)的临床价值

2020-07-24 09:44郭志生郝彦钧
药品评价 2020年8期
关键词:马来酸依那普利益气

郭志生,郝彦钧

1.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2.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

伴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10μmol/ L的原发性高血压,即为H型高血压,该病病因复杂,包括维生素缺乏、高蛋氨酸饮食等,且为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既往西医治疗多以血压控制、补充叶酸、对症治疗等常规处理为主,但部分患者总体疗效仍欠佳。中医认为,H型高血压属于“头痛”、“眩晕”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且辨证分型较多,临床需辨证施治。本研究选取150例H型高血压(痰瘀夹杂证)患者,探讨治疗中应用化痰祛瘀方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150例H型高血压(痰瘀夹杂证)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1]中H型高血压西医诊断标准,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40mmHg或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90mmHg,血浆Hcy≥10μmol/ L;②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痰瘀夹杂证辩证标准;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过敏体质;②患有严重内分泌疾病、免疫疾病;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摸球法分组:对照组(75例)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19~ 69岁,平均(46.35±4.24)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65±0.74)年。研究组(75例)中,男44例,女31例;年龄20~68岁,平均(46.48±4.31)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72±0.79)年。两组基线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深圳奥萨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783)口服,0.8mg/次,1次/d。持续治疗8周。研究组则给予化痰祛瘀方,药方包括山楂30g,白茯苓、丹参、白术各15g,陈皮、川芎、半夏各12g,红花9g,甘草6g。以上药材以水煎煮,150mL/次,2次/d。持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BP、SBP、Hcy水平。休息状态下,坐位,采用血压计检测DBP、SBP。抽取3mL清晨空腹静脉血,3 000r/min离心,10min,采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检测Hcy。②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中医症状改善疗效标准,由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评估,包括头痛眩晕、胸闷心悸、呕吐痰涎、食少口淡、失眠、舌胖苔腻,各项自轻到重以0~3分表示,最高18分。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70%,为显著改善;降低≥30%,但不足70%,为好转;降低<30%,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著改善、好转例数之和所占百分比。

表1 两组DBP、SBP、Hcy水平对比()

表1 两组DBP、SBP、Hcy水平对比()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1.4 统计学分析以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BP、SBP、Hcy水平治疗后,两组DBP、SBP、Hcy水平低于治疗前,组间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中医症状改善疗效研究组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88.00%(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症状改善疗效对比(例/%)

3 讨论

H型高血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有原发性高血压、高Hcy双重叠加危害,且患病率高,治愈难度大。Hcy含量提升引发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包括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加速平滑肌胶原合成等。而且,血浆Hcy可促使机体对内皮型NO利用度降低,影响血管壁顺应性,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故需在H型高血压降压治疗同时,关注血浆Hcy控制。既往西医治疗H型高血压多以药物为主,其中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较常用,可经由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进行抑制,发挥降压作用,且可加速Hcy甲基化,促使血浆Hcy含量降低。但部分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停药后病情反复。

中医认为,H型高血压属于“头痛”、“眩晕”等范畴,病因包括先天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气血精亏等,且发病与脾、肝、肾密切相关。该病辨证分型较多,其中痰瘀夹杂证较常见,病因病机为体内痰浊聚积,血气不畅,引发瘀血;瘀血内阻,水津不通,痰湿内生,治疗关键为化痰祛瘀。本研究所用化痰祛瘀方药方中,半夏可燥湿化痰,陈皮可燥湿化痰、理气行滞,共为君药。白茯苓可健脾益气,白术可益气渗湿,共为臣药。山楂可行气散瘀,丹参可益气化瘀,川芎、红花可活血化瘀,共为佐药,可助化痰、活血、行气、祛瘀之功。甘草可补中益气,且可调和众药,为使药。众药联用,共奏活血祛瘀、燥湿化痰之功效。现代药理学表明,丹参成分中隐丹参酮、丹酚酸B能有效控制血压,抑制高血压患者血管重塑[4];山楂能促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升,对氧自由基损害进行抑制,控制血压、Hcy水平[5]。本研究调查发现,两组治疗后DBP、SBP、Hcy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各指标更低。而且,研究组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达97.33%,高于对照组88.00%,与徐三彬等[6]结果相符,这说明化痰祛瘀方治疗效果更显著。原因在于:化痰祛瘀方可发挥活血祛瘀、燥湿化痰等作用,符合H型高血压血瘀、痰浊病理基础,可有效解除病因,缓解症状,且可抑制氧化损伤,改善血压、Hcy控制效果。

猜你喜欢
马来酸依那普利益气
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封包联合持续加压法治疗婴儿血管瘤疗效评价
荧光法测定溶液和食品添加剂中的马来酸
马来酸噻吗洛尔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评价
依那普利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患者BNP水平的影响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价值探讨
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比较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