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生物疗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评价

2020-07-24 09:44任晓
药品评价 2020年8期
关键词:鳞癌放化疗放射性

任晓

河南省南阳市医专一附院,河南 南阳 473000

在全球范围内,在恶性肿瘤中,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居首位,绝大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治疗效果较差[1]。本研究比较了同步放化疗单独治疗与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生物疗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肿瘤科2015年8月到2018年7月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中晚期(TNM分期Ⅲ期及以上)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基因状态均为KRAS基因状态,预计生存时间均在半年以上。排除标准:将无法耐受治疗等患者排除在外。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同步放化疗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和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生物疗法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0)两组。联合治疗组患者中男性21例(52.50%),女性19例(47.50%),年龄44~75岁,平均(61.20±10.80)岁。在病理类型方面,腺癌18例(45.00%),鳞癌17例(42.50%),腺鳞癌5例(12.50%)。单独治疗组患者中男性20例(50.00%),女性20例(50.00%),年龄45~ 75岁,平均(62.30±10.40)岁。在病理类型方面,腺癌17例(42.50%),鳞癌16例(40.00%),腺鳞癌7例(17.5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单独治疗组 单独治疗组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单独治疗,采用直线加速器(美国瓦里安公司)对患者进行6MV-X线三维适形照射,将总剂量控制在55~ 60GY之间,每周5次。同时采用TP方案,第1天对患者应用75mg/m2多西他赛,第1~4天对患者应用75mg/m2顺铂,放疗期间化疗2个周期,完成放疗后间歇4周继续进行4个周期的化疗。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2 联合治疗组 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生物疗法治疗,同时从第2化疗周期起每次化疗前均给予患者DC-CIK细胞生物疗法治疗,共5次回输,DC-CIK培养方法为将患者的100mL抗凝外周血抽取出来,将核细胞分离出来,在无血清培养基中重悬,在37℃的温度下进行2h的培养,将未贴壁细胞洗去,将rhIL-4及rhGM-CSF加入,定期进行半量换液,每2~3dL次,在此过程中严格依据DC细胞生长情况,5d后收获。将自然热休克凋亡抗原加入,在此过程中依据1:3比例,1d后将细胞因子加入其中对成熟进行诱导,1d后收获并鉴定。向淋巴细胞培养基中加入非贴壁细胞,在37℃的5%CO2孵育箱中进行1d的培养,将CD3及rhIL-2抗体加入其中,对CIK细胞生长繁殖进行刺激,定期进行扩瓶传代培养,每2~3dL次,在此过程中严格依据生长情况,1周后收获。混合DC细胞与CIK细胞,在此过程中依据1:10比例,进行1周的培养,无菌试验检测阴性后第2周将细胞收集起来,可用标准为其活力在80%以上。

1.3 疗效评定标准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CT检查对治疗前后的瘤体大小进行对比,分疗效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四项,总缓解=完全缓解+部分缓解[2]。

1.4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肺炎、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分为高、中、低三项。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缓解率85.0%(34/4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65.0%(26/40)(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放射性肺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肠炎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比例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低比例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中比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具体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例(%)]

3 讨论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所有肺癌中可能最常见的,晚期患者可能会有局部的症状,比如肿块压迫引起呼吸不畅,咳嗽、咳痰、咯血加重,还有声音嘶哑等。另外,晚期可能会有其他部位转移,会出现转移部位相应的症状,比如脑转移可能会有头晕、头痛,还有一些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肝脏转移可能会有右上腹胀痛不适;骨转移可能会有严重疼痛。晚期尽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

现阶段,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放化疗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方法,同步放化疗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但是其极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特别是会引发放射性肺炎,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3-5]。DC-CIK属于一种生物免疫治疗,相关医学研究表明[6-8],其能够有效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将抗肿瘤作用发挥出来,同时还能够有效抑制放、化疗不良反应。目前,DC-CIK已经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应用前景极为广阔。本研究结果表明,放射性肺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缓解率、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生物疗法较同步放化疗单独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生活质量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鳞癌放化疗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浅述食管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Aurora-A在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特点和研究意义